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玉良 《初中生》2018,(18):46-47
郭妈妈,我叫陈程,今年14岁.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不想别人批评我、教训我,所以有时候事情没做好,我就为自己找个理由.可爸妈和老师总是小题大做,说我“不敢承担责任”“总为自己找借口”“学会了欺骗”等等.最近连同学都说我是“皮球王”——小组集体学习和纪律、卫生出了问题,总是推卸责任.我承认有时确实在为自己找借口,但很多时候我也确实是有理由的.郭妈妈,我真的如他们所说,是一个“没有担当的软骨头”吗?  相似文献   

2.
窃贼     
“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 “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我打断他道. “请让我说下去.当我把偷到的钱包装进自己的衣兜时,我身上的钱并没有增加一个子儿.” “那钱包是空的?” “恰恰相反,里面装满了钞票.” 我走近那老头,又给他斟了一杯葡萄酒.他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当时,我乘火车从斯米纳到苏萨尔去.那是个匪盗经常出没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不是“算命先生”,不能“预言”自己的研究结果;但茫无目标地“寻寻觅觅”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大忌.进行科学研究时,我一向比较重视对最终结果的预测,以便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我习惯于把这种预测叫做“毛估”,而且时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和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4.
“就算不能人在江湖,也要续写江湖的传说.”这是莫小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壹 认识莫小林,是在高中刚刚入学的时候.当我踏进熙熙攘攘的教室时,角落里专心看书的莫小林顿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想,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学霸”吧.“你好,我叫苏北……”我无法抑制进入新学校的兴奋,慌忙地介绍自己.“苏北这个名字不好,一点都没有侠义的感觉,要是叫苏武的话那就不一样了……”还没有等我说完,莫小林便开始介绍自己的江湖英雄名字理论,手里的那本《七种武器》完全颠覆了他在我心中美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14年第6期刊登了杨康的文章:《贫困生,我一生最高的荣誉》,这篇文章让人过目不忘.文章讲述了作者自己当年读初中时,漂亮的班主任老师帮助“我”这个“贫困生”减免并补交学费,并鼓励作者“不断超越自己,努力改变贫困人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小明按照预约的时间走进心理咨询室时,低着个头,双手拘谨地摩梭.他是一名高二男生,个子高高的,坐着时却使自己尽量缩小,好像在隐藏自己.他声音很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真的下了很大的勇气来找您,您不要笑话我.”然后他又低垂着头,目光垂向自己在席上交叠的双手.我感受到他的焦虑,对他笑笑说:“谢谢你信任我,鼓起勇气来跟我聊天.你可以放心地将心事说给我听,而且我会替你保密,不会告诉任何人.”  相似文献   

7.
坏习惯的对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就是“自己控制自己”,发誓改变恶习的人也很容易有这样的观念:我必须控制住自己. 实际上,这是对自控力的一个最大误解.当我们说“控制”时,就是将坏习惯当作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敌人来看待,发誓要击败它.但实际上,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特别是在“离别”、“相思”之类的题材中,常常会碰到诗人在写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时,不直接写自己的思情,而是从对方落笔,通过写朋友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来写自己对朋友和亲人的思念的情形.诗人的这种手法可谓之以“人思我”写“我思人” 的揉直使曲抒情法.追溯起来,这种方法早在《诗经》中就已有运用,并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如《诗  相似文献   

9.
“我”和“自己”都是人称代词。从意义上说,“我”是说话人称自己,“自己”有时也指说话人本身,所以,容易把“自己”和“我”混同起来。实际上,“自己”和“我”的用法及意义是有不同的。“自己”的主要用法是复指主语。换句话说,“自己”经常出现在主语的后面,代替主语。如果主语是“我”、“自己”就是指的“我”。如:“……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海上日出》)如果主语是“你”,后面出现的“自己”就是指的  相似文献   

