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是人类信息交流的重要活动,而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师生不可能与教科书编者面对面直接对话,而只能对教科书进行解读。在阅读教学中,师生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可以采用理解式对话、实践性对话和反馈式对话这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语文教育视野中,教科书编者作为学科知识的供给者和语文技能的言说者,居高临下,远离阅读教学的视野。进入新世纪,在新课程的话语情境中,教科书编者继学生、教师、文本之后成为阅读教学多重对话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科书编者如何进行多重对话,成为教科书编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较其实验稿增添了“阅读还要有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内容。选入小语课文教科书的多是名家、名篇的作品,但却是普及型读本,这是因为选文已经过教科书编者不同程度的改编,并形成了教材体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势在必行,要做到“走进课程,了解编写体系;走进文本,把握编写内涵;走进细节,理解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4.
毛燕 《江苏教育》2015,(2):30-3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2000年版的课标对照,在"阅读教学建议"部分新增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本文深入界定了"教科书编者"的意义,分析了"教科书编者"缺席对话给阅读课堂带来的不利影响,探讨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与"教科书编者"的真正对话。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增加了阅读教学是"与编者对话"的维度,实际是进一步确立彰显了编者的地位与作用。与编者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应有视角。本文从"比照思辨课题与文题,建构指向明确的课堂话题""追溯还原课文与原著,树立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推敲揣摩文本与练习,提升意言兼得的阅读价值""统整提升课文与单元,感悟深远厚重的文本主题"四个方面谈了与编者对话的阅读教学视角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以文选为主要编排方式的语文教材中,选择什么类型的文本、设置怎样的训练、安排什么方式的练习,都蕴藏着教材编著者的良苦用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文本解读、目标制定和教学境界方面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真正洞察编者的用意,准确把握教材,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走向明亮那方。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中,应用单元结构意识来解读课文,从而落实编者的意图。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了作为教材的文本的价值提升,更加强调了教材是阅读教学之本。  相似文献   

8.
李泽民  荣刚 《山东教育》2013,(10):31-3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自觉加强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等方面的训练。这对学生深入研读教材、提高课堂实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让教科书编者首次走向阅读教学的对话席,成为阅读教学多重对话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意义、途径、现状和对策等问题因此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编者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隐性对话主体,有否深入开展与编者的对话关乎阅读教学的方向性和实效性。本文立足于编者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个维度对话编者,希望能藉此架起学科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使阅读教学更为有效、有序。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修订稿与实验稿相比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方德 《小学语文》2013,(10):21-23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开展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随着课改的深入逐渐为大家所认识、理解和接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位对话主体——教科书编者,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因为从作者的作品到教材中的文本,教科书编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要根据课程标准、学段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本聪 《云南教育》2005,(25):32-3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多元对话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长期的阅读体验、感悟中形成的。下面试从学生和文本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学生和老师对话来发表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这么阐述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011年版的新课标这样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比照实验版,2011年版加入了"教科书编者"一说。经过几年课改的实践与探索,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对话":一是人本对话,即教师与  相似文献   

15.
16.
17.
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对话”的内涵。增强对话意识,正确引领“对话”.努力做到“对话”以文本为依托,以激发灵性、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为目的,以和谐、平等、宽松的氛围为平台,充分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从而使语文课堂在“对话”中灵动起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但这多重对话并非平列关系,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其核心应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而课堂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常常处于隐性状态;而其他对话特别是师生间、生生问的对话则呈显性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主导对话中采取有效机制,使外显性对话始终针对着、围绕着内隐性对话而展开,搭建学生与文体对话的心理平台,促进并实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真正对话。  相似文献   

19.
毛海鹰 《江苏教育》2012,(25):25-26
对比语文新旧课标,变化最大的就是"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其中"具体建议"部分可谓细致入微,针对先前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实在、有效的建议。语文新课标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比较旧课标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增加了"编者"维度,这绝不是一个词语的增添,笔者以为这是一处针砭时弊的警醒之语。因为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教师在面对文本确定教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对话的有效性,让有效对话彰显出阅读教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