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既有"九月转势预言"在前,十月的走势预测就变得比较明朗了。简言之,十月会是兑现九月预言的一个月,是对九月份走势的修正。即:九月若升,十月会跌;反过来,九月若跌,十月会升。这一概率实现的几率是随着九月份升(跌)幅的增加而增加的。换句话说:九月的升(跌)幅越大,十月转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之所以常见这种现象,是由  相似文献   

2.
<正>"势"者,形势、趋势、态势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在"启势——展势——收势"三个教学环节中巧妙用"势",阅读教学才能有效。一、启"势"——据文引趣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要想了解书法之"势",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势。什么是势?《孙子兵法·兵势篇》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何为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见图1示意:从"势"的分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球、A1球是静止的,但站在下面的人也能感觉到它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定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势"和与其密切联系的几个概念——"体"、"气"、"泽"的关系加以辨析,认为"势"这个概念在《定势》中理解为"语体标准"或"语体特点"较为恰当;由此指出几个在理解"定势"思想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以相应的辨析。  相似文献   

5.
国外曾有人神思妙悟、浮想联翩写了一本书,专门研究月份与股市升跌之间的关系。据这本1986年出版的专著称:不同月份股市的表现与其后市走势往往是呈相对应的,这样后市的去向便可由该月的升跌推知而作出预测。例如老股民耳熟能详的"五穷六绝七翻身",以及著名的"九月转势预言"等,都属此列并演化为股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战国策》气势雄伟、感染力强,具体表现在策士思维、主张、言辞三方面。究其原因在于策士采取了独特的策略——捭阖术,此乃时势、地势、人势、术势综合形成,以势成势是之谓。然"势"的互成仅为一面,时势对人势的消解,才是策士群体被称为战国独特精神代表之一的实质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高考作文考查呈现出形式灵活、融入情境、注重思辨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把握作文教学的“道”“术”“势”——在设计上遵循学生认知之“道”,入格为基,出格创新;在过程中彰显教师个性之“术”,包括个性的教学理念、个性的教学内容;在操作上顺应当下作文考查之“势”,即学生所需之势、读写融合之势、创新写作之势。  相似文献   

8.
"嫦娥一号"正围绕着月球转啊转,和早一步升空的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一起近距离端详着月亮的容貌,印度的"月球飞船1号"也将于今年4月前往月球,而早在1969年就登陆月球的美国人也计划在2020年重返月球。人类为什么如此关注月亮呢?也许,可以反过来畅想一下——  相似文献   

9.
9月预言的转势如期在10月得到应验之后,接下来的11月的走势相对的就显得比较简单了。一般来说,它会延续转势之后的方向继续前进,至于能走多长时间、走到多远,则无一定之规,要看大盘转的是小势、中势还是大势。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看它从一个什么位置升(跌)下来、幅度大不大,以及在转势之前的运行趋势已持续了多长时间……用技术分析的语言来表述,  相似文献   

10.
导入语:请大家齐读屏幕上的这首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相似文献   

11.
关于2015年高考语文备考,要把握观势、握术、明道这三个词,因为观"势"可以不迷茫,握"术"可以小取胜,明"道"则能促大胜。观"势"——不迷茫这里说的"势"指宏观形势,主要包括国家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及高考走向等大势。2015年的高考是处于特殊时期的高考,因其处在过渡期。置身变革期、过渡期的人们,心底往往最易生出不踏实之感,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变革往往  相似文献   

12.
从"势"的字形上考察其内涵,"势"可以被理解为客观的能预知未来的力。通过考察中国古人对"势"的使用,发现"势"多在认识论的领域内应用。而在《新理学》中,冯友兰打破这一界限,将"势"作为构成人为之实际事物的一大要素,从而赋予以生成论上的意义。宋明理学认为理气结合便能形成实际事物,冯友兰批判地继承了这一思想,其批判性表现为理气结合只是生成实际之有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其间还有"势"的作用,同时人为因素也不可缺少,这就将原来的理气二元转变为理气势X(人为因素)四元,这一转变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势"本身的特点,在认识论层面上,沟通了形上与形下两个世界。从生成实际之有的角度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和了理气内部冲突,从而更好地阐释了事物之成。  相似文献   

13.
势者,形势、趋势、态势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在启势——展势——收势三个教学环节中巧妙用势,阅读教学才能有效。一、启势——据文引趣  相似文献   

14.
王彤 《同学少年》2011,(2):52-53
年,作为时间单位,是指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在我国古诗文中,表示"年"这一时间概念的词语还有很多,如:载——《诗经.七月》中有"春日载阳","载阳"即阳气始转。一年的周期过后,万物重新萌发生长,开始新的一年。所以"年"又称为"载"。如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机制与时代创新——势科学与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十一"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科学研究和教育过程不同层次上的学习创新、方法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内容和意义,揭示了情感势是学习创新的原动力,与势科学机制有关的对称性方法是创新的有效方法,而文化创新则是教育创新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以来,在教学的知识使命问题上,人们较多地关注了教学的知识传承价值,而忽视了"转识成智"的价值。所谓"转识成智",是指学生将客观的、外在的、他人的、情境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过程。"转识成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通道。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写道:"与过去不一样的是,现在的儿童不得不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背景为依托,对中国艺术中"势"的内涵及其形成机制作了概观性梳理,认为"势"在中国艺术中是通过蕴含性、趋向性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道"的运行状态;"势"的生成是一个"道之势--心之势--形之势"的同构机制:"势"的艺术创造在于"即体成势".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钱塘江大潮潮差可达10米,潮势极为壮观,人称"天下第一潮"。人教版《高中地理》上册教材(下同)在分析其成因时,强调了地形因素——"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教材并指出"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又加剧了潮势"。教材所列出的这两点旨在解释"特殊性"——钱塘潮非一般的大潮,而是潮差特别大。教师在讲解这一问题时,应将隐藏在教材中的"基本因素"——天文原因挖掘出来,即钱塘江大潮首先必须是一次天文大潮(出现于农历的初一、十五)。天文原因恰恰是钱塘潮"壮观天下无"形成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在新一届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号角声中,A股市值发生了以"喜新厌旧"为特点的结构性巨变,在改革与转型的逻辑下,新兴产业大败传统行业。只有御风而行,才能扶摇直上,而广州市创势翔投资有限公司无疑就是站在时代潮头的王者。在弱市的背景下,创势翔去年的业绩却屡创新高。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20日,创势翔旗下产品"粤财信托—创势翔1号"以125.55%的收益率问鼎年度私募冠军宝座,昔日私募一哥徐翔执掌的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辰,其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博大精深,其意蕴更是简练绵长。诵读经典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更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各项语文能力。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启蒙教育?本文从"缠一缠"——创设诵读氛围、"引一引"——丰富诵读内容、"转一转"——拓展诵读范围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