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作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相似文献   

2.
弈秋诲弈     
正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彝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相似文献   

3.
原作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改写以前,有一个人叫秋,他从小就喜欢下棋,也十分用功。斗转星移,秋长大成名了,成了一位棋师,别人都很崇拜秋,便叫他"弈秋"。有一天,有两个人慕名而来,想拜弈秋  相似文献   

4.
(一)弈秋①,通国②之善弈者也。使③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④中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⑤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注释】①弈秋:一个名秋的下棋人。弈,下棋。秋,人名。②通国:全国。③使:如果让。④缴(zh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在学习上也提倡专心致志,集中注意。他在《孟子·告子上》篇中记述:“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意思是说,两个学生同时跟弈秋学下棋,一个学生专心致志,结果学得好;一个学生看来在听讲,其实却想着引弓射鸿鸟,学习效果就差。这并不是后者的智能不及前者,而是由于他不专心致志。古代哲学家、教育家荀子说:“心枝则无知,顷则不精,贰则疑…  相似文献   

6.
原中学语文课本有《学弈》一课,讲的是有两人跟弈秋学弈,一人专心致志,一人形似听而神未听,其结果自然是后者“虽与之俱学,弗之若矣”(不如前者学的好)。故事的中心思想是批评后一学弈的不专心致志,说明只有专心致志才会有所收获。但我认为,仅仅指责后一学弈者,实不公允,弈秋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弈秋也有责任兼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情感素质教育刘秀芬刘晶《孟子·告子》有一则小故事,说围棋手弈秋教两个弟子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当然成绩极佳;另一人则“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自然没有学出名堂来。道理何在呢?孟夫...  相似文献   

8.
学弈     
沈思彤 《辅导员》2014,(13):85-85
时间:春秋时期 地点:弈秋的府中 人物:弈秋、大徒弟阜南、二徒弟凌志、随从 第一幕 [阜南、凌志两兄弟来到弈秋府上,请求弈秋教他们下棋,弈秋见他们两人十分有诚意,便答应了] 弈秋:(指着桌上的一盘棋)这盘棋局,谁可解?  相似文献   

9.
孟子有一段话:“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大意是说,下棋是一种小的技艺,不专心致  相似文献   

10.
学弈     
正时间:春秋时期地点:弈秋的府中人物:弈秋、大徒弟阜南、二徒弟凌志随从第一幕【阜南、凌志两兄弟来到弈秋府上,请求弈秋教他们下棋,弈秋见他们两人十分有诚意,便答应了】弈秋:(指着桌上的一盘棋)这盘棋局,谁可解?【两个徒弟看了看,都摇了摇头,有些沮丧。】弈秋:(微笑)不会才要学,若你们用心学习,棋艺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阜南:(十分恭敬)弟子谨遵师父之意。  相似文献   

11.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一定事物加以审察的趋向性活动.人在注意时,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了优势兴奋中心,其余区域转为抑制状态.注意是我们顺利进行教学的前提.古人十分重视学习要集中注意力.孟轲曾留下一篇寓言,题为《学弈》,说有两个人向名棋手弈秋学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把棋艺学到了手,另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徼而射之”,结果没学到棋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愈强烈,则感觉愈明确和愈清楚,因此,它的痕迹也就愈巩固地保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注意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排除分散注意的因素,使学生专心学习.  相似文献   

12.
古代的人名称谓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直称姓名、称字号、称谥号、称封号、称官爵名、称斋室名、称籍贯等。除此之外,还有几种特殊称谓。1.职业 人名这种形式多用于古时被认为身份低贱的人,如乐师、演员、工匠、厨师等。"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韩愈《师说》),其中的"师襄"就是叫襄的乐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其中的"弈秋"就是叫秋的棋手。  相似文献   

13.
小宝小传     
<正>吾姓耳东陈,名小宝,此小宝非韦小宝之小宝,此乃吾之大名,而非小名。且听吾道来——吾今年十又二岁,二○○四年冬月诞于杭州,十二年来尚未移居它处,可谓地道杭州人也。吾幼时蒙昧,为图佳绩,发奋读书。博览群书,常与友人谈论,比其数,不求甚解。爱听他人讲论文义,常与父听之。善下棋,常与友人弈,尽享纵横捭阖之快感。闲来无事,则喜丝竹,爱品音乐,虽无佳绩,然并非一无所获,略通宫商  相似文献   

14.
弈 喻 [清]钱大昕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 )败,嗤( )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 )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金查堂查篮查厶主:垒鐾( 2查厶查塞;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 )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知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 )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  相似文献   

15.
<正>文言文、古典诗词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让学生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是理解内容、感悟情感的关键。在教学中,我总结了文言文翻译五字诀,诸位老师在教学中不妨一试。一、连——弄懂每个字的意思,再把它们连接起来其实,此法是解释文言文、解释词语最常用的方法。"使弈秋诲二人弈"即"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之意。"孔君  相似文献   

16.
狼子野心     
背景链接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河北)献县人。清代文学家。曾主持纂修《四库全书》。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相似文献   

17.
近来,常与人论及学习成败与性格的关系。笔者认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学习的成败,极端者可因之学有成就或完全失败。有的人学习数年如一日地脚踏实地,有的人却时起时落。古时候就有这类的例子。弈秋教二人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随时以为天上有鸿雁要来了,想拿弓箭去射。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第二册《弈喻》:“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该句“护前”一词,课本注云:“回护以前的失误。《三国志·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见课本第286页注释(?))课本注释虽有《辞海》等辞书作依据,然我以为此注失当。释训词义,关键在于能通文意。按课本对“护前”的释义看,验之于文意难通。纵  相似文献   

19.
王新义 《山东教育》2005,(28):28-28
《学弈》是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精悍,讲了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注意与学习     
古时候有位秋先生,棋艺高超,天下闻名,人称“奕秋”。有两个人拜奕秋为师。在听课时,一个人专心致志,“唯奕秋之为听”。另一个人也像在听讲,但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授弓缴而射之”。结果,后者的成绩远不如前者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学习时必须专心致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