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加彪 《新闻界》2006,3(4):16-17
何谓社会新闻?一般而言,人们把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等并列考量。是指以反映世俗生活、伦理观念、趣闻异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作品,属于“软新闻”之一种,俗称“八小时以外的新闻”。社会新闻主要以大众为主角,根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富有情趣,因而易于激发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是报道大众生活事实、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模式。因而贴近感是构成民生新闻与民众相关的要素。地域上的贴近。身边的人物和事情上了电视,当然会让当地民众感到新鲜。哪怕是家长里短、街谈巷议,都会让民众兴奋。但这种兴奋显而易见不会持久,因为地域上的贴近是相对的,也是需要媒体巧妙拓展的,不能机械地理解地域贴近。媒体要抓住“贴近”做文章,制造涟漪效应。为了达到使受众有地域上的贴近感,要注意两点:一是把远在天边的事情叙述得近在眼前。现在的世界开始步入地球村时代,因特网使民众与周围世界的远近亲疏,不再单纯地是地理距…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媒体一直以客观、真实地向公众传达信息为己任,其影响力辐射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然而在当前新闻业竞争空前激烈的态势下,在新闻资源同源化和新闻报道同质化日趋普遍的今天,一些传媒一味追求第一时间报道、抢占市场份额不惜违背新闻报道原则,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来换取时效性,媒体在新闻事实不明朗或尚未发生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它同大众生活越来越紧密。一种新闻舆论的影响力以前所未有的时效性和普及性引导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走向。而如何将这种走向朝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就成为了新闻编辑的重要责任。本文着重探讨作为引领大众舆论的新闻编辑的导向作用,以期对其作用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大众媒体。较之其他大众媒体,电视能够最大限度地同时调动受众的视觉和听觉系统,造成更强烈的心理冲击,从而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电视记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用摄像机窥视世界,创造出独特的视听空间并将其带入每一个家庭。可以说,在闪闪发光的荧屏上,体现着电视报道活跃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红尘 《新闻界》2005,(6):95-96
在大众媒体竞争激烈化、白热化的今天,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显得异常重要。由于突发新闻能集中地反映新闻的各种特质,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受众对突发新闻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新闻。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已经成为各大媒体最硬的报道任务之一,能否成功地、第一时间地完成新闻报道,“搏”得自己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经成为衡量媒体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公信力以及媒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CNN的异军突起和迅速壮大就是典型例子,它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率先以24小时播报新闻的方式,使全球93个国家6500万个家庭都收看它的节目,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网络.  相似文献   

7.
新闻从业者为受众报道新闻,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的采编环节将新闻事件的真相还原在大众的面前。这个过程类似于生活中的拼图游戏。当拼图没有完成时,人们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现实,通过记者、编辑的穿针引线,完整的拼图呈现,将事件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众。国外一些媒体对于如何运用消息来源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立足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成了电视新闻的一种重要报道样式,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一、以社会新闻做基石。民生类新闻栏目坚持平民视角,关注民生民情,为社会大众排忧解难,将话语权交给社会大众。报道的重点是社会大众,焦点是关注民生民情,重在讲述社会大众自己的故事,通过对社会大众身边的典型事例、典型细节  相似文献   

9.
公共新闻     
《新闻与写作》2006,(11):11-11
“公共新闻”是1990年前后在美国提出、在近10多年中引发很多争议,并且也激发美国新闻界作出一系列探索性新闻实践的新理论。“公共新闻之父”纽约大学杰伊·罗森这样讲述“公共新闻”“:新闻记者不应该仅是报道新闻,他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大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公共新闻”一经提出,很快被澳大利亚等国的新闻媒介引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推行开来。把“公…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是一种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形式,服务对象主要是普通社会大众,因此,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其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和贴近性,报道角度也多以平民化和从众化风格出现。然而,由于民生新闻这种与生俱来的民本情愫,致使一些新闻人在制作民生新闻时,错把民生新闻当成对大众好奇心的迎合及争取受众关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郝星 《新闻前哨》2014,(8):19-19
纸媒新闻又称为文本新闻,主要是将大众所关注的内容以报纸的形式传递出来[1].并且,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体系中,纸媒新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纸媒新闻的可视化则不仅仅只以文字的形式传播给大众,更多的是对新闻进行图像化处理,以此传递给大众,冲击大众的视觉感观,使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更具实效性与科学性.鉴于此,本课题对“新时代下纸媒可视化”进行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发端于都市类报纸、成就于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概念。这类新闻的特点是媒体往往以大众代言人的身份,或以大众一分子的角色,介入或报道新闻,从题材到叙述风格,都绝对地走平民化道路。“百姓生活无小事”,一段时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一批电视新闻节目将民生新闻做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3.
会议新闻作为时政新闻的重要形式,在新闻报道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做活做软会议新闻,让会议新闻必看好看,是加快县(市)报向以县域为中心的区域都市报转型、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必然选择。最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9家县(市)报有关负责同志和编辑一起,研究如何从“大众情怀、百姓视角”入手,软化会议报道,把会议报道做活、做生动,使领导满意、群众爱看。他们就改进会议报道的报道理念、报道方式,以及如何把握题材、选择角度等,交流了各自的做法和经验。现将各报交流的要点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新认识新闻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评论的特点需要根据发展了的新闻评论实践进行重新认识。把新闻性、政治性和指导性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不合适的。新闻评论有五大特点 :以新闻事实为依托、时效性、思想性、论理性和大众性。  相似文献   

15.
<正>民生新闻以社会大众为视觉,从社会大众的需求出发,把社会大众的身边事作为报道的支点,以"平民化、主人翁、贴近性、服务性、低视觉、广参与"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采用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是大众发表意见、表达观点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好的新闻评论往往是离大众最近的评论,它能够找准大众诉求、满足大众表达、争取大众认同、激发大众思考,只有如此,新闻评论才能有效提升它的影响力,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5月12日,8.0级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哪里灾情严重,哪里就有大众报人的身影;哪里有新闻需要报道,哪里就是大众报人的战场。大众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先后派出52名记者奔赴抗震救灾报道一线,刊发抗震救灾相关稿件、图片16500余篇(幅),版面近3000个,赢得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6月17日,大众报业集团抗震救灾一线记者报告会在山东新闻大厦隆重举行,7位一线记者代表讲述了他们赴灾区采访的经历和体会。本刊特将报告内容予以摘编,并向所有在抗震救灾一线奋战过的同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自我传播的时代,专业的新闻生产机构并不会消失。它们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挑选并加工新闻,但报道的议程、框架甚至内容不再仅仅由专业媒体决定,公众已参与到整个新闻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由专业人士与一般公众合作的公民新闻生产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新闻不再是过去那种完整的封闭作品,而是不断接受验证、质疑与补充的开放系统。然而,传统的新闻教育遵循以大众媒介组织为核心的企业化训练模式,并未为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市民话语的体现,包含着大众情怀,报道中应该体现出"人情味",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帮助,体现出温暖。民生新闻采编人员常自嘲为"新闻民工"。一来接触的主要人群都是民工、普通市民、有难题需要解决的城市家庭或者农村大众,以平民的视角、白描的手法进行报道,使其产生共鸣并与栏目形成心灵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当中国证券市场进入大众投资时代,股市新闻也日益成为主流新闻。有别于财经类的股市报道或专栏节目,新闻尤其是要闻的股市报道,应该有自己的坚定主张、自己的明晰定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