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符逸公偶尔翻翻日历,竟发觉自己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真能不惑吗?迷惑、困惑与诱惑,此为人生斯世三大惑;而走出惑圈,是古来圣贤共同的愿望与要求。孔夫子说得明白“四十而不惑”,这是他对自己、对别人的勉励,也同时提出了一个人生准则,便是:人生驶过四十个...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要抓住根本任务进行综合治理江苏/孙宏杰教了40多年语文,早已过了“不惑”之期,可是在语文教学中依然有不少的“惑”。40多年的教学生涯,可以说就是不断的解“惑”的过程。但往往是原先的“惑”还没有完全解开,新的“惑”又接踵而至。语文教学的确太玄乎...  相似文献   

3.
我虽然迈入了“不惑”之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也快二十个春秋了,而这些年,我都是在不断地解惑中过来的,但新的更难解的“惑”又总是接踵而至,因此,我自知离“不惑”的境界差得还很远很远。我学文,带点偶然性。进入高三,学校准备文理分科。我那时虽然爱好文学,但对理科也有点割舍不下,便写个条子问一个非常要好的同窗:“你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认识历程有某种阶段性。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概括为:“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瑜矩”。但孔子说的是自己的人生认识历程和思想境界的几次飞跃,并非天下所有人。将圣人的标准套用于普通人,必然产生许多苦恼和错觉。因为大多数人不仅“三十未立”,甚至一辈子也“未立”,更谈不上“从心所欲,不瑜矩”。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才能既以圣人为楷模,终生孜孜以求,又不盲目乐观,自以为是。笔者最近遇到两个教育界同仁,他们都年过“不惑”,但又声称如今是“④十而惑…  相似文献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年过四十,不是不惑,而是生命中的惑越来越多。在此,我抛给大家几十个困惑的问题,会不会有其中的一两个问题能引发您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6.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教师的任务仍然如此。但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之间的关系,却有着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教师讲课应着眼于“传道”、“授业”,有的主张应着重于“解惑”。着眼点不同,备课时的指导思想,教材处理、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的考虑等也就各不相同,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探讨。我主张教师讲课应着眼于“解惑”。在“解惑”中“传道”,在“解惑”中“授业”。也就是说,教师讲课应针对学生实际,生“惑”的,教师就“解”;学生“不惑”的,教师就不必  相似文献   

7.
正著名有机化学家邢其毅老先生曾经说过:"有的东西看上去很难,但要试,不要害怕,这才是研究精神"。其实,科研如此,生活中不少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平时,人们往往会遇到许多咋看起来令人一头雾水一筹莫展的问题,此时,倘若你能不为事物表象所惑,敢于尝试,往往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不惑于表象,敢于尝试,有时会收获开创性的喜悦。最早生长于南美洲的番茄,不知多少万年以来,又不知有多少万人都被它娇艳的表象所惑,而把它当作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中,经常可以学到一些年龄的称谓,颇有趣味,现辑录一些简介如下。弱冠:指20岁的人。《咏史》:“弱冠弄柔翰,卓观群书。”而立:指30岁的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不惑:指40岁左右的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艾老:指50岁以上的老人。《盐铁论》:“五十以上曰艾老,杖于家,不从力役。”花甲:古代天干和地支的纪年法,指60岁的老人。范成大云:“行年六十旧历日,汗脚尺三新杖藜。祝我剩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  相似文献   

9.
何为“魅”?《说文解字》云:“魅,鬼魅.”与“鬼魅”相关的有一成语,叫“魑魅魍魉”;其中的“魑魅”,指的是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妖怪.显然,“魅”是鬼,是一类坏东西. “魅”而使人生“惑”,谓之“魅惑”.为“魅”所“惑”者之因由情形又各有不同.有完全“被”动者,有主动“投怀送抱”者;有“惑”而自乐、不愿“与外人道”者,更有先自惑进而大肆惑人者.前者甘苦自尝,与人无涉,倒也无甚大过,后者广布谬种且不遗余力,其祸害则莫大焉.  相似文献   

