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河南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主任王宝寅老师同桌吃饭.王宝寅主任是河南电视台的一名老记者,曾经创作过《起诉在东京》、《崛起之路》等一系列获国际、国家大奖的作品,他是我十分尊重敬佩的前辈.王主任前一段时间在新疆采风拍摄,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电视表现形式中,集浩浩长卷与方寸天地于一身的,当属纪录片。 纪录片从个人的良知出发,来理解社会现象,来看人世的真善美。它原汁原味的表现形态,从不人为地划定一个标准,但其中的情感性和多义性,又给了观众阔大的想象空间,令看纪录片的观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997年,一部由河南电视台创作的名为《起诉在东京》的纪录片,辗转于各类电视奖项的评比场地,以它那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征服了所有的评委,被专家誉为“长中国人志气”的力作,连获中国电视社教类一等奖、中国纪录片一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一等奖。不仅奠定了此片在纪录片创作中的特殊地位,也代表了河南卫视纪录片创作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军队纪录片创作群体以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和后来成立的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为核心,以各大军区记站为中坚,涌现了一批优秀纪录片创作,连年创作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纪录片《望长城》,《毛泽东》,《中华之门》,《中华之剑》,《邓小平》,《孙中山》,  相似文献   

4.
王忆希 《东南传播》2012,(6):108-110
2011年6月-9月,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进行两岸联展。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栏目以此为契机,创作了电视纪录片《富春山居图》的系列作品。本文拟从对文化类纪录片的分析研究入手,以《富春山居图之真假画卷》的三期节目为例,从创作手法、叙事方式、节目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地方台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特点,提出此类纪录片在地方播出平台上所遇到的创作困境和思考,探讨文化类纪录片在地方台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5.
"五一"期间,大型人文纪录片《河之南》在央视二套黄金时段热播,引起了强烈反响,解读中原文化、关注中原崛起成为近期全国文化界和电视观众热议的焦点。5月12日,《河之南》研讨会在郑州召开。6月4日,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黄金时段再次播出了《河之南》。看过《河之南》的  相似文献   

6.
张亮 《东南传播》2013,(5):16-18
近年来,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纪录片在全世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纪录片真实性的疑虑。在国内,《故宫》、《圆明园》、《1405郑和下西洋》、《复活的军团》、《再说长江》、《昆曲六百年》等一系列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备受争议;在国际,《时间简史》、《2012启示录世界末日》、《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原子邦德》、《总统之死》等纪录片也褒贬各异。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是这些纪录片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三维动画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克服了以往纪录片拍摄过程中难以展现题材的局限,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纪录片坚持真实性原则的担忧,即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破坏了纪录片的真实性。本文从纪录片真实性方面思考,分析了三维动画技术的使用对创作纪录片的意义,旨在从理论上提升我国纪录片的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内容产业     
《视听界》2014,(4):10-10
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中国大运河》亮相央视 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的申遗工作,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广电总台联合出品了八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承担了该片的创作摄制任务。  相似文献   

