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以朗读为突破口,触动学生情感勃发,培养他们感知语言的能力,架起“语言→生活”的桥梁。文章是有情之物,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以朗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去读文章,才能让他们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到文章的启承转合,气象万千,才能让他们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所以,教师在教学教读课时,要把握好朗读这一关。在对学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1.反复诵读,逐层递进,读中领悟中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多种朗读训练形式“:自由读”——画下最能触动心灵的句段“;品味读”——抓住关键词想开去“;教师引读”“;丰富人物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读”“;指名读”——听听哪儿读得最动情等,使学生在感悟朗读中逐步领悟文章中心。2.联系生活,以情激情,达到“三情”共振虽是反映母子亲情的文章,但文中母亲经历的艰辛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距太远,所以学生…  相似文献   

3.
“读”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阅读教学可通过指导学生以读悟情、以读质疑、以读促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等方式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再创造,把字词在课本中的平面排列变成生活中的直观形象,把一些文字叙述内容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塑造成立体的生活场景。要帮助学生在可视可听的语言情境中去感知、揣摸和领会课文内容,把课文读出“彩”来,这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读是从感知语言入手,写是从写作的目的出发,阅读和写作的心理过程是互逆的,又是相依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欣赏作品语言、内容、思想的美,还要树立“指向写作”的教学思路,“走进文本”必须“关注写作”,要多从写作角度去开掘文章“应该怎么写”,以不断开启学生的写作智慧。  相似文献   

5.
【总体设想】1.以“读”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感能力和语言积累则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搞好语言积累 ,必须引导学生多读、读好。教学文言文 ,抓好“读”就抓住了核心。多读 ,并不是强制学生一遍一遍地苦读 ,而是创设情境 ,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去读、去思、领悟、理解、积累。对《童趣》一课的设计 ,意在通过目标导读、范读激发、互相监读、默读复述、研读质疑、品读拓展、赏读延伸等形式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读书活动当中 ,有效培养学生的语…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文章分析”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也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很重要,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的一种基本语文能力。然而小学语文教学毕竟不能只训练“阅读”这一项能力,“阅读”只是“听、说、读、写”4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还应该体现在“说”和“写”上,也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主要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具体就是指口头表达…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认识 语言文字训练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例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凭借。“自读感悟——赏读积累——迁移运用”教学模式就是围绕学习语言而展开,努力将课文语言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尝试。 二、操作方法 本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 1.自读感悟。 学生自己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语言,感受文章的情感。这一环节学生需读二至三遍课文。第一遍读后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读  相似文献   

8.
一、尝试“问、读、划”教学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学生盲目地去读,而是带着问题去读,带着笔去读。这就需要老师课前备课时,在设计问题时最好让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挂两枝笔的孩子》一文“陆小亮生日那天……他都不忘挂上这两枝宝贝笔”一文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妈妈送给他的圆珠笔是怎样的一枝笔?”“陆小亮无论到哪,他都不忘挂上这两枝宝贝笔。这是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在文中划出答案。二、老师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朗读、默读的技巧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白淑霞 《学周刊C版》2010,(9):118-119
人们常用“书声朗朗”来形容学校特有的氛围,岂知这“朗朗”之中大有文章。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课堂上要抓住“读”这个根本。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去读、去背,从读中扩大识字量,品味词语的意境,领悟文中的真谛,汲取人文的养料。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把一个字体符号瞬间变成具有一定的情感状态、有声或无声的语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读”,是学生与课文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意在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消化信息。数学阅读,是指学生通过读数学材料,读数学课外书籍等,获取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语言,搜集整理信息。数学课上,应让学生多动口,重视“读数学”的训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读”,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疑”导读———带着问题预读。以“疑”导读,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教师在提出读的要求之前,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在读的过程中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设想《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散文创作的精品 ,是一篇文气说理俱佳的古文。学习这样的文章 ,重点应放在“读”上 ,通过“读”去感受文章气势的豪迈 ,通过“读”去体会苏辙说理的精妙。学生以“读”为主 ,教师就应在“导”上做文章 ,在“导读”上下工夫。二、导读设计(一 )引导学生体会 :这是一篇成功的自我推荐信1.解读题目 ,明确写信的背景和目的。明确 :“枢密”即“枢密使”,是枢密院的长官 ,掌管军事大权。“太尉”本为秦时官名 ,是最高军事长官 ,宋代的枢密使就相当于秦时的太尉。“韩太尉”指的就是枢密使韩琦。“书”即信。…  相似文献   