10.
思想分析是指用逻辑的方法对人因思想而造成的“惑”进行治疗的活动。心灵痛苦与认知冲突相关,这样的冲突会以多种形式出现,因而人们的“惑”能够通过消除认知冲突而得到消除。纯粹中立的逻辑分析是消除惑的方法之一。“分析即是治疗”构成是思想分析的教义。之所以分析能够治疗,是因为逻辑在每个人的心中。通过言语交流,思想分析师能够通达他人的心灵、帮助有惑的人思想清晰。  相似文献   

11.
伤逝     
亦舟 《语文新圃》2009,(9):39-39
人到中年,原以为真的会像圣人说的那样——不惑:所以对进入中年蛮渴望,也很是期待。没想到,进了中年门,日子越过越让人“惑”得厉害。我向来不太相信所谓的“期待越多失去越多”的。生活最终让你不得不从头到脚地想想,我们一直相信的或坚持的,在现实中到底有多少是颠扑不破的。回过头来.还是一句老话:过着才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2.
一、“耳顺”与“从心”《论语·为政》(以下凡只注篇名的,都出自《论语》)有这么一段记载: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通常都是如此的标点法。其中“耳顺”一词,经学家如郑玄,注为“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论语注疏》,但前已言“四十而不惑”,既云不惑,必已深明事理,明辨是非,,何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在同苏联作家的一次谈话中,提到一个十分有趣而又令人大惑莫解的视觉现象。他说,你们从人群旁边走过时,不会对每一个人都很注意。“你们看见无数的人,但是有两三个人不知为什么引起了你们注意。你们的记忆就把这些特征纪下来。”面对一群生活形象,有的瞬即引起审美主体的心理效应,被摄入记忆之中;而有的则被审美视觉拒之门外了。这种怪现象我们阅读作品时也经常碰到。  相似文献   

14.
赵平 《语文天地》2012,(4):30-31
语文教学面临很多困惑,择其二:“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根据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很多考生失利的情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相关问题,真正希望在不断反思中能尽可能明确语文教学的走向。《师说》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笔者从教十载,的确在教学...  相似文献   

15.
对韩愈的名篇《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段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的解释,各家却有不同的意见。1998年6月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把“句读之不知”一句解释为“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而把“或师焉,或不焉”一句解释为“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这里把“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当作结构助词,翻译为“的”(一般是不翻译的)。2000年11月版和2003年12月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对此句的解释则改为“不通…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09,(19):16-16
课堂上,我和一群女学生在摇头晃脑地背《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时,一位女生忽地站起来,“老师,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不惑?”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能随口回应一句,“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对“不惑”的问题,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相似文献   

17.
罗才军 《教师博览》2022,(26):77-78
<正>在中国的语境里,不惑是年龄的代名词,四十不惑、年届不惑、不惑之年,诸如此类。典出《论语》,孔子自述其学习和修为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那里,年届不惑,是有了足够的生命阅历,能从此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相似文献   

18.
因了自己先天的感官,我分分秒秒地感觉到生命“形而下”的存在,是一个血肉的形骸,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因了自我后天的思辩我也时时刻刻地迷惘于生命“形而上”的意义,是一种无奈的演绎,虚度年华。虽说业已忝列不惑之列那份“惑”反而与日俱增。叱咤风云名垂青史之伟人自不敢望其项背,而苟且岁月打发日子还是于心不甘。便一次又一次激励生命之原动力,在生活的大海里扬起一叶小小的风帆——  相似文献   

19.
《师说》一文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教材对“或师焉,或不焉”作了如下解释:“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有一句话:“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其中的“藉”字,初中语文课本未标出它的读音,有的教师讲课时随口念成了“j픓藉”的意思是“以……为垫”,“相藉”即“相互垫压着”,而平常所记之“藉”并无此义。心存疑窦,遂翻辞书以解其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