10.
一位家长对我讲:“考试时我孩子常算错,他不是不懂呀!”我问她:“睡觉前,你孩子把自己的衣袜放在哪里?”家长:“乱扔,第二天早晨乱找.”我笑了:“乱和错常在一块发生!”家长也笑了:“这孩子就是乱,也缺乏耐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渐渐长大.时间老人在把我的身体拉长之时,还将健康与智慧装入我的头脑.在我走过的十几个春秋里,有快乐、有幸福、有压力,更有挫折—— 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一天早晨,当我上妈妈帮我梳头时,妈妈说:“你已经长大了,像梳头这样的小事应该自己做了.”“可我不会梳呀.”我说.“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梳头,自己练几次就会了.”妈妈坚持着.没办法,只好“自力更生”了,可我手里拿着梳子,却不知从哪里下手,我对着镜子犯了难.这时妈妈的声音飘了过来:“你先用梳子把头发梳通,再梳成小辫.”我用梳子从额头向后梳头发,梳到后脑勺时,头皮被拽得火辣辣地疼,眼泪在我的眼眶里直打转,干脆放弃梳通头发,直接梳小辫吧!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 在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特别的我”中,幼儿通过各种活动初步了解了“我自己身体的奥秘”.有个幼儿在接触人体血液方面的图片时,谈到身边一个小伙伴在运动中不慎摔倒后的出血现象,感到很害怕.他的言行引起不少同伴的关注.大家对身体流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暑假时我到表哥家玩,被一个铁钩刮破皮,流血了,很疼.”“我被玫瑰花刺伤过,手指流出一滴血.”  相似文献   

13.
“自己”与“我”都是代词。在一般情况下,“我”可以指“自己”,但“自己”不一定指“我”。1.“自己”多用于指代前面已出现的人和物。如:(1)他想,自己是汽车司机,应该多为旅客着想。  相似文献   

14.
由于长期受甄别和选拔评价方式的影响 ,学生已经习惯于等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七年级刚开学不久的一次小测验后 ,当我拿着批过的卷子走进教室时 ,学生们涌过来开口的第一句话是 :“老师 ,我多少分 ?”我反问他们 :“你们自己觉得能得多少分 ?”他们大都摇头说 :“没想过 ,反正您会给我们评分的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学生们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价的习惯 ,可能也不知从哪儿下手进行反思和评价 .对于自己是否理解了知识、是否掌握了技能和方法 ,自己没有必要去思考 ,反正会有人告诉自己考试的结果 .在学生心目中自己对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独自睡觉     
“小板栗,你该一个人睡自己的房间了。”三岁时,妈妈这么说。“不,我才不要!”“为什么?”“因为我想要摸着妈妈的脸睡。”“小板栗,你该一个人睡自己的房间了。”四岁时,妈妈这么说。“不,我才不要!”可是,妈妈还是把我一个人放在房间里。  相似文献   

16.
梦痕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日“梦痕”. 我四五岁时,有一天,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来做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日“打送”)某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  相似文献   

17.
小楠:平时的阅读,积累了大量词语,我觉得作文时想用,却—时又不知道怎么用. 尤芳:我觉得——为准确使用词语,只积累、奠定基础还不够,还要经常练,准确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郭老师:你们说得好——运用词语,一定要在“准”上下功夫.习作写得生不生动,不在词语用得多,关键是用词是否恰当.如“我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妈妈就夸耀我”,这句话中的“优秀”和“夸耀”都是用词不当.要想准确使用词语,可以在比较词语的训练中提高自己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如“俯视”和“仰视”这一组词都表示“看”的意思,但却有差别.这里就是一个“遣词造句”能力的提升了.  相似文献   

18.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关注了幼儿自己的“本土”理解,如“我为什么要举手”、“举手时,我心里在想什么”、“我为什么不举手”、“不举手时,我的心里在想什么”、“要不要举手”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建构了“当幼儿不举手时”的可能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和“自己”都是代词,一般是称代自己。可是在一些时候,“自己”并不等于“我”。主要区别有以下两方面: 一、“自己”多复指前面已出现的人或物。如: 1.瓶子不会自己倒下来,准是有人碰了它。 2.责任由他自己承担。 二、“自己”可以泛指句中未出现的某个主体。如: 1.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当主语不是第一人称,而后面要用一人称“我”时,必须写“我”,不能用“自己”代替,否则就会指代不明确。如: 1.今天上课时,老师表扬了自己。 2.他帮了自己那么多忙,连水也没喝一口。 这两句中,“…  相似文献   

20.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的奥柯玛空调在做广告时这样说。“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对自己的学生这么说。“做最好的老师!”现在,我对自己这样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