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立春和雨水     
现代社会里保留着很多古代文化。它们有些具备具体的形态,如长城、颐和园等,我们称之为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则没有具体的形态,比如一些口头语言、音乐、艺术等,我们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各国、各民族的人类优秀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世界高度肯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怎么可以不去了解?从这一期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凝聚了古人智慧的“二十四节气”吧。  相似文献   

2.
<正>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季节、物候的记录,是人们在生活中经过不断探索与发现,总结出的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和季节特征,主要用于指导人们的劳动生产与生活。二十四节气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被誉为“时间里的中国智慧”,2016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录。教育传递文化,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确实激发了国人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很多幼儿园也纷纷尝试将其引入课程中,旨在让幼儿体验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潜藏的教育资源(歌谣、谚语、书画、工艺品等)、丰富多彩的节令活动以及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也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将“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的活动相结合,对构建具有可行性、可推广性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二十四节气背景下食育课程的由来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尊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二十四节气"作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可将生物学科教学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重庆市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二十四节气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丰富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学校教育的内涵,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在感知、领悟、践行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观察、思考、实践运用的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高职生承载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大任务,大学校园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建立终生学习习惯有着重要影响。而植物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植物也是学生可以每天亲密接触的生命。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植物不同的节气表现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王莹 《天津教育》2022,(1):53-54
<正>二十四节气在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能当选世界文化遗产,可见它的文化价值非同一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文化,以此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激发民族自豪感。因此,将二十四节气作为载体融入到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认识二十四节气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建立节气规律的,还凸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双创”即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努力实现“双创”。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是舞蹈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的重要命题。文章立足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从其前期准备、内容立意、形式创造三个方面阐释“双创”理念下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创作高质量的舞蹈作品提供参考,也为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民间与专业、东方与西方的借鉴与融合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二十四节气”作为古老中国的文化血脉之一,以其道法自然的先人智慧和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童乐幼教人”。2019年,幼儿园成立了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研发团队,将“节气”的运动保健、科学知识、时令文化、传统艺术等有机地融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植入幼儿生活、运动、学习、游戏,围绕幼儿发展的核心经验,编撰《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教师参考用书》,开启了探索节气课程、传承优秀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夺目,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历史沉淀性浓厚和广泛、突出代表性很强的民间文化遗产,有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等美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目前,国家采用“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共有3223个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事业如何得到可持续性保护与传承发展成为一个郑重而伟大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2.
《福建教育》2022,(3):4-5
<正>编者按:“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等各领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  相似文献   

13.
钱仕刚 《贵州教育》2023,(13):39-42
学校教育须践行文化传承之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不朽的文化价值。本文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塘火龙”为例,探索将地方性非物质文化融入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路径和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美术学习效果,提升初中生审美素养,进而促进地方性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丰富幼儿教育资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包括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增强传承意识;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包括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节日活动,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等。  相似文献   

15.
《滨州学院学报》2020,(3):93-96
高校图书馆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高校中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利用文献信息服务优势创建非物质文化特色馆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氛围、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为高校人才成长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其保护过程必须做到系统科学,有的放矢。对文学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作性保护,既能使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活态性,从而得到有效地传承,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灾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文以“鸿茅药酒事件”为例,指出个别经营者利用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间医药的信任进行欺诈,这是“文化遗产燕”背景下新生的一种虚假宣传手法,在当前社会“文化遗产热”的情况下,公众应当树立科学正确的文化遗产观,防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界定、保护主体的职能划分与保护的几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界定的四个基本点,提出了具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职能区分及实现良性互动的方式,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梳理为三个层次,指出保护的最高层次是培育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土壤,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化遗产是指教育领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称。教育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教育文物;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教育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教育表现形式。教育文化遗产是中国教育文明在传承中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记忆的实证,是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创造力,凝结着这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