8.
解严后台湾纪录片创作异军突起,《生命》、《无米乐》、《看见台湾》、《湾生回家》等纪录片纷纷进入院线并且获得不俗票房,从而在海峡两岸产生影响,促进大陆《喜马拉雅天梯》、《二十二》、《我在故宫修文物》、《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冈波仁齐》等一批院线纪录片出现.台湾纪录片的区域特点意味着呈现一个完整的"孤岛"想象,表现岛上生民的苦乐哀愁,进而寻找共识,促进社会和解.这是解严后台湾纪录片的创作主旨,也是台湾纪录片与民众产生共鸣形成观影热潮的主要因素.台湾纪录片既有追寻历史,溯源文化根脉的厚重主题,又有再现当下生活场景,传达乐活精神的轻盈题材;既有青春、励志的主流纪录片,又有表现边缘人群、同性恋等实验意味鲜明的文艺纪录片.伴随着海峡两岸电影产业和艺术创作的交流进程,台湾纪录片聚焦于小岛呈现众生真实生活场景,有着乐观底色,并将观光文旅、社群进步、环保和社区文明等现实目标紧密结合的创作风格已然影响着大陆纪录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9.
对故事性的追求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趋势,但是,对于故事性的过度强调,甚至不惜牺牲事实本身的追求已经极大地损害了纪录片的创作。 现在的纪录片创作可以说是十分繁荣,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江苏电视台的《江南》,黑龙江电视台的《犹太人在哈尔滨》、《两个人的七天》等都是近年来涌现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0.
在讲中国故事、服务于当下中国的时代要求下,众多主旋律的纪录片作品被创作出来,《航拍中国》便是其中一部.作为由中央电视台投资制作的以航拍为唯一拍摄手法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上映之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文章从《航拍中国》的创作出发,分析了作品的时代意义以及其在纪录片方法领域的探索,由此指出作品对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刘永 《新闻世界》2021,(3):93-96
新媒体环境下,美食类纪录片成为网络平台中纪录片的"红海",其配音创作也呈现出一系列新样态。《人生一串》系列纪录片的配音创作在声音形象、听觉体验、声画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其他同类型纪录片探索创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以《人生一串》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互联网媒介下美食类纪录片配音创作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电视纪录片以它独特的纪实手法阐释人类历史,反映现实生活,预示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程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从1922年美国导演弗莱厄蒂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至今,纪录片已有70年的历史。电视纪录片在我国的兴起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8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界推出的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让历史告诉未来》、《望长城》等更是显出纪录片的生命力和繁荣的创作景象;同时也预告:纪录片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把握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及规律,对纪录片创作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帆 《现代传播》2002,(2):123-124
20 0 2年 1月 31日 ,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的第三创作室 ,举办了一次纪录片创作研讨会。《探索·发现》栏目第三创作室的主创人员 ,以及国内影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共三十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探索·发现》第三创作室制片人阎东主持了会议。会议就有代表性的四部纪录片进行了观摩、点评和交流。对于此类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从《铁路蒙初》、《古车马》说起《铁路蒙初》和《古车马》这两部作品是《探索·发现》栏目新近创作的大交通系列中的纪录片。属于考古题材的文化历史类纪录片。杨…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艺术,存在着创作中协调艺术形象直接性和间接性之间关系的命题。笔者以纪录片《家在我心中》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例,探索在艺术形象创作中人物形象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一些美学规律。艺术形象的直接性往往有两个层次:生活的实(一般直接性)和艺术的实(特殊直接性)。以《家在我心中》为例,它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上海人家三个人物的成长过程:父亲丁尚彪、母亲陈欣欣和女儿丁琳,中心人物是父亲丁尚彪。《家在我心中》截取了丁尚彪人生的一个片断——在他已过而立之年,选择出国去日本挣钱,以供养唯一的女儿出国留学。人物形象的直接…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互联网生产、生长的《人生一串》系列纪录片完全颠覆了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传统,给中国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新变化。纪录片创作必须遵循互联网思维规律,要以用户为中心,以青年亚文化审美趋向建构其叙事策略,搭建用户关系,创造独特的审美空间。以纪录片创作构建新时代的网络文化生态,提高网生代人文水平。  相似文献   

16.
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类型。最近20年的纪录片创作逐步加强这方面的尝试。本文在对《大国崛起》和《中国崛起》两部中外同类型纪录片进行文本、镜像层面横向比较的同时,也对民族志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表现和启示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伴随《故宫》、《郑和下西洋》、《圆明园》、《唐山大地震》等一批纪录片新作接力式地呈现于人们眼前,纪录片创作中虚拟元素的比重日趋上升,并愈益成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归途列车》为例,阐述了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创作的时代意义,剖析了制约该类纪录片创作的各种现实难题,并从政策与管理和制作主体两个角度,提出全面加强和推动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创作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两年,我们创作了两部纪录片,一部是文献纪录片《俞秀松》,另一部是文化纪录片《周家三兄弟》。《俞秀松》获得了浙江省优秀电视作品一等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周家三兄弟》浙江省优秀电视一等奖、中国优秀对外电视节目“彩桥奖”一等奖。作为作者,在这两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粗略的感性认识,那便是电视纪录片务必求实、求真。一、求实纪录片的本质功能是真实地纪录客观的人和事,它主要反映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主流。可以说,一部纪录片就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某个阶层人们生活的缩影。它的这种厚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20.
获奖     
《视听界》2014,(4):10-11
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获国际奖项在目前举行的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上,由江苏广电总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制作的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参加了大会历史单元提案预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