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义动词「出る」搭配的名词句主要有「に」格,「から」格,「を」格,「が」格。「出る」的语义有表示重视「着点」—位置变化,「出現」,「出席·出場」,「空間的―離脱·退去」,「起点的—位置変化」,「境界」·「出口」,「由来」,「離脱·脱出」,「卒業」,「発生·生まれる」,「惯用」等11大特征。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语文试题是「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得有理,「活」得有据;「死」「活」相济,相得益彰。例如,多年以来高考没有考默写了,而今年却考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  相似文献   

3.
树一定的目标供商业的需要教育指导趋向一定的职业目标,在解决「学校对于日常生活——商业的及工业的——」这个问题上,已经证明牠的价值了.这是波士顿市职业指导员金多马君,对访问他的人说的纲领.他希望在本年二月在波士顿市举行的全国职业指导联合会年会的时候,对此问  相似文献   

4.
《木兰诗》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思」「忆」二字作何解?课后注释曰:「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忆,思念」。不难看出课文是将「思、忆」注作「想」。笔者认为「思、忆」当训为「愁」。「何所思」、「何所忆」即「有什么忧愁」或「愁的是什么」。诗的开篇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就透出了木兰愁苦忧思的端倪。这位热爱生活、勤劳纯洁的少女,  相似文献   

5.
常人对于「职业指导」四字的解释和观念,大都偏向于狭义的一方面。以为一个人决定自己的职业,应注意合理的职业选择,而以研究职业的知识与个人的个性等,作为选择的方法。换言之,就是个人选到最最适合的职业,直到就业为止,就业之后,就一切不管了。其实这是职业指导的一部分,职业指导不仅是一时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對「認真地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公開拒絕總是很少的;但是,口頭贊成,實際並不想學習,或者也「學習學習」,卻並不「認真」,則有的是!表現形式則不乏其「創造性」。有這樣一位較「老」的數學教師,他也是「贊成」學習蘇聯的。但應用新教材時,認爲它「內容太淺」「過去在他的教學中一向藉以「表現自己身手」的難題沒有了,實在使他「很掃興」。於是每逢講到勉強可以「牽連」的地方,就「不忍割愛」,還是要「附加一點」,「演幾個自己所熟悉的難題」。對自己的一套舊的教課辦法,沒有批判,實行新教  相似文献   

7.
职业指导怎样能施行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美国全国职业指导会所下的定义:「职业指导乃是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的一种过程。」个人如果要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寻求职业,固然需要指导,假使职业找到了,而且很合他个人的兴趣能力等等,但是职业本身时在变动,新职业时有发现,个人对于所任职业必须时加改进,以求适应,那么职业指导的需要,还是免不了。职业指导是多么  相似文献   

8.
幾年以來,學生在語文學習上雖然已得到顯著的進步,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最嚴重的是學生的語文基本知識十分貧弱,這可以概括為下列幾方面: 一、錯別字和書寫草率的現象:初中二年級張金鼎(三分成績),在一篇二百六十字的作文裏錯別字多達二十二個,高中二年級劉宗倫,在一篇三百四十字的作文裏就有十一個錯別字。這並不是個別現象。在學生所寫的錯別字中,有些錯得十分荒谬,如有的學生把「禮堂」寫成「裏當」,「陶醉」寫成「逃罪」,「尤其」寫成「又起」、「優起」,「埋頭苦幹」寫成「賣頭苦幹」。至於字跡潦草的情况,也是很嚴重的,我們從初、高中各年級各找一個班調查的結果,作文本中書寫較工整的僅佔百分之十二。二、語彙貧乏和用詞不當的现象:在語彙貧乏上,如高二一個語文常得四  相似文献   

9.
有一個學校,全面推行課時計劃以後,為了「有計劃」地掌握課堂教學時間,便採用了一種「新」的措施。這不是加强課前準備與授課計劃,而是每節課到十五分鍾時就打鈴一次,用以表示「提问完了」;下課前五分鑪再打鈴一次,用以表示「佈置作業」。為了使教學環節符合打鈴時間,教師在课堂上「戰職兢兢」。還有一个學校,也是為了便於教师「掌握」課堂時間,每節课按五個教學過程打五次鐘。教師的授課環節,符合打鐘鐘點的,才算教的「成功」,「符合」先進教学經验。另有一個学校的某位教師,費盡「苦心」,「研究」出一种掌握課堂時間的「方法」:上課拿一根燃着的香,香上刻着五分钟、十分鐘的記號。把它裝在玻璃管内,放在講桌上。說這是「發明」,起名叫「課时計」。據說还要推广起來。  相似文献   

10.
「見ぇ否る」,「見ぅれる」和「見るニとガごまる」这三个说法意思相近,都属于可能表现,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其中哪一个才算正确,或者说都可以使用,但要区别意思上细微的差别,这对于日语初学者来说有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主要就「見ぇ否る」和「見ぅれる」和「見るニとガごまる」之间相近用法尽可能详细地进行分析和比较,分清它们的异同,以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上学期中途,初二的国文先生病了,我去接替他,上完第一堂课后,我告诉学生们下次讲「小二黑结婚」她们却说:「讲那一篇,多没意思」,「我们早看过了,有什么可讲的」,「换一篇文言的多好?」这说明目前一部分学生,还对古文,感觉神秘有味,这种情况,正是决定我这半学期工作重点的根据,第一、要粉碎学生认为国文是翻译古文的看  相似文献   

