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12月27日,江苏教育出版社前总编辑吴为公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那无私磊落和仁者风范,他那诚实品格和慈祥情怀,他那创业精神和不凡业绩,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尤其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员工的心中。  相似文献   

2.
谭宗远 《出版史料》2006,(1):98-101
我认识严文井的时候,他已经从出版社退了下来,隐居在红庙北里家中。他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也很少有人来找他,生活表面很平静。他和老伴康志强一起生活,还养了一只叫欢欢的大花猫。女儿欣久每周从老远的南沙沟来看他一次,给他买点吃的,陪他说说话。后来欢欢老死了,他精力也差了,就不再养猫,生活更寂寞了。寂寞的严文井似乎无意打破寂寞。靳飞说,凭严先生的名气,他要想打开门,不愁没人进来,没人捧场,可他对此不感兴趣。确乎如此。他是官儿,曾长期处在文坛的漩流中心,经历了太多的是是非非,许多事都看透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好容易从这些烦事里出来…  相似文献   

3.
我总想着,什么时候得便去北京看看这位可敬的老人。当《新闻爱好者》杂志即将走到25周年的日子,而我,不日也将走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的时候,去看看他老人家的想法,也就越来越强烈。可是,当我打开电脑,想查一查有关他的一些资料时,看到的却是他老人家已经仙逝的消息。  相似文献   

4.
在我步履维艰的文字生涯中,不知得到过多少让我铭心刻骨的帮助。有的帮助出现的时候,是让我非常意外的。20年前的一天,当我突然接到下面这封信,真是有点儿做梦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正>范慕韩同志是一位曾领导我们实现告别铅与火历史使命受人尊敬的老领导,与我们新闻科技工作者共同战斗过的平易近人的老朋友。他生前一直关心、支持和领导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现代化,并为此付出了他晚年所有的心血。范老虽  相似文献   

6.
怀念骆玉笙     
2002年4月4日,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走近骆玉笙.走进了一个旷世传奇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7.
我的爷爷路大荒先生,原名鸿藻,字笠生,号大荒山人。生于1895年2月14日,1972年6月6日去世,享年78岁。爷爷路大荒降生于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菜园村,菜园村向东南六里地,就是蒲松龄的家乡蒲家庄。蒲家庄与菜园村世代联姻,而且同在般阳河畔,处于相同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之间,青林狐变,秋坟唱鬼,正是蒲松龄当年所迷恋的乡村意境,对于幼年的爷爷同样是耳濡目染。  相似文献   

8.
程绍沛 《出版科学》2009,17(5):95-96
阙道隆同志精于编辑,成绩卓著;致力于编辑学研究,卓然成家.但他一生为人低调、待人谦和,从来不愿麻烦别人.2008年3月是老阙80岁生日,出版社领导和业界同仁提出为他开一个编辑思想研讨会,他极力坚辞.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多数出版社实行社长负责制,总编作为社领导的组成部分,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总编在业务工作方面向社长负责,因而与社长体系中作为社长行政副手的副社长职能不同;另一方面在总编体系(包括总编、副总编)中又是编辑出版业务方面的总指挥。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方针下,对科技出版社总编职能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不能仅仅固于选题与编辑之一隅。总编必须关心、跟踪“图书产品”命运的始终。众所周知,社会效益是出版业立足之本,经济效益是出版社生存之根。因而从选题、图书生产流程,到市场,不能  相似文献   

10.
曹成章 《出版史料》2010,(3):104-105
曹余章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四年了,我还经常想起他。我们相识于1983年,我出任浙江教育出版社负责人,而他是上海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当时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四省市正在合作编写出版六年制小学教材;上海、江苏、四川、浙江四省市又在合作小学教师进修教材。  相似文献   

11.
怀念黄远生     
我与黄远生前后仅三次见面而甚相契.是因彼此肯定对方的为人。我1912年在西安逗留期间常去卧龙寺盘桓.某日与寺僧交谈中得知康有为常来此寺将珍藏于寺中的部分佛典径自携去据为己有。康有为海内知各.寺僧敢怒而不敢言。我闻知此事深感不平.返京后遂为此往访黄远生.以依据法律维护卧龙寺权益问题请他给予指点。当时黄远生作为名律师、名记者居处考究,但对我这身着竹布长衫的青年毫无轻慢之意.接谈得极为恳切.  相似文献   

12.
怀念胡也频     
丁玲 《出版参考》2006,(7):40-41
丁玲的爱人胡也频一生清贫,写文、作诗、出版。在他进行革命事业的时候、刚刚做了“年青的爸爸”的时候却被国民党残酷地杀害了,以下是丁玲回忆他的几个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13.
说·书 毕业后下乡,我插队在一公社茶场。在地里劳动的时候,尤其聚在树下或坡下工休的时候,聊天就是解闷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怀念觉民     
觉民走了。 觉民走了已十多天了,他的走一带给我极大的悲痛。我至今还不能接受他是真的走了。今天早晨我拿起电话要告诉他一件事,正要拨电话号码,忽然想起,就黯然放下电话,坐在椅子上默默地陷入悲伤和沉思中……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今日(9月13日),我的老领导梅益同志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心情万分悲痛。9月25日上午,到八宝山参加梅益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眼望着那副安祥的遗容,往事历历,犹如电影画面一般在眼前闪过。  相似文献   

16.
怀念高扬     
《档案天地》2009,(5):60-61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高扬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3月29日14时1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相似文献   

17.
怀念韩乔生     
有人问我最喜欢的体育节目解说员是谁,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韩乔生。我承认这个说法的出发点带着些恶作剧的味道,德国世界杯解说台上,每当有入球时,无论黄健翔、刘建宏还是段喧,都开始学会了野兽般的嚎叫,在感叹中国的电视解说员风格终于集体迈出这艰难第一步的同时,我开始怀念韩乔生老师那略带沙哑时而干脆利落时而拖泥带水的声音。央视有一条回顾历届世界杯的广告,听到韩乔生在各个年份不同声音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千:中国的球迷多了,新一代的解说员成长起来了,韩乔生也老了。  相似文献   

18.
时光荏苒,目月如梭,转眼间,敬爱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17年间,我多次回到家乡,在大青山下,伊敏河边,追寻父亲当年战斗的足迹,体味父亲对家乡的挚爱。作为蒙古民族的杰出代表,他生于斯,长于斯,投身革命后,筚路蓝缕,求民解放,毕生奋斗,为民福祉。他把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地献给了这片土地,献给了这里的人民。踏上这片土地,我几乎随处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墙上的镜框里是穿着长衫,昂首前行的鲁迅先生的像片,书柜里满满地排列着良友版的各种图书,写字台上是有些散乱的书刊和摊开的信稿。小客厅显得十分雅致和宁静。我和他坐在临窗的小沙发上边喝茶边聊天,较多的是我聆听着他的谈话,娓娓地。和家璧同志已有过多次这样的小谈,只要有机会去上海,我都在这小客厅里受过他的亲切接待,有时也被留在那里,和他一起享用由他夫人烹制的佳肴……三十年代位于北四川路海宁路附近的良友图书公司和《良友画报》、《良友文学丛刊》等,于我都并不陌生;但开始和家璧同志交往,则已是七十年代后期的事了。可能出于对…  相似文献   

20.
马科平 《云南档案》2013,(12):60-60
我的家乡是关中平原一个不起眼的村庄,布局规整,东西走向,南北居家,隔渭水与秦岭遥遥相望。梦里梦外,小时候生活在村庄的某个场景、片段,会沿某条熟悉的路径,走向前台,那些温柔的记忆顿时会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