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目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娱乐新闻中,我们看到最多的都是与"明星"或者"名人"有关的新闻,比如名人官司、明星绯闻等.笔者注意到,从90年代中期开始,绯闻新闻开始斩露头角,到了近两三年,绯闻新闻俨然已成了娱乐新闻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娱乐新闻中,我们看到最多的都是与“明星“或者“名人“有关的新闻,比如名人官司、明星绯闻等.笔者注意到,从90年代中期开始,绯闻新闻开始斩露头角,到了近两三年,绯闻新闻俨然已成了娱乐新闻的主角.……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隐性采访",即通常所说的"暗访",或者称之为"隐蔽式采访",是指"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我国新闻史上最早出现的隐性采访是在20世纪20年代,这种采访形式被媒体和受众接受、并开始广泛应用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2年,央视播出关于在河北省假药市场的  相似文献   

4.
桂渝芳 《青年记者》2012,(30):17-18
媒体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总是以特定的方式反映、体现着一定社会整体的文化价值观念或者文化精神。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相关研究中,就已经坚定地认为"新闻是依据一定的文化构建的"。一定的新闻文化  相似文献   

5.
李鹏举 《新闻传播》2013,(6):178+180
相比90年代初一家人晚7点准时伴随着《新闻联播》的开场音乐开饭的"规规矩矩"来说,目前对于新闻的定义或者获取渠道,都被一定程度上的广义化了。今天我们不否认范长江先生对于新闻的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周围的新闻数量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貌似多了起来。这些大多数来自社交网络的新闻,其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王瑞强  康正 《今传媒》2007,(12):11-13
至今,中国教科书对于新闻的定义依然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人和事",这致使成长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都市生活类报纸,在近20多年的新闻实践和探索中,仍然经意不经意把历史类新闻题材忽略,或者根本提不起兴趣.综观近年国内都市报纸对于历史题材的新闻挖掘和运作,鲜有突破,偶有策划虽涉及历史题材,也往往沦为意识形态较强的"样板戏",实与新闻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7.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抢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促使大量偏离传统新闻学的坏新闻的涌现:不核实、不准确、不公正、猜测、低级趣味.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冷战年代,政治新闻本身可能就是某种公共娱乐的源泉,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更多地强调个人发展、个人享受和个人娱乐,人们的兴趣正在远离政治和公共事务.今天,媒体产业越发达,公众越是星星点点地获取新闻:早上起床听广播、上班路上听交通台、晚上吃饭前看晚报或睡觉前看晚间新闻;或者在等汽车乘地铁时匆忙地浏览一下报纸;或者上班时偷空上网浏览一下新闻网页.他们最多看一下新闻标题、新闻,他们关注的新闻更多是股票行情、体育新闻、明星逸事、交通新闻和天气预报.为了留住受众,越来越多的电台电视台办了脱口秀节目,把新闻当成娱乐节目来讲述,新闻、事实、传言、个人言论、甚至虚构的故事混杂一块,受众难辨真伪.这样商业化了的新闻学正在改变公众的胃口,传统的公共精神新闻学正在让位于金钱驱动的商业化了的新闻学.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报纸消亡了”、“拯救新闻”等声音不绝于耳的时代。 很多报纸纷纷在自己的网站上实行收费阅渎制度,或者在其他电子终端媒体上进行在线收费订阅。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线新闻收费就曾有过失败的记录。2000年美国新经济危机爆发后,  相似文献   

9.
公民共享新闻(citizen participatory joumalism)也称为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指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他们或者是现场的目击证人,通过现代科技。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直接传送给大众媒体:或者自己创办小众媒介(网站、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在《草根媒体》一书中,Dan Gillmor将其定义为公民共享新闻报道,就是“公民个体或群体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或信息的行为,旨在提供一个民主社会需要的独立、可信、准确、广泛及其他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娱乐新闻中,我们看到最多的都是与“明星”或者“名人”有关的新闻,比如名人官司、明星绯闻等。笔者注意到,从90年代中期开始,绯闻新闻开始斩露头角,到了近两三年,绯闻新闻俨然已成了娱乐新闻的主角。因为绯闻是可以跨领域的,而且每个人——包括大牌明星在内,都有私人的感情生活。出于人性窥视的本能,加上娱乐新闻的推波助澜,绯闻新闻也开始在体育新闻、时政新闻中大量出现。当然,它的产生基础是名人效应。从某利意义上讲,绯闻新闻已成为媒体和明星的  相似文献   

