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趋势: 一是从选材上看,阅读材料呈现五种形式: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古诗;课内文言文+古诗;课外文言文+古诗.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课内文言文七年级教材涉及较少,大多选自八、九年级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尤其是几篇带"记"的文言散文;其次则是带"说"的文言文;课外文言文所选的则以人物典故或传记为主;古诗词赏析则是课内课外并重. 三是从赋分上看,大致在9~26分之间.  相似文献   

2.
<正>淮安市中考文言文的考查三年迈出三大步:2014年考查两篇课内文言文《晏子使楚》和《送东阳马生序》的比较阅读;2015年考查了一篇课内文言文《出师表》和课外文言文《史记·淮阴侯列传》的一段比较阅读;2016年考查了《小石潭记》和课外一篇《游媚笔谭记》。从考查的趋势来看是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据说2017年中考可能完全考查课外的文言文,所以从考查趋势看文言文复习策略也要跟着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如  相似文献   

3.
一、文言文命题特点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大多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考查比重略大于课外,重在考查考生的文言文基本知识的积累以及独立阅读浅显文言语段的能力。试题的考查点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重点词语的理解、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文言文命题特点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大多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考查比重略大于课外,重在考查考生的文言文基本知识的积累以及独立阅读浅显文言语段的能力.试题的考查点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重点词语的理解、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高考对文言文要求的提高,中考试卷也相应地提高了对课内和课外文言文的考查要求,加大了文言文的分值比例,考查内容也由单纯的课内文言文向课外文言文小口延伸.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题型虽有调整 ,但分值仍是 2 0分。严格地说 ,古诗词的阅读鉴赏题也属文言文考查的范围 ,占 6分。默写的名句名言一般也出自古代诗文 ,4分 ,可见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每年高考过后 ,总有不少考生反应 ,考场上面对那段课外文言文材料茫然失措 ,解题连蒙带猜 ,答案做出来后心里没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我认为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努力是可行的。一、注重课内积累 ,培养文言语感课外文言材料中一句乃至一段理解的关键就在那么一个或几个词 ,而这关键的一个或几个字词在课内课文中一般是…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学科中考改革的推进,江西省200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由课内转向课外;2003年又增设古诗阅读,也选用课外文字材料。前者12分,后者6分,两者共计18分,占总分的15%。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失分还相当严重。下面,我就中考古诗文阅读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命题特点1.命题意图:文言文阅读着力考查同学们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材料注释(试题中对课内未曾学过的字词会加以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古诗词阅读着力考查同学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及初步的鉴赏能力。古诗文阅读不考察对词法…  相似文献   

8.
张翼 《现代语文》2006,(4):79-79
课内外比较阅读题是今年中考文言文试题的一大亮点。它是将课内课外两篇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言文合并在一起设计考题,从而考察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评判、拓展运用的能力,这样就加大了文言文的阅读量和难度。而设计题目一般都是从所选文言文的“同”与“异”来考虑,因此,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熟悉比较点,掌握其规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复习指导】关于文言诗文的阅读主要包括古诗词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中考古诗赏析题选材以课内为主,适当兼有课外;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考查的内容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题型主客观题  相似文献   

10.
周忠安 《现代语文》2007,(2):115-116
2006年中考,语文学科加大了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从分值上看,由以往的10分左右增加到14分;从结构上看,由过去的一篇课内文言文阅读发展到两篇有一定联系的课内文言文语段的比较阅读,再发展到一篇课内一篇课外语段的比较阅读,最终发展成今年的3条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课内文言文相关知识的考查和一篇纯课外的文言文语段的考查。  相似文献   

11.
在中考中文言文阅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数,课内文言文一般占13分,课外文言文12分,总共25分,一般考察实词虚词的解释,内容的理解,以及句子的翻译。那么学好课内文言文是基础。学生必须务实才能把文言文学好学扎实。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阅读     
一、考点透视1.课内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主要语段选自于课内文言文中的基本篇目,所取语段比较短小,一般在200~300字左右。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语音、断句、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重点语句的翻译、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主要写法的把握等,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开放性试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在中考中也多以小语段的形式出现,或是独立的语段,或是与课内文相关的语段。主要考查课内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考点与课内文言文阅读基本相同。2.课内文言文阅读从考查形式上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主观表述题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朱玲娟 《教学月刊》2006,(12):53-5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是当前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必考内容,在整卷150分中约占15%的比分。文言文阅读相对来说题型变化较少,主要从理解和积累的层面去检测,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中考语文的“抢分题”。又因为文言文阅读检测材料课内外兼有,往往是课内、课外各一段(篇),而即便是来自课外的阅读材料也是与《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推荐篇目“程度相当”.适合学生阅读,而且常常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考查对课内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举例来说,《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嘉兴卷)》文言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河北省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阅读材料,选自《归氏二孝子传》(明·归有光),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加工。这是河北省第一次在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完全选用课外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此之前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命题选材,都是课内阅读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各选一段,进行比较阅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原则是文段浅显易懂,考生结合注释基本能够读懂,同时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5.
【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内容之一。纵观历年来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不管是课内文言文还是课外文言文,字词考查必不可少。因为我们只有准确地掌握文言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永远的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必不可少的大餐。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2010年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成了备战中考的广大师生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一、命题范围(一)从命题材料的选取看文言文考查的阅读材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课内学习过的名家名篇中节选;二是从课外那些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考查.历来是中考语文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课外文言文。笔者分析了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70多套.其中39套试题中出现了课外文言文.而39套中有15套试题是以课内、课外对比阅读的形式出现的。根据这一数据分析.结合去年的考试情况.从中可发现今年中考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较往年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王莹 《中文自修》2022,(5):12-15
<正>一直以来,课外文言文较多的是课内文言文的迁移所在,尤其在初三复习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字词解释与句子翻译均是课内知识能力的迁移;内容理解与中心主旨的把握也是相对比较浅显的认知。但是,随着新中考落地,随着对语文学科素养要求的逐步落实,这个界定也被注入了新鲜血液——课外文言文的复习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通”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不少省份的中考文言文试题关注课内文言文的考查,一方面避免了历年中考因为出课外文言文考题,而造成考生得分低的现象,同时,使文言文的教学与复习有章可循,减少了文言文复习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在文言文考试上失分多的风险。即使有些省份没有选择课内文言文,但考查的点在课内的文言文中都能找到注脚,所以,加强课内文言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考刚刚拉下帷幕。作为语文学科基础阅读的重头戏——文言文阅读,始终是历次中考的重头戏,可能也是同学最头痛的内容。以后几期,江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把课内文言文阅读梳理一遍,希望能对大家的文言文学习有所帮助。对于文言文课内阅读的精细复习,我们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