12.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词语理解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理解得正确深刻。《狼和小羊》一文中,「碴儿」一词是提契全文的重要词语,教学时,抓住这个词,提出什么叫「碴儿」,「狼找了那些碴儿」,「为什么要找碴儿」等问题,要求学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作答,学生在思考回答过程中,不但理解了「碴儿」意思,而且掌握了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苏联福尔穆纳多娃著的「七岁儿童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对于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上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本书除序言之外,共分三章。我把它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在序言里,主要是说明苏联小学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作者是引用加里宁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的。这就是「培养新人」,培养儿童「对自己人民的爱,对劳动群众的爱」,并具有「忠实」,「勇敢」,「团结友爱」,「爱好劳动」和纪律性的优秀品质。而七岁儿童正是接受这样教育的开始,所以对于七岁儿童的教育怎样教得好是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语见《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是战国时期思孟学派对当时贵族私人讲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包括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内容。这里「旨」指「味美」,「至道」指「最好的道理」,即所谓「明人  相似文献   

15.
大凡一个机关的用人。不外有三种标准。第一是专门学问。第二是任事经验。第三是职业兴趣。这是普通的标准。但是专门学问。任事经验以外。尤其要注意职业兴趣。我们研究职业指导的。尤其要十分注意。因为学问果真专门。经验果真丰富。但是对于这种职业。简直没有兴趣。那末也是不能发生效益的。我们往往听见一句话。说是「胜任愉快。」其实胜任是由于学问经验。愉快是由于职业兴趣。有了学问经验。便能胜任。能  相似文献   

16.
看过米丘林影片后,教师和儿童们是深爱了米丘林和他的苹果。而更多同样可爱的故事,被苏联作家伊林和他的朋友写在「人和山」、「五年计划的故事」、「几点钟」、「黑白」等等书里。伊林是一个工程师,伊林的哥哥是一个诗人,他的朋友有研究自然的,也有研究历史的。他们共同为儿童写作,所以,他们的作品是科学的,又全是引人入胜的故事诗。「人和山」便是其中出奇的一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于职业指导事业一个普通的批评即是「无业可指」,意思是职业机会缺少,不能使人得到相当的位置,所以指导不能收效。这种批评是有相当理由,并有相当分量的。因为我国工商业及各种事务的确是不发达,用人的机会非常之少,能使人人得到职业,很不容易,能使人人得到适当工作,更是不容易。这种情形实在是职业指导一个极大的阻力。但是职业指导并不因为有阻力而减失它的价值。不但不减失价值,反增加对它的需要。中国各种事业不发  相似文献   

18.
E.Clement C.Egerton 在他所著「教育的将来」(The Future of Education)一书里面说:「不是职业的教育,就不是教育。」Bizzel 和 M.H.Duncan 两氏所著「现代教育的趋势」(Present Day Tendencies in Education)里面说:「学校教育,有职业的和修养的两方面;对于某一个人是修养的教育,对于别一个人或许变为职业的教育。譬如历史一科,在要做历史教员的,是职业的教育,在要做商人的,就是修养的教育。化学一科,在要做医师和药剂师的,是职业的教育,在要做律师或牧师的,就是修养的教育。手工一科,在要做机械工业的,是职业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在这里出生长大的日本人对于美丽事物的感受性即审美意识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是很丰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暧昧」审美意识成为日本人主要的审美意识之一。学习日语或与日本人有过接触的外国人都知道:日本人的民族性中有「暧昧」、日语中有「暧昧」表达、文化思想中有暧昧性,而这种「暧昧」的审美意识已经成为日本人创造美好事物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人民文學」去年十月號發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小說——「冬天的橡樹」。十四歲的俄文教師安娜·瓦西里耶芙娜努力克服了她刚開始教學工作的許多困難,並且在短短的兩年間已獲得了「能幹的和有經驗的俄文教師」的聲響。她也很滿意於自己的教學成績,孩子們都已經能够很流暢地回答她曾經教給他們的關於「什麼是名詞」的答案,像「猫」、「窗戶」、「桌子」、「房屋」等等了。這些答案,她曾經拿它教過上一班的同學,成績並不壞,而現在這一班的同學又能這樣很流暢地不假思索地回答她,她當然感到,別人對自己的「有經驗」的讚揚,是可以當之無愧了。可是事實也不全如她想像的那樣。小個子。圓臉凍得通紅的沙武式金,幾乎經常在她上第一節俄文課時遲到,並且在別人回答「什麼是名詞」而紛紛叫喊着「貓」、「窗戶」、「桌子」、「房屋」的時候,他却固執而又激動地高聲喊着:「冬天的橡樹!」雖然安娜·瓦西里耶芙娜一再跟他解釋:光說「橡樹」就對了。可是他仍然固執地叫道:「光是橡樹——什麼?冬天的橡樹——這就是名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