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建清 《新闻知识》2007,(11):60-62
《百家讲坛》,这个与央视科教频道一同诞生的栏目,一度曾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绝处逢生之后,却成为2006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权威机构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可以说,《百家讲坛》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2.
市场环境下的主动转型2001年7月9日,《百家讲坛》与科教频道CCTV-10同时诞生了。制作者创办这个栏目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办一所“开放的大学”,来弥补许多观众未能接受完整学校教育的遗憾。节目的出发点很好,但观众却并不买帐,开播了两年多,这档节目仍然是“养在深闺无人识”。  相似文献   

3.
邓芳芳 《青年记者》2006,(20):57-58
从2001年成立之初的收视率几近为零,到现今央视科教频道有口皆碑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走过了一个优秀电视栏目所必须经历的生长、挣扎、成熟、壮大的阶段,它的发展道路和生存策略,不仅为其它精品栏目提供了可参照的路径,也是对电视“泛娱乐化”倾向的有力驳斥。成立之初的“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与学术传播——从《百家讲坛》的热播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云涛 《新闻界》2006,(5):63-64
2004年5月,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2005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栏目收视率一路上升。2006年,易中天的电视讲座《品三国》以及同名出版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众多来自普通观众、专业学者和新闻媒体的评说和争论。  相似文献   

5.
马燕 《传媒观察》2007,(6):44-45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一档时长43分钟、带有学术性质的节目。《百家讲坛》与科教频道同时诞生,创办于2001年7月9日,一开始以“开放式的讲堂”的形式面对观众,把各路专家、学者从教室里搬到电视上来。刚开播时收视率很低,最低时几乎为零。在实行“末位淘汰”的央视,《百家讲坛》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虽然坚持着学术品位,却一直在20位左右(CCTV-10的排名)徘徊,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相似文献   

6.
李倩倩 《新闻窗》2007,(1):75-77
“学术”和“明星”似乎是很难搭上边的两个概念:明星是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的产物,而“学术”则好像只属于那些专门做学问的学者,和普罗大众有着相当的距离。但是,就在这一两年,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节目为代表的媒体却造就了一批“学术明星”。这些大都在高校和科研  相似文献   

7.
武新宏 《新闻界》2007,(1):40-40,42
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传播环境下,《百家讲坛》作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档“学术性”较强的栏目,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普遍青睐,收视率稳步上升,成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品牌栏目。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办前后,全国就出现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性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湖南卫视的“新青年千年论坛”。学术电视节目品位高雅、内涵深邃丰厚,受到社会精英阶层的赞誉,着实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震动。但是,如何把节目制作得既内容丰厚又形式活泼,使观众乐于接受呢?这是摆  相似文献   

9.
《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任中峰  彭薇 《传媒》2006,(3):60-62
2004年12月7日、8日两天,央视10套<百家讲坛>在<红楼六家谈>系列节目中推出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揭开秦可卿身世之谜(上、下)",随后2005年4月到7月,<百家讲坛>在3个月内用了13讲全面播出了刘心武的"秦学"讲座."秦学"引发了"红学"研究界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争论,借助这一事件,<百家讲坛>这个带有学术意味的电视栏目一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百家讲坛>是一挡录播名师名家讲座的学术性电视节目,2001年7月9日<百家讲坛>在当天开播的央视"科技教育频道"第一次亮相,历经两次调整改版后,在2005年第一季度<百家讲坛>平均收视率达到0.17%,成为央视10套仅次于<周末讲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0.
《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  丁智擘 《视听界》2006,(2):47-49
《百家讲坛》由于采用一些独到的创新而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然而在成功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节目选题的相对狭窄,电视观众年龄的老化,节目创作人员和电视观众缺乏很好的互动和沟通,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地面对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百家讲坛》带给电视频道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传媒观察》2007,(5):49-50
2001年7月9日一个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的崭新栏目——《百家讲坛》在央视(CCTV-10)“科学、教育频道”开播了。经过五年多的不断完善,该栏目自身发展已经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2.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教科频道一档带有学术性质的人文类节目,诸多学者在讲台上评古论今.自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开始至今,《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培养了张颐武、易中天、刘心武等一批"明星学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受众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的考察和对受众认知结构、接受规律的分析探讨<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是如何针对受众的特点来提高传播效果的.  相似文献   

14.
安徽经济生活频道(以下简称安徽经视)在2003年7月28日推出的一档全新的新闻资讯栏目——《第一时间》(以下简称《第》),开辟了安徽新闻新模式。“服务市民.以人为本”“一档真正属于老百姓的栏目”等无数赞誉的称号在《第》开播后统统冠在它的头上。2003年12月28日该节目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最高收视率达到21.66%。对这个保持着奇迹般收视率新闻样本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教授说书”模式,既显示了电视媒介特殊的传播规律,也深刻反映出“学术人”转为“电视人”的价值冲突.“故事化”、“悬念化”的讲述模式,其实是以牺牲“学术人”的思想传递为代价的,而其结果则有可能使经典文化被电视机制所消解.  相似文献   

16.
在《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等娱乐栏目热播的情况下,《百家讲坛》(以下简称《讲坛》)栏目能走红,既出乎人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是因为它是科技频道的一档高雅文化栏目,不易“走红”;情理之中是因为它也属于一档娱乐栏目,应该受到青睐。这种双重身份的背后体现出的是精英与大众的一场博弈。本文试从电视是收视率控制的一个场、电视是平庸文化的制造机器、电视是一种新的宗教形式等三个方面,来对《讲坛》栏目进行一种反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等娱乐栏目热播的情况下,《百家讲坛》(以下简称《讲坛》)栏目能走红,既出乎人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是因为它是科技频道的一档高雅文化栏目,不易“走红”;情理之中是因为它也属于一档娱乐栏目,应该受到青睐。这种双重身份的背后体现出的是精英与大众的一场博弈。本文试从电视是收视率控制的一个场、电视是平庸文化的制造机器、电视是一种新的宗教形式等三个方面,来对《讲坛》栏目进行一种反观。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时代精英文化大众化成为时代发展潮流。《百家讲坛》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糅合——既是学术传播的需要,也是电视媒体经营的需要。其制作理念的通俗化,筛选机制的重学问、轻思想以及制作模式的重形式、轻内容等特征解构了精英文化的独立、自由和艰深。探究该现象的社会根源,既与精英们的主动蜕变有关,也是电视媒体"平面化"的传播特性使然。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百家讲坛》和于丹现象的争论中,有两个结论必须给予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是合理的、必须的;大众媒体也是有能力在这方面作出他们的贡献的。在这两个前提下观察这场争论,问题就容易得到理解。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于丹的批评,大都是指向她对经典的理解失误。学者们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谨学术态度,以较高的水准来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发展,其出发点是好的,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健康发展,他们的批评和建议是中肯和值得借鉴的。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经过三年的煎熬之后,《百家讲坛》终于痛苦而又释然地放弃了早期的高端定位。转型后的《百家讲坛》要求节目的主讲专家无论如何要将自己的学术讲座演绎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都能听懂的“文化俗讲”。这就意味着讲坛节目的受众定位将转向具有更大基数的受众类型。不过,这种定位转向也对讲坛节目的文本生产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