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靠教练员有组织指导下的带有强制性的艰苦训练,一方面要靠充分调动运动员的情感因素,理性主动的训练情绪。分析起来,后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武术运动的损伤与预防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竞技是武术运动的显著特点之一,采用现代化的训练手段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提高了技术搏斗和表演能力,也相应地增加了伤病的发生,本文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诸方面分析研究了武术运动损伤的原因与规律,并从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结合武术运动实践,提出了预防伤病发生的措施与办法,对于教学、训练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角度,分析传统力量训练特点及存在问题,并解析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认为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本质不同在于,核心力量训练中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平衡稳定性,不仅增加了力量训练的难度,而且为传统力量训练增添了鲜活的因素。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引入更新了传统力量训练理念,创新了训练方法和手段,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员协调、灵敏和平衡等能力方面的不足。今后如何将基础性的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相融合,将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运动训练学”课程的实践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分析目前“运动训练学”在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改革思路下教学改革的基本框架。并对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处理动态与静态、结构与优化、训练与技能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训练工作无论从理论水平和训练实践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田径短跑水平相对较弱,多年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不要说在世界上,就是在亚洲还没有真正突破。究其原因还是训练问题。为了尽快地把这今项目提高上去,说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一元训练理论"进行探析。虽然"一元训练理论"的立论基础缺乏科学支撑,但对于运动训练实践的启示、运动训练理论的创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运动训练实践应取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之精华,从"整体"、"统一"的观念出发,宏观把握运动训练过程,从"部分"入手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才能够使运动训练理论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训练工作无论从理论水平和训练实践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田径短跑水平相对较弱,多年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不要说在世界上,就是在亚洲还没有真正突破。究其原因还是训练问题。为了尽快地把这今项目提高上去,说几点个人看法。一、必须十分注重和抓好选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形成至今对运动训练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几年来由于竞赛制度的重大变革,导致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之间产生冲突,为了使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更好地指导现代运动训练实践,本回顾了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发展,并通过对新赛制下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探讨,提出了新赛下体能类主导项目及不同项群训练周期的训练特点。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原则”体系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中必须遵循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包括运动训练指导原则和运动训练操作原则两大模块。其中,运动训练指导原则是保证运动训练沿正确方向发展的指导性依据;运动训练操作原则则是在正确训练指导思想规范下的科学化训练之动作依据。为了扩大训练操作原则的实践辐射作用,认为运动训练操作原则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分层体系;一般训练操作原则、阶段性训练操作原则、项群训练操作原则和专项训练操作原则;它们共同架构了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动态时空。  相似文献   

10.
从“训练实践-训练认识-训练理论-训练认识论”的逻辑关系看,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理论缘于对运动训练理论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把实践观引入运动训练认识论,凸现出实践对训练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基于实践,文章通过辩证地审视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重点阐释“以实践为本体论解释前提、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以实现人的价值为自己理论的终极目标”是运动训练认识论构建的基点。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是否具有伦理属性是能否以伦理介入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提,对其确认与把握将为学校体育伦理研究提供内在依据与理论凭借。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任何一个环节、过程都离不开人性取向的判断,人性假设是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伦理道德孕育于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即人性或人的本性的折射,那么人性中必然内蕴着伦理道德,由此可以推断,人性内在必然具有伦理属性。按照事物推演的逻辑,既然人性内在具有伦理属性,而人性假设已经被确证是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可以确认学校体育内在必然具有伦理属性。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中主要体现为:学校体育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实质伦理关系,学校体育终极目标具有伦理蕴意,学校体育实践需要伦理的规范与约束。依据人性逻辑对学校体育伦理属性的确认与探索,既有利于明晰学校体育的伦理内涵,也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伦理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2.
体育院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更新与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是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贡献率最大。通过回顾我国体育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历史发展过程,函调全国大部分体育专业院校体育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开设的现状,梳理出该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课程内容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讨论,提出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应将更新课程内容和创新培养模式作为改革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理论和实践构成对体育认识的同一性论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构成我们对体育的认识有两个方面来源,一是从体育理论中来,一是从体育实践中来。为什么我们要重新提出理论和实践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呢?它们在构成我们对体育认识方面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如今,这些产生于体育理论和实践的两个认识高度问题,它们彼此之间脱节的、片面的、孤立的存在现象,令我们在解释体育本质问题时苍白无力,不能清晰地解释某些体育问题的真谛而令人们信服。这些导致人们在认识论上出现以自我主体为中心的思维倾向的存在。研究认为,构成我们对体育认识的来源,还是必须把体育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只是口号。  相似文献   

14.
试论体育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维军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1):29-30,38
在体育科技日益发展,体育教学观念正在急剧转变的时代,如何使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学中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如何科学的上升为教学理论?这已成为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者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由于体育教学模式是设计、组织和调控体育教学活动的一套整方法论体系,它以一种成熟的经验来丰富理论。因此,它是寻求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圆满结合的必然途径,也必然引起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趣与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休闲体育越来越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休闲体育具有趣味满足的价值取向和多层次的审美特征,这是休闲体育的重要魅力之所在,也是推动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试图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探询休闲体育的特征,为人们参与休闲体育,丰富现代生活方式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及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单一的、传统的、教条的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正逐渐被全面的、新兴的、发展性的动态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所替代。文章基于新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以大学生的个体进步幅度作为高校体育考核与评价的主要方法,全面深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改革,为逐步完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深化改革和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体育立法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  程亚萍 《体育与科学》2011,32(1):1-4,18
体育立法的价值不仅可以决定体育立法的效用,而且可以决定体育立法的利益归属和发展方向等。但这一根本问题并未有效地反映在我国体育立法中。我国只有在确立了体育立法合理价值的条件下,才能科学构设体育立法合理价值的内容,如维护公平、便于管理相对人权利的实现和追求效率等。  相似文献   

18.
表面肌电的处理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应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它的检测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学在体育科学研究上应用较晚,主要用于对肌肉力量和肌肉疲劳的诊断上,并逐步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为运动技术服务的实践研究。本文试图对表面肌电的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在体育中应用前景作个回顾。  相似文献   

19.
许贵福 《体育与科学》2011,32(6):110-114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6省城市668所大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了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相当不充分的结论,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