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人们通常会有一本存折,他们经常会美滋滋地想:我拥有这么多钱,太好了!其实我们每人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存折",只不过你没有发现而已。 大自然给了我们空气、阳光和水。老师在课堂上说:“没有了空气,人大约两分钟就会死亡,没有水大约三天会死亡,没有食物大约一个星期会死亡。”可见,这些东西是多么重要。这就是“存折”上的第一笔财富——自然的馈赠。  相似文献   

2.
"去图书室里做作业。"汉德森先生命令道,他是我们孤儿院男生宿舍的管理员。 "我没作业,今天是星期五,汉德森先生。"我告诉他。 "我不管是星期几,坐在那儿,学点儿东西。"他朝我吼。 我走进了小图书室,里面有两张大木头桌子,五六个男孩在做作业,我找了把椅子,在一张桌子前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种子一样,它在不见不闻的地方发芽开花。"他还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4.
邵江徽 《学语文》2014,(5):35-35
"形散神聚"是散文基本的美学特征,"形"就是作品中使用的材料,"神"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者主要通过"形"来表现"神",用"神"来掌控"形";"形"在作品中主要通过记叙和描写来表达,"神"在作品中主要通过议论和抒情来表达。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品中直接用来议论和抒情的并不就是"神",但它们一般都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5.
王之赟 《下一代》2014,(8):21-21
有一天,我上街买文具,路过一个摊子,是卖"热得快"的。摊主说这东西烧水如何快,如何省电。听了他的宣传,我产生了购买冲动,连忙买了一只。回去一试,这"热得快"烧水还真快,不到两分钟水就开了。我高兴地把水倒出来喝,怎么同事?水还是温的。我感到纳闷,烧开的水怎么不烫呢?这时妈妈来了,笑着说:"你烧水的方法不对,你把水瓶放在地上,‘热得快'电线短,电热头在瓶口,不一会儿瓶口的水就沸腾了,其实下面的水还是冷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评选"儿童给成人的忠告",一共十句,其中第一句就是——"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的东西。"而我们的现状是不仅放得"多",而且放得"快"。还没入学的孩子拼音过关,识字过百甚至上千。我们放得太满了,试问,一个整天疲于应付、奔波求学的孩子会幸福吗?新年伊始,上海市教委将在全市小学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防止出现盲目追赶进度的"抢跑"现象。坚持"零起点"教学是遵循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7.
李彬 《现代语文》2012,(4):39-41
关于成语"箪食瓢饮"的译法历来有多种,至今尚无定论,但是大多数人倾向于译为"一篮子饭,一瓢饮水"。笔者倾向于译为"用食器盛着吃的东西,用水器盛着喝的东西"。为了证明笔者观点的合理性,本文试图从本字探源、排比例释、文献训诂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箪食瓢饮"之义。  相似文献   

8.
从历时的角度看,汉语中有六个同形但不同构的"可不是":"可不是1"是表反问的跨层结构;"可不是2"是表猜度的跨层结构;"可不是3"也是跨层结构,表示强调;最后一个作为跨层结构的"可不是4"表示转折;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个副词"可不是5";从功能的不同入手,"可不是5"也具有话语标记的性质,为"可不是6"。副词"可不是5"是由跨层结构"可不是1"发展而来的,它的词汇化的发生主要受三点因素的影响:一是句法上的句子重心后移;二是语境上远离疑问形式;三是语义上意义为"难道"的"可"的消失。  相似文献   

9.
"诗性正义"指文学艺术是倡扬正义的,旨在为人类创造一种有尊严的、崇高的、充满正义感的理想主义的生活图景。"诗性正义"在悲剧性文学中显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作品主旨阐扬正义,二是作品结局显现正义或召示正义。然而,创作实践中出现的形式意图与效果的悖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正义境界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居间而行,让诗性正义的阳光普照我们的文学生存和现实生存。  相似文献   

10.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凡是能思考的东西都能清楚地思考。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清楚地说出来。其义为:语言与构成世界的事实之间具有同构性。然而,东方的庄子《天道》却指出:语言可贵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意义又有所指向。意义所指向的,却不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而禅宗的不立文字则又是对世界本体的另一种思考。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最后一章提到"对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不能简单概括为图像摩画世界,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悖论的思考,在于对"存在"的语言阐释,即:对世界的本体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温度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品了,它用来测量天气、人体、水的温度等等,是生活中常备的工具。有意思的是,某些生物也能"测量"温度变化,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生物温度计"。放射虫放射虫是一种单细胞原始腔肠动物,很微小,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一道考题,题目是"雪融化了之后是什么",一个孩子答"春天",结果被老师判定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毫无疑问,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正确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需要有"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3.
"东西"由短语词化而来。"东"、"西"的"坐标"引领作用是"东西"词化的前提条件。现代常用"东西"之来源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方位名词"东"、"西"句法功能因句法结构"东西X"中"X"的省略而造成的由指称向指代的转变上。转喻机制是促使"东西"词化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4.
乔斯坦·贾德在《苏菲的世界》中采用了"中国套盒"式的叙事结构,使用处于不同时空内的3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层面构造了文本,内层故事由其外一层的人物讲述并对外层故事产生影响。3个层面各具特色,打破了常规的套盒展出顺序,又依据哲学内容的讲述合理转换并交叉进行,使得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中有大量的佛法道行、忠魂显圣以及地狱等描写,大多是虚构的,我们称它为"现实"基础和逻辑前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观念;生死轮回观念;"与神生活",即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离不开鬼神,与鬼神"生活"在一起或同一片天地。这些描写在作品中起到了多重作用。有的起着结构全篇的作用,有的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有的影射着人世社会,起着警示人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最向往的地方"是一次社会化网络参与式主题学习活动,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化网络工具"好看簿",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作品的创编表达和学习交流。本次主题活动教学实施共分两个课时。第一节课学生主要是在"好看簿"上创编作品,第二节课学生主要是在"好看簿"上进行作品的观摩交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水"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化及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形式,《红楼梦》这部集大成的小说丰富并深化了"水"意象的内涵。本文从水同女儿、水同清浊和水同爱情三个方面简要分析《红楼梦》中的"水"意象,说明这一意象小说构思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云峰 《辅导员》2010,(10):J0006-J0006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应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本中的数学只是生活数学的一种辐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课本无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层平台,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却蕴藏着许多现实性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  相似文献   

19.
程豪 《小学生导读》2010,(12):33-33
我们班,许多男生都有一件秘密武器,你知道是什么吗?这秘密武器就是——"万能抹布",它的用场可大了。我们班的男生平时都会用这块"万能抹布"。有时零食吃完,手上、嘴上沾着油,有时脸上、额头上渗出汗来,有时看见什么东西脏了,只需双手一缩,  相似文献   

20.
傅世风 《文教资料》2011,(20):94-95
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学习的智慧,给我们以启发和思考,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不求甚解"是欣赏中合理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作品,可以不要求学生去理解作品所包含的全部要素,而是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在作品欣赏过程中去感悟和体会,从而形成新的审美经验,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