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和中师物理课本里都有本影和半影的内容,在下了定义之后,还用插图表示了本影和半影的形象范围。但是由于对半影区内光的强度(或明暗程度)未作交待,就容易引发出以下的错误认识:本影区黑暗,半影区半暗,非影区明亮,三区的明暗程度在交界面或交界线上发生突变。本影是物体背后完全受不到光照射的黑暗区域,非影区是受到最大部分光源照射的明亮区域。显然,半影区内靠近本影的部分只受到很小部分光源的照射,比较暗;半影区内离本影较远的部分能受到较大部分光源的照射,就比较亮。所以,介于本影区和非影区之间的半影区内的明暗程度是从黑暗到明亮连续变化的,三区的明暗不可能在交界面或交界线上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素描教学一般步骤中存在一个断层--忽视明暗交界线的强调,提出应将明暗交界线作为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有效步骤,使素描技法的习练与传授更具实效,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素描被看作是进入美术大门的必经之路,因为这一训练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囊括了艺术的全部基础领域.虽然素描表现技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造型的基本手段可归纳为两种:线条与明暗.“线条”可生动有力地表现对象,充分地抒发作者的激情;“明暗”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形体结构及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色度与空间距离感,是写实性绘画表现方法的基础.明暗素描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表现形体结构关系、明暗关系、空间关系、物体质感等.  相似文献   

4.
山石的画法 物体在光的作用下,一般可以看到三个面:一个亮部,两个暗部。所以,画石时要注意明暗的塑造,“石分三面”画出立体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初学素描的人,画中最易出现的毛病便是“灰”或“花”.平常我们所说的“灰”,是对明暗关系而言,画面明暗对比不足就是“灰”.该黑的不黑,该亮的又不亮是造成画面“灰”的原因.解决方法是亮部可以调整擦亮,暗部重点的地方可略为加深,以增加明暗层次的丰富性.这样,即可使之具有强烈的色调关系而使“灰”的毛病消除.  相似文献   

6.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出自人美版美术16册第6课。 教案部分 一、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用多种手法表现物体的明暗和立体感,提高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张扬时代个性。  相似文献   

7.
光在绘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绘画中,物体的明暗、色彩关系都是通过光的作用而呈现出来的.在色彩绘画中,由于光的作用,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即光源)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体的不同的部分,由于受光的角度、强弱的不同,所产生的色彩关系也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团(每小题1分,共15分) 1.物体选型的核心和本龊是: A.结构B.明暗关系C.比例 2.物体受光后出现的三大面是; A.正面、反面、背面 兄顶面、底面、正面(7.亮面、灰面、略面 z.人的视角一般为 左右; A.180“B.60”C.170” 4色彩在具体应用的研究可分为: A.装饰色彩学,舞台色彩学;B.装饰色彩学,绘画色彩学 C.舞台色彩学,绘画色彩学 5.绘画色彩学中三原色为; A.红、货、兰B.红、绿、黄 *.红、青、兰 6.色彩学的三种混合方式为: A.加光混合;减光混合;平均混合 B.加光混合,减光混合;并列混合 C.加光混合;减光混合;中间混合 7.绘画时,表…  相似文献   

9.
明暗是一种重要的绘画选型语言,它是小学美术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上,如何向学生讲清楚受光则明,背光则暗,侧光则发,真实地绘出写生物的立体空间关系,是明暗知识教学的关键。一、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光和立体物的明暗关系,光的强弱反映在物体上的变化。立体物在光的照射下,它的各个部分由十爱光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亮度(即明暗关系。)若黑夜无光,也就没有物体上的明暗和投影厂。教师可用白色的圆面和白色的圆球让学生在光照下作比较,可以看出在圆球上有不同的明暗面,而平面圆上则没有这种明暗变化。正是这种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素描基础教学中作为基础的素描是用来熟悉、研究物体造型结构的一种艺术方法;作为素描的基础不是光线与明暗,而是物体的真实结构.素描基础训练的目的也并不只是在技巧上如何表现物象,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观察和理解物象的造型特征,把握物象的本质结构和普通的造型规律.这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理性思维过程,它强调的是对物象本质特征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重力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B.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  相似文献   

12.
谢二兰 《教师》2012,(20):84-85
素描,绘画术语,主要以单色线条和明暗来塑造物体形象,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它以锻炼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质感、量感、明暗关系为目的,由此研究和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黑的东西一定暗,白的东西一定亮。可是,太阳光下的黑丝绒和月光下的白雪相比较,哪一个看上去更亮呢?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因为一个物体表面的亮暗程度要看它对入射光反射的强弱来决定.黑色物体的表面总不可能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全部吸收掉,就连最黑的煤烟也能反射百分之一二的入射光。所以,亮暗应该用光度计来测量才对,传统的黑白、明暗的看法不一定都对。  相似文献   

14.
结构素描,是素描表现形式中的一种表现方法,其特征是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为宗旨,依靠透视的原理,尽可能地排除或减少明暗、肌理等表面因素,以简练的结构线条,表现出物体的穿插及构成关系,来达到形体自身结构的纯粹实体效果.  相似文献   

15.
素描写生教学是美术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观察思考能力的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明暗素描是写实造型的基础,也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在写生中采用整体的观察方法,将复杂的物体归纳为简单的基本形体组合,建立形体观念,抓取对象的基本特征,从整体出发、运用明暗的表现方法,表现出物象的比例与结构关系、色彩与质地关系、体积与空间关系。在二度  相似文献   

16.
刘苹 《华章》2010,(33)
结构素描,又称"形体素描".它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以理解和表达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为目的,结构素描的观察常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在观察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注重于直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要想用明暗表现出物体与形状的结构,必须使自己掌握各种各样的足以表现出明暗关系的画阴影的技巧。假如你需要用铅笔画出物体的特征,连同它的形体结构,色彩明度、质感所占据的空间和实际光线都要表现出来的话,那么,就要采用一种较为复杂和多种样式的画阴影的技术。如果用一种比较稠密的线条,这种线条会使画面的调子发暗。要使线条各方面都画得很有秩序、很均匀。一是线的性质、分布、方向,应以物体对象的特点和性质为转移;二是必须恰当选择铅笔或较软的铅笔,或较硬的铅笔,就是同一支铅笔其使用轻重也有不同的区别。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物理电学部分的教学中,经常要用金属箔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这类验电器的缺点是:一是不能判断物体带电的种类;二是容易受环境湿度的影响,效果较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自制了声光电子验电器,它既能判断物体带电的种类,又能通过声、光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便于记忆,且灵敏度高.不易受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Refinex理论.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对长波、中波和短波三个独立的波段的光线反射能力共同决定的,而物体在某个波段内的反射能力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光源没有任何依赖关系。在Refinex模型中,物体波段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被与其自身邻近的平均亮度值之比所代替。通过计算各像素间的相对明暗关系,进而确定每个像素的明暗值,获得经过增强的图像。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的图像更加清晰、明亮,饱和度也进行了改变。  相似文献   

20.
影子和像,本来是两类截然不同的光现象,但是,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同学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在自己的像片下方还留下某年某月留影的字样。那么,究竟什么是影子?什么是像呢?两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原来,影子是光射到不透光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黑暗形象;像是物体射出的光直接或间接形成的明亮形象。因为影子和像的四周轮廓,都同物体相似,于是,人们便把两者混同起来。其实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1.明暗程度不同:影子内部漆黑一团;像的内部细节清晰明亮。2.与物体相似程度和大小不同:影子只有四周轮廓跟物体相似,其大小视光源远近、高低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