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普通栽培种为四倍体(2n=4x=48),可通过特定方法降倍成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二倍体(双单倍体,2n=2x=24).这种倍性变化反映在形态学上是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量的规律变化.结合叶绿体的观察实验,进行显微镜观察马铃薯保卫细胞叶绿体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2.
<正>1三倍体无子西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为何无种子?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无子西瓜是三倍体(3N=33),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利用二倍体西瓜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出来的。第一年:制备三倍体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四倍体(4N=44)西瓜植株;然后让四倍体西瓜作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作父本(取其花粉授于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与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组,由其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板蓝根染色体制片技术及核型分析方法,以解决生产中品种混乱、品种鉴定的实际问题.方法:以菘蓝种子萌发后的根尖细胞为材料,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选择一种较易制备理想的染色体标本的方法,并利用这些染色体标本对二倍体与四倍体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确定了菘蓝染色体的制片方法,获得了二倍体、四倍体染色体图片,通过分析二倍体染色体数为14条,核型为公式为2n=2x=14=14m,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8条,核型公式为4n=4x=28=28m.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方法:利用人工诱导获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气孔、染色体等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甜叶菊三倍体气孔大小介于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染色体数为33(2n=33),甜叶菊三倍体培育获得成功。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及糖苷测定结果显示,植株高度及叶产量与二倍体相近但高于四倍体;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在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均大于二倍体而与四倍体接近;糖苷含量及糖苷成分与二倍体及四倍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三倍体甜叶菊在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上具有自身特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1三倍体无籽西瓜绝不可能结出种子吗无籽西瓜为同源三倍体(3n=33),是由四倍体母本(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而获得的),接受二倍体父本花粉而培育出来的三倍体种子长成三倍体植株所结的果实。同源三倍体植株的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三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组成一个三价体,或组成一个双价体和单价体。在后期时,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一极,一条进入另一极;二价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移向细胞的两极,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两极中的一极。  相似文献   

6.
应用气孔观测法和染色体计数法,开展秋水仙素诱导后的太子参各株系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太子参同源四倍体植株的气孔长度48-60μm,保卫细胞的叶绿体数量24-38个,染色体为2n=4x=64;二倍体植株的气孔长度36-44μm,保卫细胞的叶绿体数量12-22个,染色体为2n=2x=32.太子参四倍体植株的气孔长度明显比二倍体的长,四倍体的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大约是二倍体的两倍.对52个太子参株系的倍性鉴定显示植株成熟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大小及保卫细胞叶绿体的数量与其染色体数目形成准确的对应关系,气孔观测法可作为鉴别太子参四倍体与二倍体的简便方法,再用染色体计数法,能进一步确定其染色体倍性.  相似文献   

7.
设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n∈N.题型1:由an=S1 (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Sn-Sn-1 (n≥2),题型1:由an=S1 (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Sn-Sn-1 (n≥2)例1 在数列{an)中,a1 a2 … an=3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无穷积分(积分区间是无穷区间的积分)收敛性方面的理论,几乎是和无穷级数的相应理论互相平行的。这是因为无穷积分和无穷级数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对于给定的函数f(x),有integral from n=0 to+∞(f(x)dx)=sum from n=0 to+∞[integral from n=n to n+1(f(x)dx)]=sum fron n=0 to+∞(u_n).(1)其中u_n=integral from n=n to n+1(f(x)dx)(n=0,1,2,…);另一方面,给定级数sum from n=0 to+∞(u_n),我们可以造一个国数f(x)=u_n,n≤x相似文献   

9.
对于幂的运算性质:am·an=am n,(am)n=amn,(ab)n=anbn(m,n都是正整数),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同学们在解题时,若能灵活运用并注意以下几种方法与技巧,则可化难为易,迅速获解.  相似文献   

10.
证实了图C_nUP_4当n=12k 1(k≥5),n=12k 3(k≡0,1,5(mod6),且k≥5),n=12k 5(k≡1,2(mod 4),且k≥5)时的优美性。  相似文献   

11.
若将前n个自然数的k次方的和记作S_k(n),亦即S_k(n)=sum from i=1 to n(i~k),我们将证明在k是奇数时,S_1(n)|S_k(n)。 由S_1(n)=1/2n(n 1),及n和n 1  相似文献   

