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今的体育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与评论,通过解读新闻事件来引导社会舆论。简要回顾了我国体育评论的发展过程,并着重以《体坛周报》为例,归纳总结我国新时期体育评论逐渐形成的特色———更加讲究时效性;树立品牌意识;消息与评论结合;评论主体、话题、视角多元化;追求评论的深度;加强与受众的交流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节目的亮点、节目的安排、节目的受众等方面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一步对中西方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进行了多视角的比较.并就提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质量,提出了奥运赛事的报道应理性看待输赢,要有全球观及"大奥运观"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央视5套<城市之间>节目超越了传统电视节目类型学的界定,融合了体育、娱乐、真人秀节目的形态,呈现跨界性和变动性的样式.在节目内容上,实现了竞技性与游戏性的结合;在节目形式上,实现了写实性与拟态性的融合;在节目传播上,实现了观赏性与参与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何丹 《体育科研》2016,(6):69-74
以2002—2012年间的《体育人间》节目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体育纪实节目的视觉美学。通过分析和研究,对《体育人间》节目形成的视觉美学风格提出一些见解,也对节目的发展进行思考,并对中国体育纪实节目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体育概论》教学内容的归纳与分析,总结出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浅易性和引导性三大特征。针对其特征性,将《体育概论》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组,选择以"论大学生体育文化视角及其培养"的形式,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展开教学方案设计。本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6.
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对选定时间段的《中国体育报》关于传统体育的报道内容进行阅读分析,包括各类消息、评论和深度报道。分析了传统体育信息报道量少且不均、浅层叙事、教育内容大于文化特色等媒介呈现特征,揭示了文本所传递的草根参与性、文化教育性、便利实用性和自在随意性等特征所形成的"刻板印象"。研究认为,传统体育的媒介呈现姿态是其社会传播过程中被动、滞后反应的必然结果,刻板印象的形成绝非偶然;研究揭示了影响我国传统体育媒介话语呈现的三种力量,认为其媒介话语呈现结果不仅受制于以体育主管部门和体育方针政策为代表的政治力量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媒体自身市场定位的影响,并且民间话语势力也开始成为一支影响传统体育媒介话语传播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武汉市重点高校调研数据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基本特点与影响因素,归纳了高校体育消费行为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采取强化体育运动与消费的宣传、倡导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增加体育设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对策,对于当代高校体育消费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进伟 《体育科研》2008,29(2):77-79,86
通过对我国省级电视体育媒体的生存状况的阐述,分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省级体育频道联合体——CSPN的运作模式、自身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电视体育解说进行分析。回顾我国体育解说历史的演变与解说风格的流变;指出当前央视体育解说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历史传承与创新不足、解说员专业素质不深、体育解说中人文关怀缺失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包括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问题、赛事密集多变的制约、受众体育知识和鉴别能力提升、信息检索和传播的高速化和网络化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们希望通过体育来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随社会发展而增加的余暇时间。虽然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观念有所转变,但社会提供的条件却十分有限。通过分析地方经济及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1.
翟连林 《体育世界》2011,(8):112-113
体育健身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曲阜师范大学普通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形式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2.
在对体育习惯、体育意识与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等概念界定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对策,以利于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引导在校大学生理性地科学地对待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对甘肃省天水市的失地农民的体育参与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问。了解了城镇化后的失地农民在对于体育的看法、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现状以及影响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因素等。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占到了22.3%,并且有92.8%的失地农民是喜欢体育运动;有89.2%的失地农民认为需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而体育参与的动机有60.7%是强身健体;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组织大部分是属于个人组织占到了74.1%;失地农民一般参加体育活动的地点在公园绿地与公路边;影响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场地设施的缺乏、无人指导、活动环境差、无人组织等。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的硕士点设置、培养方向、科研成果、学科队伍、学科环境、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认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学科建设成果,与社会发展需求、良好的学科环境与学科积淀、特色的学科方向、优质的学科队伍、良好的建设策略等方面有关,这对其他不同类型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温州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环境、体育人口现状及体育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温州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体育健身资源分布不平衡;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有待于进一步增加,体育健身组织网络较为健全;②体育人口低于全国和浙江省的比例,女性体育人口多于男性,城市体育人口多于乡镇;③温州地区城乡居民倾向于选择简单易行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且喜欢集体活动,男女对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和体育消费上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丽水学院公共体育舞龙选修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高校舞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电视台于2008 年开设了《体育评书》栏目,栏目重点讨论体育赛事及相关的社会问题。节目以东北籍的老梁为主持人,他将传统 评书融进竞技体育评论领域,延续了古代评书中以男性观众为主流的格局,并以此沟通了当今竞技体育的基本审美倾向。《体育评书》灌注了东 北二人转风尚中特有的拙性、刚性和丑角性的元素,借以反抗英雄主义、完美主义及精英主义传统,在体育传播领域内注入一种非主流的评论风 格,借以消解和解构传统的电视体育评论秩序,因而也面临实验性的危机和困境。《体育评书》可看做是一种伴随演艺与体育界东北风强势崛起 现象的商业性跟风行为,尚缺内在原创力。老梁的主播风格时而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和节奏单一的缺陷。《体育评书》过于迁就大众的市场定位 模糊化了专门化、小群体化以及固定对象化的电视传播规律,其酷评式的压迫感赢得了广大叛逆性人格观众的认同却冷落了大批顺从型人格的 观众群体。丑角介入竞技体育评论领域现象仅是全民皆丑阶段性心理需求的产物,很难经受起电视媒介市场的长期检验。《体育评书》见证了中 国文艺娱乐化时代到来后的特殊境遇。  相似文献   

18.
为了配合5月20日举行的首届“天地英雄”中国网球人物评选活动启动仪式,本刊与CSPN中国电视体育联播平台特别联合制作了一期《神州话体育》栏目,四位嘉宾就“中国网球百年发展与传承”、“‘天地英雄’活动筹备的台前幕后”这两大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75-178
根据飞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我国航空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基于已有的课程改革实践,认为我国航空体育课程在目标上应以民航飞行学员人才培养和未来职业的需要为导向,重点发展飞行体能专项素质,培养学生航空飞行所需的健康基础知识、技能;在结构与设置上突出课程的选择性和综合性,开设多种不同类型的课程,以满足飞行学员多样化的需求;在内容上以航空生理和航空心理为依据,从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选择与飞行学员经验和社会需求融为一体的、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内容;加大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保障对航空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得到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李溪淳 《新体育》2024,(2):98-100
体育中考是初中学生升学考试必要的一部分,是有效促进初中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开设体育中考,能够让学校在应试教育思维下加强对体育的重视度,学生也能够因为中考成绩而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并通过相关训练来提升身体素质水平。国务院于2016年8月26日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过:要把人民健康放在首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及时研究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文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因此,提出了体育中考制度,它是一种旨在强化学生的体育观念,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的一项制度。本文通过研究桂林市体育中考的实施现状,为桂林市体育中考的开展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