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阕结尾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人认为“有问无答”理解为设问句没道理。而对于下阕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教参书的解释为“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内蒙访古》一文课后练习四第3题要求:“说说下面每组里的两段话,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课文里为什么要采用①的句式。”现将两组中的句①抄列如下:一组甸①: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美  相似文献   

3.
反问和设问     
反问句式比一般的陈述句,不但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友邦惊诧”论》一课文中,鲁迅不仅没有抽象去论述爱国学生运动的正义性,而先概括出三件互相关联的事实,说明学生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把侵略者、卖国者和帮凶三者关系交代得清清楚楚,由此自然引出“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才能够安心读书”这一明白道理,接着用反问补充报上的事实: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不但事实显得格外确凿无疑,还表达了强烈的革命义愤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4.
设问和反问是现代汉语中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什么叫“设问”,众说纷纭,仅笔者所见,就有四种讲法:现行全国统编语文教材讲:“设问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详见初中语文第六册《修辞复习提纲》)这是第  相似文献   

5.
<正>《秦风·无衣》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关于这句话修辞的种类是设问还是反问,教辅资料各有己见。从理论上看,设问是指先故意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自己回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在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反问     
区角活动结束了,大多数孩子很快收拾好了玩具,只有冰清还在娃娃家里玩。我提醒了她两次,但她只看看我,嘴里不知说了句什么。我有些生气,便对她说:“老师叫你收拾好玩具,听见了吗?”没想到她非但没有行动,反而说:“我说话你听见了吗?娃娃还没睡着呢,我要再陪她一会儿!”她的反问使我吃惊。我连忙走到她面前,对她说:“哦,是这样的吗?那你再陪娃娃一会儿吧。等她睡着了,你轻轻地帮她把家收拾好,好吗?”听了我的话,冰清高兴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娃娃“睡着”了,冰清很快就把娃娃家收拾得整整齐齐,比任何时候都认真。游戏得以继续,愿望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7.
设问、反问与作文彭樟清设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写作技巧,其用途广泛,功能齐全。设问用作标题,概括全文中心、引人注目,启人心智。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要是直言陈述:“我们的部队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未尝不可,然而,两相比较显然以设问作题来得...  相似文献   

8.
设问趣话     
说到设问这种修辞手法的时候,首先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是著名现代诗人艾青《土地》中的一句经典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现在我们不妨从这诗句入手来对设问这种修辞稍作分析。诗句中诗人首先提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然后接着就自已给出答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提问并非是针对他人提出并希望得到答案的疑问,而仅仅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所以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设问的定义,并总结出它的一般特点。设问,作为一种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  相似文献   

9.
在教修辞格的时候,我遇到这样一个例句:“谁要怀疑亚里斯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见湖北省中师函授教材《语文基础知识》第三分册)教材将最后一个问句归入“反问”一格。我认为值得商榷。“反问”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即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以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如果说上一例的最后一句是反同的话,根据这个特点判断,其意思成了“不是要违背人类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反问句(也叫反诘句、诘问句)运用疑问的形式和语气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反问之中,能起到强调的作用。但是,有时候反问句的后面紧跟着与之密切相关的语句,用以说明或揭示反问句所蕴含的意思。如在《林海》中有这样一例:“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反问句“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浪花吗?”是个比喻句,肯定的意思已在反问之中了。但“白浪花”是指什么呢?也就是把什么东西比作“白浪花”呢?接下来就用“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加以补充说明,这正是反问句所蕴含的意思。类似这种反问句后面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反问后续句”。反问后续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经常可见,就其表达作用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对反问句加以补说。例如: ①我们在这里安了家,扎了根,将来要种更多的蔬菜瓜果,光靠人工授粉怎么忙得过来?我在码头上等船,就抽空儿捉了些小昆虫带回来。(《彩色的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反问句”的误判》一文质疑的同时,还探本索源并结合实例从不同的方面阐释、辨析了“设问”和“反问”这两种常常被混淆的修辞格。文章指出,今之“设问”原叫“提问”,今之“反问”原叫“激问”,木属一格,后来一分为二,另立名目。  相似文献   

