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让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屡创新高度,为青少年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资源与契机。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在价值目标、育人模式和精神核心等方面存在紧密关联和契合性,可以成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与新兴生长点。在现实实践中,志愿服务是国家政策支持并倡导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途径与载体,能化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理想与现实脱节的困境难题,可以促进青少年劳动价值观与劳动品格的正向养成。以志愿服务创新青少年劳动教育应当激发志愿服务内在动力,深化劳动道德素养涵育与价值引领;依托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实现劳动教育意涵扩容与提质增色;协调志愿服务资源整合,构建劳动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助力劳动教育常态化与长效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具有立德、启智、强体、育美的作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劳动精神的培养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彰显了新时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态度,新时代中国青少年要成大才、担大任,就必须弘扬和培育劳动精神。2020年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同时提到在教材中纳入歌颂劳动者的选文。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首次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在课程性质的论述中,对劳动、劳动教育、劳动课程做了界定,即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青少年劳动教育思想既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劳动理念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创新,也是解决特定时期青少年升学和就业问题的实践创新。以青少年劳动平等观、实践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刘少奇青少年劳动教育思想在破解时代难题和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劳动观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梳理刘少奇青少年劳动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和推进青少年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系统、完整的义务教育阶段生产劳动课程内容体系对明确劳动课程育人指向、完善劳动课程体系以及丰富劳动课程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义务教育阶段生产劳动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劳结合理论,从当前生产劳动课程开展的现状出发,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遵从价值取向的统一性原则和内容结构的多样性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生产劳动课程内容体系既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形成,也重视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包括“爱劳动的教育”和“会劳动的教育”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赵丽霞 《天津教育》2022,(19):20-21
<正>一、研究背景2020年12月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同年12月,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印发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明确提出“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与现行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整合实施,劳动教育必修课时每周不少于1课时”,积极推进全市中小学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课程是落实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人类一切美好的品德,都直接或间接同劳动相联系。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使人的精神得到充实劳动能培养我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品德,能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能磨练人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激发求知欲和创造精神。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努力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才能使自己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学生适当参加生产劳动,有助于促进其体力、智力、品德等诸方面的全…  相似文献   

9.
端正教育思想,不能不涉及劳动教育问题。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也不能忽视劳动教育问题。劳动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目标、办学原则、与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全面发展密切相关。时代在发展实践在推进,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对劳动教育问题重新进行认真研究,来一个再认识。为此,本文就新时期如何认识劳动教育,看待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弘扬劳动精神,学生从小应当崇尚和尊重劳动,并参与一定数量的劳动。劳动教育上升到新的高度,成为国家“五育并举”方针之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致力于改造教育、服务民众,建立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做”是基础,“教”和“学”是做的延伸,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在做的过程中去教、去学,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做”换言之就是劳动,劳动教育思想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劳动教育成为国家“五育并举”基本方针的背景下,梳理陶行知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为中学历史乡土史教学提供了诸多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有其特定的教育意义。劳动能强身,劳动可健体,劳动能磨练人的意志。在今天物质较为丰盈、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目渐突显的时代,强调自立精神,并通过劳动来培养青少年一代的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劳动是培养学生自立意识的最佳途径,也是锻炼人格的有效方式。现在青少年生活在长辈的服务之中,想劳动但是却没有劳动的机会,缺乏劳动的体验,学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做为学校,我们要利用好劳技课,为他们补上这一课,给他们创造劳动的机会,教会学生劳动,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辛苦,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能够对社会主义发展以及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针对青少年,正确的劳动教育能够使其获得劳动精神、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对生产技术知识有着充分的认知和了解,能够熟练的应用及掌握劳动和生活技能,对于幸福感的育人活动能够促进青少年在劳动创造中勇敢追求。通过对新时代下,高中劳动教育在县城中的整体教育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为高中生的后续劳动教育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课程育人与劳动教育相互融合,解决好劳动教育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劳动品质,涵养劳动精神,提高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4.
张妮 《知识文库》2023,(18):5-8
<正>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正式纳入大中小学教育的历史较短,对于教材、教法等都仍在探索中,急需扩充劳动教育可运用的素材和资源。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和承载了大量劳动相关的故事与精神,戏曲本身也是一种体验感极强的劳动创造。本文从戏曲文本、表演、本体等方面,依照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分类对多剧种的优秀剧目进行了查找、筛选和整理,以扩充劳动教育资源,促进中国优秀戏曲传统文化的传播。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处于最容易接受外界影响的年龄期,劳动教育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近年来,苏联普通教育学校不断增加劳动教学时数,例如1985/86学年2—11年级的劳动教学时数已增加到1200小时,高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教学大纲有20多个。苏共认为,与道德教育一样,劳动教育是青少年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与和谐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问题是苏联历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卡连柯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进步,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他还认为学校是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是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辅助。在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启示下,我国学校及家长应该重视青少年及儿童的劳动教育,并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周爽 《辽宁教育》2022,(17):31-34
提升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核心任务。劳动素养即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劳动课程任务群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载体,劳动课程之“新”在于内容要求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素养表现具有有序进阶性,活动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需要协同与创新,即家庭协同与社会协同,依托任务群创新。  相似文献   

18.
林晓琳 《知识文库》2023,(8):113-116
<正>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五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应坚持多学科融合理念,在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劳动专题教育实践中实施多学科融合教育,落实三个层次的中职劳动教育目标,培养正确劳动观,提高劳动技能,感受职业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就是劳动教育,同时在小学和中学时期也是养成劳动精神,学习劳动精神的重要阶段。但是我国劳动教育在社会中、学校中、家庭中并没有得到关注和重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被迅速弱化。因此,本文分析了劳动教育与 STEM 教育进行融合的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当代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对青少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然面临劳动教育课程的定位存在片面性、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方式存在单一性、劳动教育主体环境缺乏多元性、劳动教育缺少政策倒逼机制等现实困境.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创新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方式、构建课程化基础上的协同育人格局、健全劳动教育课程长效育人机制等,从而切实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