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性是个永恒的话题。从人类诞生以后的很长的岁月里,一直在探问这个话题。鬼子在文本创作过程中,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底层人物为叙写对象,以一种极为冷静的心态,通过对人物生存困境以及人物心理的书写,时刻关注着小人物的生存历程和命运轨迹,揭示了现实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合理,而这却成为了作家对人性的挖掘依据,透视着人性的丑恶与升华。  相似文献   

2.
叶弥的小说《猛虎》是一个独特的文本:叙述中大量的空白,形成一种召唤结构;人物间的互相对抗,贯注着探讨人性的意向;主题意蕴苍凉的底色,构筑成现代人类的生存寓言。  相似文献   

3.
《尘埃落定》中,作者采用傻子二少爷这个文本叙述者兼文本中人物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人物的视角展开叙述。在作者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傻子"的推动作用下,文本演绎了一场具有浓郁寓言意味的土司制度没落、人性没落的大戏。笔者试从"傻子"这个人物视角下揭示出文本中人性异化的寓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宗教视角出发探索小说中人物的人性,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以及宗教对人性的影响作用,进而阐释作者浓厚的东方宗教情愫及其对人性的悲悯.  相似文献   

5.
佛朗索瓦·莫利亚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全部作品阐明了人性的深度只有在神性的照耀下才能彰显出来。他所挖掘的人性的幽暗及深不可测,代表着人类某种恒定的东西。本文拟重温他的经典之作《苔蕾丝·德丝盖鲁》,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苔蕾丝·德斯盖鲁这一典型人物的生存困境进行多维度视角的分析,揭示她作为集社会性、人性、特殊环境与文化为一体的复杂个体的生存困境。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个体人物生存困境的解读,也是对19世纪女性人物生存环境的关注,这种关注对引起女性生存状况的反思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余华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致力于营构社会底层民众生存的宏阔斑斓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悲喜交加、美丑混杂、善恶并存的世界,人的命运充满难以捉摸的变数。厄运与灾祸常不期而至,生活的窘迫和苦难如影随形。对此人物却总能坚韧地坦然忍耐、泰然处之,始终持守好好活着的生存理想。文本中人性光芒的闪耀和充溢于字里行间的脉脉温情,体现出作家对民间深挚的人文关怀,促使人产生关于形而下的生活和形而上的命运与生存、精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7.
《周渔的喊叫》是北村写作转型初期的一本爱情哲学小说,宣示着对信仰以及人性困境的思考。在文本中,标点符号也成了北村表达此主题的一个重要载体,他在人物的对话中不使用双引号,且在文本中大量使用省略号以及少量的破折号。如此手法既利于读者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缩短读者与小说人物的距离,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能促使读者更好地解读"信仰"以及"人性困境"的文本主题。  相似文献   

8.
《兄弟》(上)是余华创作和自我精神探索的又一个新的高度,是他对人性的新的体验和开掘。此文本更进一步地深入人物的内心,着力挖掘出人性人情中关好闪光的一面。他力图在小说中冲破存在的根本困境和探索存在的答案,建构一个理想的人性,而“爱”是理想人性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对小说《小姨多鹤》进行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张俭的驴性、小环的凑合、多鹤的母性都显现出强烈的生命力量,他们的生命力量不仅体现在个体身上,也融入于生活现实中,表现在苦难中、情感中、人性中。通过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生存生活经历,人物身上呈现的美丽而强烈的生命张力得以探寻。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王安忆近期创作的小说《长恨歌》和《富萍》为例,解读王安忆潜在的历史叙述冲动对人性生存文本的偏离倾向。  相似文献   

11.
福克纳的小说与现代悲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小说中生活在历史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人集中体现出现代悲剧精神。现代悲剧精神的核心之一是现代个人在多重生存困境中,对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性的苦苦追求。其二是对现代人所理解的人的生存的真正的、真实性的、无尽的苦苦追求。从小说中悲剧人物身上体现出的现代悲剧精神,我们看到了南方的未来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以《在细雨中呼喊》看余华90年代创作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锋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的余华,其创作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前后期的创作有着鲜明的变化。该小说即是余华前期创作的承续,同时更以诸如人性美、鲜活的人物、生活流、小说趣味等新生的异质标志着余华创作在90年代的流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劳伦斯作品女性人物 ,《儿子与情人》中的莫瑞尔夫人、米丽安·利弗斯、克拉拉·道斯 ,以及《虹》和《恋爱中的妇女》中厄秀拉·布莱温的分析 ,可发现劳伦斯通过对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试图表现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违反自然与自然本性 ,人们受到假象的蒙蔽 ,生命力遭到削弱。人类要复兴 ,就应正视自身真正的本性 ,在人、自然及社会中建立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许地山小说描写了众多女子的坎坷命运,因作者并不把她们的品质具体化为可供观照的感性情节,并没在矛盾冲突中展示她们内心的纷争,而使女性形象缺乏活泼的生命情致。原因有二:一、许地山的宗教观制约着他对人性丰富性的表达,他把人性等同于佛性,这就使得他创造的女性形象缺乏人性深度;二、女性在他的男性视角打量下,已成为他表达自我观念的象征符号,不可能具有真实的生命力度。  相似文献   

15.
古代小说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反映该时代社会生活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古代小说中研究江南小人物不失为一个独特的视角。不难发现,总体来讲,江南小人物饱含着诗性气质与审美风度,具体则表现在两大方面,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饱含诗性气质与审美风度,而且在精神世界也追求自由与洒脱。  相似文献   

16.
军旅作家阎连科除了书写部队生活之外,还写了不少农村生活题材的小说和描写市井化风情的小说。这些小说创作显示了阎连科人物塑造的两个特点:对人物的心灵层面、人性层面的深入剖析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姚木兰是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京华烟云》中的人物,林语堂通过对姚木兰的刻画阐释了他对中国人文品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小说中的比喻新颖别致,通过比喻来描摹景物、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进而揭示人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反映出作者洞见的深刻哲理和人生况味。  相似文献   

19.
凄冷与新鲜--刘忠诚的小说创作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诚的小说突出的印象是凄冷与新鲜。他在创作中着力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与负极所造成的种种人生苦难。这种人性的负极是由权力的追逐者、金钱的狂逐者、自我的迷恋者和灰色的无持者表现出来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性对人性的善恶与优劣的支配和主导作用以及人性与苦难的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在他的创作中,情绪感觉成为小说的中心,讲究叙事的密度与活性,叙事者与人物往往是交织重合的。  相似文献   

20.
刘庆邦来自民间,关注民间底层人民生存的尴尬、人性的裂变,创作了大量底层叙事小说。刘庆邦的小说坚持民间叙事立场,直面底层社会真实,贴近底层人物灵魂,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