12.
求自然数的方幂和S_m(n)=sum from k=1 (k~m),一般利用递推公式,先算出s_1(n),s_2(n),…,s_m-1(n),然后才能求出s_m(n)。本文给出的方法,可以直接求出sum from k=1(a_mk~m a_(m-1)k~(m-1) … a_1k a_0),其特殊情形就是sum from k=1(K~m)。  相似文献   

13.
命题设χ_i,a_i∈R~ (i=,2,3……,n),且sum from i=1 to n(χ_i)=(定值),则当χ_i=m(a_i)~(1/2)/sum from i=1 to n(i=1,2,……,n)时,和sum from i=1 to n(a_i/χ_i)取最小值,其最小值为1/m((sum from i=1 to n(a_i~(1/2)))~2  相似文献   

14.
模式是学生思维中的一种信息块,用得活,记忆深。例1 已知a_1=a,a_(n+1)=ba_n+c(b、c为常数,且b≠1),求数列{a_n}的通项公式。这可以应用解析几何中的一种模式。在直线y=kx+b上,总存在一点P(n,n)。因为由y-n=k(x-n)可得 y=kx+n(1-k), 则 n=b/(1-k)。则在a_(n+1)=ba_n+c中,视y=a_(n+1),x=a_n,故 a_(n+1)-c/(1-b)=b(a_n-c/(1-b))。这种转换模式具有灵活而易记的特点,于是 a_(n+1)-c/(1-b)=b~n(a_1-c/(1-b))。  相似文献   

15.
有容器A_p、A_m和A_n(下标表示容量,m>n,q≥m n),其中A_p装油m n斤,若只用这三个容器,能否将这些油平分?下面进行粗浅讨论。命题一若n m(m>n),m=m’d,n=n’b,(m’,n’)=1, 且 m r_(i-1)=k_in r_i 0≤r_i相似文献   

16.
设∑A是E~n中的n维单形:e_1,e_2,…,e_(n+1)分别是∑A的n+1个界面上的单位法向量,令D_1=det(e_1,e_2,…,e_(1-1),e_(1+1),…,e_(n+1)),a_1=arc sin |D_1|,则有:sum from i=1 to n+1 (λ_1sin~2α_1)≤(multiply from i=1 to n+1 (λ_1))(1/n sum from i=1 to n+1 1/(λ_1))~n这里λ_1∈R~+,i=1,2,…,n+1  相似文献   

17.
(一) 我们知道,方程z~n-1=0(n是自然数)有n个复根α_0,α_1,……,α_(n-1),其中α_k=cos2k/nπ+isin2k/nπ(k=0,1,2…,n-1),根据一元n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有α_0+α_1+α_2+…+α_(n-1)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例题阐述证明组合等式时,如何根据题设特征选择适合的方法,供参考。一、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的根据是多项式恒等定理:若 f(x)≡sum from i=0 to n a_ix~(n-i),g(x)≡sum from i=0 to n b_ix~(n-i),且,(x)≡g(x),则有a_i=b_i。(i=1,2,…,n). 例 1 求证C_m~0 C_n~k+C_m~1 C_n~(k-1)+…++C_m~k C_n~0=C_(m+n)~k。分析观察此式两端组合数的特点,即  相似文献   

19.
<正>类型一:累加法形如:a_n=a_(n-1)+f(n)(其中f(n)不是常值函数)例1已知数列{a_n}满足a_1=3,2/a_n-a_(n+1)=n(n+1),则a_n=____。方法指导:先将递推公式变形为a_n-a_(n-1)=f(n),令n=2,3,4,…,n,再将这n-1个式子相加,得a_n-a_1=f(2)+f(3)+…+f(n)。所以,a_n=a_1+f(2)+f(3)+…+f(n)=a_1+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1989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试题的第二题是: 设x_1,x_2,…,x_n都是正数(n≥2),且sum from i=1 to n x_i=1,求证: 二/X。 sum from i=1 to n x_i/1-x_i~(1/2)≥sum from i=1 to n x_i~(1/2)/n-1~(1/2).(1) 本文对这道试题作出如下推广: 设x_1,x_2,…,x_n都是正数(n≥2),且sum from i=1 to n x_i=A>0,若α≥1,β>0,0<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