11.
据2005年9月8日《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民王先生发现一篇“著名”的假新闻《钱被风刮跑以后》被收录进他女儿的小学语文课本里。上个世纪80年代这篇假新闻曾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好新闻,但是到90年代以后这篇新闻就被认定为假新闻,后来作者也作了检讨。这件事情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对于假新闻,很多人都深恶痛绝,包括绝大多数新闻单位的编辑。而且,新闻主管部门也在颁布一些相关法规,加强对新闻界的管理。比如,去年的《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就对如何防范假新闻有明确规定。然而,大量不负责任的“自由撰稿人”的存在,或者个别别…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丰富多彩、急剧变化的时代,作为客观反映时代和事件的新闻工作来说,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即新闻人的笔触赶不上事物变化发展的速度,或者当记者尚未来得及对一件事情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时,相关事态的新情况又摆在了眼前.新闻,永远像赶不完的潮水滚滚而来,一个事件、一段故事,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大多会呈现出前后关联紧密、内在联系众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戴邦同志最近在《经济信息》上撰文认为,新闻、信息是新闻报刊的主体,信息是新闻的重要来源:新闻是对信息的挑选。文章说,信息一定要迅速、准确、真实,否则.或者失效,或者减少经济  相似文献   

14.
“缺憾新闻”不容忽视“缺憾新闻”,这是我从一些记者的新闻报道中发现的。我之所以称其为“缺憾新闻”,是由于这种新闻使人看(或者听)过之后因其某种匮缺而遗憾——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该讲的没有讲或者没有讲清楚,受众想知道的没有说或者没有说明白,给人一个不明不白的疙瘩,使人憋得慌,闷得慌,甚或对其新闻的可信  相似文献   

15.
生存状态新闻理念──从东视新闻说开去杨靖引言如果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是中国新闻媒介逐渐复苏,开始走上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阶段的话,那么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90年代的今天,我们的新闻传播业则显露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市场机制的引入导致了新闻传播行为的...  相似文献   

16.
特色是媒体的生命力.媒体特色越突出,新闻魅力越显现.没有特色的媒体,或者碌碌无为,或者在竞争中被淘汰.但媒体的特色在哪?转载或者抄袭,或者靠二手材料整理出来的东西显然没味道,原创的新闻才最有"味"!从大众报业集团近两年来搞的原创新闻大赛的效果来看,媒体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原创性上:"原创新闻"提升着各家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就半岛都市报来说,大量原创新闻的涌现,使得报纸更有看头了,更有影响力了,更受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社会新闻在地方党报上迎来“黄金时代”还是近几年的事。然而,当大量社会新闻昂首阔步走上版面时,也带来了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即囿于传统的新闻操作办法,社会新闻的价值往往不能恰如其分地得到表现,或者以处理经济新闻的方法,“软”新闻“硬”做,埋没了新闻事实的社会性;或者单纯追求“卖点”。  相似文献   

18.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内学界对新闻价值的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对新闻价值的研究恢复,打破了新闻价值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认识局限,在对西方新闻价值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闻价值的一系列研究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学界对新闻价值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价值的概念入手,认为新闻价值是一个体现关系的概念。进入21世纪,对新闻价值的研究层面也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颇具争议的新闻写作方法,新新闻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消失之后,90年代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本文简要介绍新新闻主义的含义及其争端,重点表达笔者对新新闻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制作标题,是一项艰苦的思想劳动,这里面大有学问。我们在制作标题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要捉住“新闻眼”。所谓“新闻眼”,就是指一篇新闻报道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它或者是最新鲜的,或者是最重要的,或者是鲜为人知的,或者是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如果捉住了“新闻眼”,标题就有了新闻性,就能吸引读者。试举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