12.
阅读课要建立以读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读”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之中。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点探索。一、整体阅读,引发感悟阅读感悟,本质上就是一种凭借“语言—思维”功能去体验和感受文字语言内涵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可以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等。整体阅读是深入阅读的基础,是训练语言的热身运动。现代意义的整体阅读,除了读通顺、初步知道文章内容大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主要句段,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内容。另外,从整体建构的角度看,它更是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保障。现在的阅读教学已摒弃了逐词、逐句、逐段、逐篇讲读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其自主选择、自主交流、自主评价。教学上往往打破教学常规,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在开始阶段不让学生多朗读、多感悟,那么,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将无以保障,主体地位将难以充分体现。如教学《船长》一课。第一步,教师以“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入手,让学生自由通读全文,找出表现船长忠于职守的句子。第二步,让学生分小组自由地尝试合作朗...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戏剧文学只有一个单元,搞好戏剧文学的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熏陶,有利于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一)读所谓“读”就是读剧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读:(1)从语言上揣摩:戏剧文学作品文质兼美,戏剧语言更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小说...  相似文献   

14.
以“练”代“讲”五法□酒钢二小汪水兰一、导“读”代讲。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会读、读懂,所以,“读”应当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基本模式。课文容易处当然不必讲,可指导学生自己去读,即使一般的疑难处,教师也不必讲,不妨利用课文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读中去“瞻前...  相似文献   

15.
洪秀端 《教师》2022,(36):51-53
文章作者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年级教学提示及学生的语言学习习惯,探索初中英语“YUE读YUE写”教学模式。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Section B 2a—2c为例,通过“YUE读YUE写”5S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如何将读写有效结合,引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一丹 《英语教师》2022,(14):132-136
分析高考英语新题型读后续写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介绍读后续写整体教学思路。以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中的文章The story of Atalanta为例,基于题型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阐述“读、议、写、评、改”教学步骤的实施,以探索“以学生生成为中心”的课堂对学生在内容和语言上具有高协同性的续写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学生往往只喜欢在“读”的形式上作了解,比如读准(关于字音)了,读顺(关于节奏)了,但并未读懂(关于文章内涵)了。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阅读的认真程度所致,他们往往觉得“读”到一定程度,就心中欣慰了,而懒于对更深层次挖掘;另一方面却是由于阅读方法局限所致,尽管他们有心要去挖掘深刻的文章内涵,却显得有心无力。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这两种课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自读课究竟该怎样上?我想,教读课无非是例子。老师“教”学生读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使他们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自读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及课外的同类文章,从而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之以“渔”之后,敢于放手,把读书、质疑、讨论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渔”,把自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自读课”。本着这一目的,我通常用四个步骤来完成一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通过该单…  相似文献   

19.
怎样做到“以写促读,读写双赢”呢?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前提倡“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等等,其实质是先读后写,其结果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学生没读几篇作品,却连写也越来越陌生了,其主要原因是阅读时没有一点压力。而“以写促读”则不同,是用写逼着你去读,用写逼着你去查阅相关资料,去读相关文章。这真是一箭双雕,变压力为动力,变懒惰为主动。  相似文献   

20.
三、把握语序——讲求规律,给学生树立范例,以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典范课文的语言是“言而有序”的,这“序”就是指规律性。人们是怎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千差万别的思想感情的呢?此中必有约定俗成的规律可循。把握语序,就是启发学生以典范课文的语言为范例,从读学写,以读促写,在自觉的语言模仿和创造中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规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