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圣诞Apple     
在学习、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过程中,《纲要》不再只是一本生冷的书,而是充满理智与情感的知音。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说文解宇,理解题意 (播放乐曲《知音》,出示课件“伯牙鼓琴图”,师述说后引出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来学习关于伯牙和钟子期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相似文献   

3.
沈德潜说过,曹操诗有吞吐宇宙之象。(《古诗源》卷五)笔者以为此语可谓知音。恰巧《短歌行》最后一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吐露出作者自己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以下我们就借用“吞吐”二字来赏析此诗的美。  相似文献   

4.
小嘎屋     
《小火炬》2012,(3):35-35
福安实验小学六(4)班邓字婕:在某一期《小火炬》里说包子编的绝技是画画对不对?我爱画画,遇到知音咧!我想和包子编PK画技。瞧瞧我手绘手《小火炬》封面吧!  相似文献   

5.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路上,是不是也存在着“熟能生巧”的问题,为此,笔者做了一次探索,选取同一内容(七年级生物课《绿色植物的蒸腾作崩》),由盛金贞老师(以下称盛老师)在三个班分别授课。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老读者.因为喜欢,所以我一直把《江西教育》(B)当做最好的朋友。多年来,《江西教育》(B)以独具特色、主题鲜明的版面,理论精辟、文笔生动的文章,尤其是那些贴近一线教师生活的教学心得、随笔感悟,让我犹如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知音。曾记得那一次次忘我阅读.仿佛看到了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一幕幕.让我一次次地找到了做教师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知音》(以下简称《知音》)篇着力探讨了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学作品评价与接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创作论的角度对文学批评与鉴赏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与方法,《知音》篇可谓是我国文学接受理论的滥觞与典范。《知音》篇中诸多文艺批评观点继承了魏晋时期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理念,并对嵇康的文艺观念进行了修正与完善,将嵇康玄学与儒学的文艺理论有机融合,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文学接受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徐辉  庞震 《培训与研究》2006,23(10):17-18,21
《知音》篇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一篇关于文学批评与鉴赏方面的重要篇目。其从知音主体与知音客体两方面来说明知音难求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这些蔽障的方法。其中表现出的知音理论对后世文学评论有重要影响。但因为其自身的历史、思想、阶级局限,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应当关注并力求扬弃。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首次把"知音"引进到文章阅读理论中来,以最高层次的"知音阅读"为范式,建立了一种最高层次的文章接受理论。刘勰阐述了知音难的七种原因,对知音读者的素质和知音阅读效果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六个方面的要求,还强调了感性鉴赏与理性批评相融合的"玩绎"阅读方式的重要性。这样,《知音》篇就形成了一套既包含了鉴赏与批评,又超越了一般性鉴赏与批评的知音阅读理论思想体系,从而赋予知音阅读理论以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丁吉平 《陕西教育》2009,(7):124-125
一、中学生流行书刊 流行书刊(如《家庭》《警笛》《中学生天地》《故事会》《知音》《今古传奇》《传奇文学选刊》《故事大观》《校园生活》等,一些武侠小说,琼瑶小说等)追求巨额销售收入的商业行为,决定了其题材的大众文化趣味特点,故其内容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它作为一类大众文化早已广泛深入到当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中。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群体,其文化生活植根于大众文化生活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11.
刘勰论读者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文体论和作家创作论为主,而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和鉴赏者在书中仅处次要地位。在整部《文心雕龙》之中只有《知音》这篇文学鉴赏论较集中地论述了一下读者,我们不妨从这篇文章中一窥刘勰对读者的界定、要求以及评述。一、《文心雕龙·知音》中读者的范围及类型所谓读者即刘勰所言之“观文者”。《知音》中  相似文献   

12.
伯牙毁琴的传说始见于《吕氏春秋》,此后"知音"一词与该传说相联系。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知音"为篇名论述批评鉴赏的方法和态度,这使得该传说由表现音乐知音转移到文学知音层面上。随着历史的发展,知音文化又扩展到社会生活层面,即人与人在交往中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关照,而在当代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巨东涛 《现代语文》2006,(11):122-123
先看几则高考题的例子:例1(02年全卷)阅读题《话说知音》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己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一部分。根据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该题的参考答案第一点是原第一.圾首句前半部分和末句的几乎原旬组合,第二点本自于原第三段首原句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语文知识》2005年9期刊登了赵同桂先生的《程度副词误用二例》一文,文中指出“最是亲亲我妻情:傅彪走过生命劫难”(原载《知音》2004年24期)这则标题对“最是”的使用属于误用,理由是“是”为判断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最”修饰,应将“最是亲亲我妻情”改为“最亲密是我妻情”。赵先生的说法有些武断,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知音》篇从文学接受角度论述了文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一文学鉴赏。这是作为文学批评的基础提出来的。文学批评要达到客观公正,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则,做到正确鉴赏。批评者首先要成为作品和作者的“知音”。《知音》篇对文学批评者应该具有的鉴赏品格和鉴赏文本着眼点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皆与文学批评相关,其中《知音》篇无论在探及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方面,还是在文学批评规律、审美鉴赏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探究。刘勰从主客体的角度阐述其文学鉴赏理论,对“知音难觅”、“音实难知”这一文学现象进行探析。以《知音》篇中所反映的思想来探析刘勰文心体系中知音的审美鉴赏理论。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是一篇研究读者批评的专论,提出了文学批评的"知音"读者批评观。"知音其难",强调读者与作者的心音相知相通;"深识鉴奥",强调读者要对作品的深层审美意蕴有所把握才能成为"知音";读者要成为真正的知音,需要"博观",学会"六观",不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才能成为读懂作者心声的知音,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科幻小说属于通俗小说的范畴,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因此科幻小说的翻译也是文学翻译与科学文本翻译的结合体。《茫茫太空寻知音》是一部现实和幻想密切结合的科幻小说经典之作,本文结合《茫茫太空寻知音》的中译本,对科幻小说翻译中译者的素养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知音》篇是明确讲阅读鉴赏的篇章。在《知音》中刘勰提出了三种存在已久的不能积极阅读的现象,即"知音其难"的三种现象:"贱同思古","贵古贱今";"文人相轻","崇己抑人";"学不逮文,信伪迷真"。接着提出了"文情难鉴"的原因,客观原因是"篇章杂杳,质文交加";主观原因是"知多偏好,人莫圆该"。对于如何积极阅读而成为作者知音的问题,刘勰提出要"博观"和"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对于阅读的方法步骤,刘勰提出了"六观"。在《知音》篇的最后,刘勰提出了阅读的最高境界:"觇文辄见其心"。《知音》篇从刘勰的时代一直到今天,对阅读鉴赏和理论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六(上)《伯牙绝弦》。 活动目标: 由于小学生接触古文甚少,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自然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诠释。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感悟知音深情,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有梯度的朗读活动,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本文所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内涵——“高山流水”是音乐,也是伯牙孤寂清高、不媚世俗的言说。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知音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