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开展巨灾保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第一步是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制度.在广大农村,农房作为农民的主要家庭财产,地震等巨灾风险的保障需求很大.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开展了农房保险,但是地震由于其巨灾性一般不包括在责任范围内.未来,随着巨灾保险制度逐步推开,如何在农村开展相关巨灾保险业务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未来在农村开展巨灾保险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志谨 《科教文汇》2011,(36):205-206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特大自然灾害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了,但是留给我们很多需要思考和学习的地方。作为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素以地震多而闻名。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全国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6级以上地震每年也有1次。  相似文献   

4.
云说:要地震了 1948年6月,日本福井的居民不会想到一场灾难就要到来.28日,福井一带突然爆发了一场地震,地震强度达7.3级,是日本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大地震,结果死亡5800多人,使日本遭受了重大损失.而在此之前,其实大地已经发出了警告,不过人们无法知道,因为警告发自天空,使者是云朵.  相似文献   

5.
地震,伤不起     
正地震真是个坏家伙,时不时地出来捣乱,不是严重破坏了建筑物,就是让人们无家可归。你不知道吧,它不是单枪匹马在战斗,还有好几个帮凶呢。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再到2011年日本9.0级地震,今年四川雅安又发生了地震……地震活动越来越频繁,似乎成了可怕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我国对地震事件对核电站的影响倍加重视,决定开展地震PSA研究,其中危险性分析是地震PSA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介绍了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四个步骤:震源评价、地震重现、衰减关系确定以及危险性曲线的确定方法;分析了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一致危险性谱,探讨了危险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危险性分析方法是成熟的,在分析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正确看待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  相似文献   

8.
1960年5月,一场现今记录到的最强烈的地震袭击了智利海岸,全世界都感觉到了它那强大的力量。这场里氏9.5级的地震填平了峡谷,制造了山崩,激起了一次火山爆发,并引发海啸冲击了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和加利福尼亚的海岸线。科学家们几乎要重新建这次劫  相似文献   

9.
易白 《科学大众》2011,(5):22-27
地震能量大,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 这次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1000倍。震中位于距离宫城县海岸约130千米的大海中,因此一般称这次地震为宫城大地震。  相似文献   

10.
魏刚 《今日科苑》2007,(17):36-37
2007年7月16日,日本中部地区新潟县遭遇了里氏6.8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0时13分(北京时间9时13分),地震后,位于新潟的柏崎刈羽核电厂冒起了滚滚浓烟——核电站发生火灾了。当天,该核电站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也发生了泄漏,大约1200升污染水流入大海。泄漏事故和地震一起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次地震中,柏崎刈羽核电站的7个反应堆出现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革新》2010,(4):30-30
智利大地震后,日本知名地震研究机构——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地震、火山和防灾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指出:“紧邻南美洲西海岸的纳斯卡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的交界面出现滑动,导致此次地震的发生。”他认为,在阿拉斯加、智利以及日本以南的海槽沿线,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14日上午8点43分,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发生里氏7.2级地震,岩手、宫城等县共有10人死亡,受伤人数超过260人。日本官方称,他们的地震预警系统提前10秒做了预报。但是,也有人认为,日本的地震预报不是预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12,(10):29-32
封面故事:日本的"希望之树"福岛核电站被地震和海啸损坏已近一年了。在本期特刊中,我们来看看日本受海啸和地震损坏及辐射泄漏影响最严重的一些地方的重建情况。在日本和其他地方,福岛的  相似文献   

14.
地震能兴邦?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高的海啸,祸不单行,地震和海啸造成核电站爆炸,引发核泄漏。日本人民蒙受巨大的财产和人员伤亡,灾区呈现一片地狱般的景象,家园被毁,亲人流离失所,核辐射危机重重。  相似文献   

15.
黄莹 《今日科苑》2011,(7):8-31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震惊世界!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当天发生的强烈地震同时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地震、海啸席卷日本,灾难没有在此止步。3月1 2日,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5时6分爆炸后释放大量核辐射造成重大二次灾害。一时间,核辐射、爆炸、核安全牵动所有人的心,全球目光聚焦此处,核危机、核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热议。在世界各国对日本纷纷伸出援手之时, "核安全问题"就如鲠在喉,刺激和提醒着人们。各国对此作出各种不同反应,对未来核电产业的发展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中国是大力发展核电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灾难让我们警醒,我国的核电发展现状如何?我们是该坚持还是放弃?未来的发展之路怎样前行,行向何方?一个个敏感问题接踵而至。让我们一层层抽丝剥茧,透过日本地震引发的核事故反观世界各国和我国的核电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台湾站所提供的超导重力数据资料提取了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所激发的全球性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并将检测到的球型振荡的本征频率与PREM模型的理论频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与预测的振荡周期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美日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和日本两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变革状况,总结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庐山、汶川、玉树大地震”.“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近年来,频频爆发的“地震”灾害使得“地震”一词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一经提起就能牵动人们敏感的心。  相似文献   

19.
我是日本伊豆人,伊豆半岛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方之一。对我来说,地震、台风、洪水、火山等自然灾害只是意味着平常,把它们视为一辈子要打交道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地震是常态,而不是非常态,没有人没经历过地震。  相似文献   

20.
我是日本伊豆人,伊豆半岛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方之一。对我来说,地震、台风、洪水、火山等自然灾害只是意味着平常,把它们视为一辈子要打交道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地震是常态,而不是非常态,没有人没经历过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