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心理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人格发展以及社会化进程。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是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包含创设和调控两层含义,通常采取下列策略。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的人格修养对课堂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积极的心境是形成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可促进课堂心理气氛美妙和谐,教师科学的认识论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关键,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耐挫能力有助于课堂心理气氛轻松愉快,教师堪称楷模的道德风尚是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础。总之,教师良好的人格修养是课堂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关键,课堂良好的心理气氛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3.
课堂心理气氛体现在课堂交往中,有效的课堂交往能产生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造,教师是积极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者和维护者。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要充满情感,教学活动要有情有趣,还要建立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而融洽的课堂心理气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吸取知识。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是人性化的教育。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其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有利条件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带着快乐的心情,去营造民主、尊重、情感交融、生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建立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并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同时善于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真正达到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5.
课堂心理气氛体现在课堂交往中,有效的课堂交往能产生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造,教师是积极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者和维护者。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要充满情感,教学活动要有情有趣,还要建立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而融洽的课堂心理气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吸取知识。  相似文献   

6.
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心理气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是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包含创设和调控两层含义,通常采取下列策略:  相似文献   

7.
阮立新 《考试周刊》2011,(87):125-126
几年来,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必须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气氛,促进每个学生生理、心里和谐地发展。而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游戏教学正符合了这种要求。我曾对任教过的几届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8.
心理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浅议营造课堂心理气氛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速其社会化进程.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从创设情境、传递信息、多向交往、维持心态等层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相似文献   

10.
论课堂心理气氛及其营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学习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与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阐述课堂心理气氛的涵义、类型及其功能,并提出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课堂心理气氛。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营造积极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学习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氛围,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等教育氛围.课堂气氛作为课堂学习发生的背景,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与个性实现的中介因素.课堂是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人才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13.
论课堂心理气氛及其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课堂心理气氛.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营造积极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学习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王凌飞 《教书育人》2001,(23):28-29
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课堂心理环境对课堂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里,不同的班级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有的班级气氛和谐活跃,给人轻松愉快之感;有的班级则严肃紧张,给人以压抑沉闷之感。在课堂上,心理气氛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轻松和谐的气氛不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教学也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紧张压抑的气氛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双方还会感到精神上的折磨。一、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微观的心理环境,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而老师是课堂气氛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5.
课堂心理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通过对课堂心理气氛的理论分析,寻找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并探索了营造良好心理气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胡金和 《教师》2011,(8):26-26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保证学生愉悦的心理状态。营造创新气氛,培养创新意识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课堂心理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通过对课堂心理气氛的理论分析,寻找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并探索了营造良好心理气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保证学生愉悦的心理状态。营造创新气氛,培养创新意识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陈明  庄洁 《中国教师》2008,(2):39-39
<正>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教学工作而形成的精神环境或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进师生之间积极而愉快地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则会影响学习效率,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里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某些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师生双方的心理因素是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关键和根本。本重点对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师生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握心理规律,合理调控师生心理,创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具体措施,即:适度唤醒学生心理、控制适宜焦虑、激发教学中的“情”、“趣”因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