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字化生存成了数字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因而数字素养就必然成为数字时代人们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字中国建设对公民数字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公民不仅要具有“数字意识”、学会“数字思维”、掌握“数字运用能力”,而且还要遵循“数字伦理”。尽管如此,公民数字素养培育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在实际的培养中存在公民对数字素养培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公民数字素养培育缺少顶层设计和具体规划以及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欠缺等问题和困境。因而,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走出公民数字素养培育的困境,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理论研究层面,要积极唤醒公民对数字素养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动公民数字素养培育标准和培育内容的研制;在实践探索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数字素养培育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数字素养已经成为个人和国家发展的基本能力。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文章梳理了农民数字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查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河北农民的数字素养现状,结合高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从培育内容和培育对象方面提出了河北农民数字素养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普遍存在利用率低且分布不均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数字资源本身、数字资源用户、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管理以及高校对数字资源的投资建设等因素造成的.要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首先,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优化,实现统一检索;其次,要加强读者的培训,加大数字资源宣传力度,提高馆员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资本主义表现出数字殖民扩张、数字资本剥削的野蛮状态,未能产生文明形态。社会主义中国首次提出数字时代的文明逻辑,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引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数字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数字文明朝着造福全人类的方向演进,为追光数字文明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弱势群体在获取数字资源和掌握数字技术过程中,被排斥在数字环境之外,引发了数字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土著人作为澳大利亚的少数族裔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数字接入、可负担力和数字能力三个维度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澳大利亚以数字包容为理念,将提高土著人数字技能作为弥合其数字鸿沟的重要抓手,旨在解决因数字鸿沟导致的土著人教育不公平、数字经济参与深度不够、被数字排斥等现实问题。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澳大利亚构建了连贯土著人生命周期的数字技能教育体系,即注重学校课程教育,提高土著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发挥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土著数字技术技能人才;以社区为主导,为土著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性数字技能。  相似文献   

6.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特点,主要体现为数字技术操控工人、数字平台垄断市场、数字资本抢占数字产权。在数字劳动理论中,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数字劳动异化、数字劳动自由化的意识形态骗局、社交媒体掩盖数字资本主义的危机等问题。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式,并没有改变数字资本攫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目的。对克里斯蒂安·福克斯的数字劳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对规范我国数字资本运行逻辑,优化数字技术现实运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数字劳动秩序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分析了金华市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包括乡村数字经济稳步发展、数字生活便利多彩、数字治理持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随后分析了乡村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限、数字生态建设相对滞后、资金支持不足、人才缺乏、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深入推进农业数字信息化建设、强化乡村数字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数字乡村建设的资金与政策支持、注重乡村数字人才的培育、夯实乡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深刻影响着全球资源配置与经济结构调整,为世界竞争格局变化赋予了新动能。虽然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宏大,但目前数字经济价值链及其发展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数字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当前我国数字人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高端复合型数字人才匮乏,区域、城乡和三次产业数字人才结构失衡,数字弱势群体与数字优势群体之间存在数字鸿沟三个突出问题。职业本科教育因其具有的高层次性和高等教育性,应承担起培养数字人才的重要使命,具体做到:着力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构筑数字人才培养的新基石;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着力培养高端复合型数字人才;增强职业本科教育适应性,提升数字人才供给的均衡性;提升公民数字素养,填平弱势群体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9.
采用Verguts的实验范式,以阿拉伯数字(1,2,8,9)和汉字数字(壹、贰、捌、玖)为刺激材料,实验任务为判断数字是否相同,考察个位数字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是否发生分离。结果发现:当刺激材料为阿拉伯数字(1,2,8,9)和汉字数字(壹、贰、捌、玖)时,不同数字组(e.g.1—贰,2—捌)出现距离效应,相同数字组(e.g.1—壹,2—贰)出现大小效应。表明数字大小效应和距离效应不都全是来源于心理数字线。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标定了97个数字职业。劳动力市场对数字技能的需求随着数字新职业的产生和传统职业的数字化转型迅速增加。通过对数字职业的标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数字经济、数字职业、数字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各职业对数字技能的新需求,研判变化趋势。下一步,应以《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指针,将数字技能开发融入职业能力建设体系并付诸实践,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为劳动者数字技能发展提供支撑,开发通用数字技能框架体系,推进职业标准数字化转型,创新开展数字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专业教学标准数字化转型,完善职业院校课程和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智慧校园,组织数字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让“数字技能”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EDA实验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新器件、新EDA软件、新技术学习的需要,因而研制出Altera公司MAXII器件系列EPM240T为核心,QuartusII9.0为软件环境的EDA技术实验箱,并将其应用于数字系统设计教学中。EDA技术实验箱满足了EDA技术教学中数字系统设计的要求,同时也为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提供了仿真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用CPLD可编程器件设计交织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DA技术,根据CPLD可编程器件具有功能集成度高、设计快速、灵活等优点,利用Altera公司的MAX+PLUSII软件开发CPLD硬件,设计交织器,真正做到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FPGA的串行通信芯片的开发过程、设计思想和编程实现。采用模块化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各模块设计使用VHDL语言,在MAX+PLUSⅡ下实现编译、仿真等,最后成功下载到FPGA芯片中。这种基于芯片的设计方法,具有设计灵活、研制周期短、易于调试、系统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4.
EDA技术在“数字逻辑”实验中应用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实例介绍了EWB、VHDL语言及MAX+PLUSⅡ在"数字逻辑"实验中的应用及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分析了传统授课、硬件实践及新颖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数字逻辑"实验中的地位,阐述了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方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本用美国Altera公司的EDA软件MAX plusⅡ设计数字电路,将EDA技术引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传统数字系统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将EDA技术引入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中。以基于可编程的FPGA、VHDL和MAX+PlusⅡ软件平台的彩灯设计为例,讨论了EDA技术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体现了EDA技术作为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主导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开发周期短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7.
该文设计方案采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来实现数字通信中的时分复用和解复用功能,以三路固定时分复用器的设计为例,介绍了一个基于美国ALTERA公司的EPF10K10LC84 FPGA芯片开发的数字基带通信方案。该方案设计通过时分复用实现多路数据的传输,并采用EDA技术及自顶而下的设计思路。将时分复用主要硬件功能通过编程方式制作在两片FPGA芯片上,以MAX plus II软件为平台,以VHDL语言为工具,并且通过PCM编码电路、译码电路、显示电路等模块进行验证。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陈婷  夏璐  姚兴东 《高教论坛》2011,(10):71-7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传统的手工计算繁琐而且错误率高,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化工模拟软件如ASPEN PLUS以及Pro/II等具有很多优点,然而此类商业软件价格高昂,在教学中利用率低,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本文针对本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利用最新的ASP.net(C#)网络技术,设计开发出一套化工原理软件,不仅满足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系统进行结构分析,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控制器的VHDL程序,利用MAXPLUS II对其程序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EDA技术中不同公司生产的可编程逻辑芯片(PLD)和可编程模拟芯片(PAD)的下载口与计算机相连处接线的多样性的情况,使用74HC4053多路模拟分配器芯片,设计开发出了不同公司可编程芯片的下载口的相互转换电路,并且具体给出了ALTERA公司MAX/FLEX系列器件和Lattice公司的ispPAC系列器件与计算机25针并口电缆相连的下载转换电路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