12.
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用问句表达确定意义的句式——寓答于问、有问无答、明知故问;设问句也是一种特殊的用问答形式表达确定意义的句式——自问自答、前问后答、有问必有答。二者的特点和功用泾渭分明。但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还有一种同时身兼二者属性的句式:寓答于问、自问自答、有问且有答、不需答而答。现有语法修辞著作均予以回避——没有确定其归属,给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读者留下了一个不应有的空白。试看下列例句: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关键词句精心设问,让学生在讨论中读懂课文,发展思维呢?前不久听三位老师教《会摇尾巴的狼》都抓了“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一句,但设问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例一:师:谁知道狼与狗的眼睛有什么不同?生:我想是—样的,因为它们都是动物。师:如果一样,那为什么狼要把眼睛半闭上说自己是狗呢?生:噢,我知道了。狗是半闭着眼睛说话的,狼为了伪装自己,所  相似文献   

14.
心中无疑,却故意自问自答,叫做设问。设问可用做题目,如“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或用于文章的开头,如“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有!”以设问为题,概括全文的中心,很有启发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以设问开头,可以引起读者注意、思考,接着给予解答,以加深读者印象;设问还可以放在  相似文献   

15.
反问句(也叫反诘句、诘问句)运用疑问的形式和语气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反问之中,能起到强调的作用。但是,有时候反问句的后面紧跟着与之密切相关的语句,用以说明或揭示反问句所蕴涵的意思。如在《林海》中有这样一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反问句“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是个比喻句,肯定的意思已在反问之中了。但“白色的浪花”是指什么呢?接下来就用“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加以补充说明,这正是反问句所蕴涵的意思。类似这类反问句后面的句子,我们称之…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不仅要传递和讲授知识 ,更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顾问 ,一位帮助发现问题、探索真理的导师。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判断学生的需要 ,精心设问 ,激发思考 ,推动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抓中心句设问 ,练有所得。 中心句是文章的精髓。教师在授课时直奔中心句 ,可使学生迅速与作者产生共鸣 ,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如《古井》一文中 ,“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 ,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 ,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由此入手 ,层层设问 :古井怎样为人们…  相似文献   

17.
该方案注重幼儿多感官参与、多途径理解,注重情感的激发与体验,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我认为语言活动的关键是语言经验的积累与提升,因此我有以下两个建议:一、将“室外寻找风”的环节调整为活动准备,使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风,获得更多更深的感受和体验。幼儿由此积累或提升的经验会促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诗歌,更好地仿编诗歌。二、结合目标,设计适当的提问,在原有水平上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在回忆“寻找风”的印象时,教师可以提问:“你在哪里找到了风?你怎么知道风在那里的?”欣赏诗歌后,教师可以问:“风在河边,小河有什么变化?风…  相似文献   

18.
某次语文考试,我的同桌突然灵感来了。在“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后面,他补了句:恰似一道红叉卷上留”(原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老师毫不客气地在他的试卷上打了个红色的“×”,他还沾沾自喜“:原来我的灵感好灵的!”题目是“: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前句是什么?一同学答曰“:吸烟喝酒伤身体”(原句:“忠言逆耳利于行”)。末了,还在后面加个感叹词———啊!!!一次老师提问:‘烈士暮年’的下句是什么?”我没听过这句,当成“烈士墓前”了,于是张口就说“:黄泉路上”(原句“:壮心不已”)。全班晕倒!我在课堂上还听过一个名言题“:吾生也有涯”,…  相似文献   

19.
课堂回放 《猫》教学实录(节选) 一、品味语言,把握感情 师:同是小猫,在“我”和家人看来却有天壤之别,接下来请男同学自由诵读文章叙述第一、第二只小猫的内容,女同学自由诵读文章叙述第三只小猫的内容,并说说文中“我”和家人对它们的称呼有什么不同,表现了“我”和家人对它们的感情有何不同. (生读并勾画相关内容,师巡视并俯身轻声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有答案了.男生先来. 生:第一只小猫我们叫它“相伴的小侣”,活着的时候,它让“我”感到“生命的新鲜和快乐”,看得出我们都很喜欢它;病死后,“我”感到“一丝酸辛”.  相似文献   

20.
金侃 《四川教育》2001,(5):31-31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汗哺育着她的儿女。”这句话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慈爱的母亲,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甘甜、清凉的泉水,养育一方村民而对人毫无所求。一般教师在进行此句教学时,往往从“哺育”一词人手,让学生理解“哺育”之后,再理解句意。而“哺育”是个较生僻的词,绝大部分学生没接触过,所以他们只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回答:哺育是喂养、培育的意思,学得枯燥、被动。笔者以为,教学此句可先从句中包含的文意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哺育”,最后再理解句意便水到渠成,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