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中《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第三课教学的落脚点,在这一教学内容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难点问题。有些学生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与其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在今天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家鼓励消费的背景下,再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好像不合时宜,因此在理解和接受这一原则时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教学只有突破这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认知 :1 知道有关节俭的格言、故事。2 懂得节俭光荣、浪费可耻 ,要珍惜劳动成果。情感 :以节俭为荣 ,以浪费为耻。行为 :能自觉爱惜劳动成果 ,生活节俭 ,不浪费钱物。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节俭光荣 ,浪费可耻的道理。三、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爱惜劳动成果 ,不比吃穿 ,不浪费钱物 ,养成节俭的习惯。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略 )评 :通过社会生活实际中的典型事例 ,引出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 ,自然地导入学习。(二 )合作学习 ,明白道理师 :先听课…  相似文献   

3.
一、见微知著,再现学生价值观培养失衡现象 [课例回放]教学九年级“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当学生列举了古代勤俭节约的典故后,教师又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个真实案例一——某高校餐厅保洁员为了提醒学生节约粮食,每天吃学生剩饭,以启发学生躬省自身,对浪费行为产生愧疚之心。没想到,事例一呈现,  相似文献   

4.
谢元辉 《湖南教育》2003,(21):54-54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纵观现在的中小学生,浪费现象令人堪忧。中午吃饭的时候,随便到一所中学的食堂去看一看,饭桌上洒得尽是白花花的大米饭。学生甚至以浪费为“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节俭教育的缺失。那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呢?首先,节俭教育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小处着眼。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是一个消费者,要量力而行,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比如告诫学生吃饭时能吃多少就买多少。从小处着眼进行节俭教育,让学生慢慢养成节俭的习惯。其次,老师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时…  相似文献   

5.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发扬优良传统、构建和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本身是消费行业,但是消费不能浪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校园文化中不能缺失。因此,从校长到师生员工都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这是毋庸置疑而必须坚持的。同时,根据我这些年当校长的体会,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要从小处着手,聚沙成塔;更要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所在。造成浪费的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6.
开展关于节约能源的搜查。近年来,全国能源紧张,许多地方经常出现停电、断水现象、给人们生活和生产造成极大影响,但同时浪费现象却严重存在。为从小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学校组织开展了一次“能源浪费现象大搜查”活动,要求同学们调查身边有哪些浪费现象,并找出合理办法,制止浪费,由于该活动贴近孩子生活又简单易行,因此,孩子们参与热情很高,都积极地展开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正【活动背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小学生的节约意识较差,他们不懂得节约用钱,不懂得节约水电、粮食、学习用品等。在校园里,学生浪费粮食、水电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从而自觉地养成勤俭节俭的好习惯呢?于是,我组织开展了此次主题班会。【活动目标】1.能够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节约意识明显增强。2.懂得勤俭节约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相似文献   

8.
乔娟 《江苏教育》2022,(95):60-61+75
<正>一、教育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挑食、浪费现象严重。基于此,我设计并开展了此节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勤俭节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有人类以来它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与发展。再富的豪门也要教育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老百姓更是把勤俭节约当成了传家之宝,一种美德佳话。勤俭节约也是世界性的话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人类享受到了高品位的现代生活。对于学生勤俭节约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在平时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一、不节约现象,每天都在校园内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大量奢侈浪费的现象和风气,已经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育时机浪费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幼儿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今天,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浪费现象依然随处可见。在这些浪费现象中,有教育经费的浪费,有教育人力资源的浪费,有教育时间的浪费,也有教育时机的浪费,还有教育空间的浪费,等等。其中,有些浪费现象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之中,是由社会意识、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造成的;有些浪费现象存在于幼儿教育过程之中,是由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意识、观念及技能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本文主要讨论幼儿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教育时机的浪费现象。一、为什么要讨论幼儿教育时机浪费的问题所谓幼儿教育时机是指有可能达成设定的或相…  相似文献   

11.
<正>"厉行勤俭节约"绝不是放在口头上,要"全面纳入课堂教学",落实在具体实践中、体现于日常学习生活中,才能引导广大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让学生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一方面给孩子宣讲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从小树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树立孩子的节俭意识,必须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入手,改变孩子错误的思想观念,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相似文献   

12.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八荣八耻“七字歌谣”中也说道:“勤俭节约不能忘,铺张浪费要摒弃。”可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要说:“数学解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该浪费的就得浪费。”下面,通过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余涛  陈永玲 《科学课》2009,(1):38-39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综合探究活动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日记,回顾生活中关于采光的问题,分组开始了对采光设计的研究,制定了研究计划。本课则是在前一节课实验计划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行动,探索采光不足的原因,并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4.
学生营养餐的实施,使农村学生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学生营养餐的浪费现象也不断涌现。为了避免营养餐的浪费,让学生吃得有营养,吃得更健康,学生营养餐的管理需要科学有效,消除浪费现象,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这是目前营养餐管理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漫游语文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也是进入课程改革后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课。从教材的编写意图看.是要让学生通过这次学习活动,认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明确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本节课拟通过学生从探究自己名字的来历、寓意等入手。延伸至探究名人的名字的寓意。让学生清楚地明确语文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人名的艺术魅力,受到一次人名美学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那什么是浪费呢?一般来说,浪费是指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本文力求从使用价值角度对浪费作简单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阐述了《数学分析》课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一系列问题,以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石惠英 《贵州教育》2012,(16):42-43
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中的第二课题《花草树木点头笑》。本单元讲的是我们全人类都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生态意识,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本课则是让学生感受花草树木除了能美化人类生活,还能为我们提供资源,改善我们的生活,意识到人类离不开花草树木的事实,让儿童在感受环境美好的同时,提升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9.
马雪纯 《江苏教育》2022,(95):64-65
<正>一、教育背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倡在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要求“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五年级的孩子虽有了一定的节约意识,但未能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他们大多没有直接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庄稼也没见过,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品德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第四册《做事不拖拉》一课为例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