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琼 《大学教育》2023,(23):122-124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彰显思政课的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深、讲透、讲活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有效途径。讲好思政课的道理,基础在讲深,讲深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前提,把道理讲深才能以理服人;重点在讲透,讲透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根本,把道理讲透才能以理启人;要点在讲活,讲活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关键,把道理讲活才能以理感人。讲好思政课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道理触动青年学生的心灵,实现铸魂育人的效果,是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深、讲透、讲活”的要求,为思政课教师讲好马克思主义道理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讲深刻要求思政课教师深学理论、深悟教材、深究学生;讲透彻要求思政课教师学理彻底、理论对症、活用素材;讲鲜活要求思政课教师讲出理论精气神,激活理论创新使命感,激活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只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面临不少现实挑战,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可以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强化师生互融共促、善用思政育人资源、重视教学内容形式等,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讲好道理是高职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讲好道理根在“准”,依据统编教材把道理讲准;讲好道理重在“深”,要紧跟时代脉搏把道理讲深;讲好道理贵在“透”,要运用逻辑思维把道理讲透;讲好道理成于“活”,要结合社会现实把道理讲活;讲好道理立于“实”,要贴近学生实际把道理讲实。把这五个向度有机统一起来,是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讲好道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的本质在于讲道理,而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回答学生关切和疑惑问题,做到以透彻的理论让学生信服,用真挚的情感提升课堂实效性。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基本逻辑就是要加强学术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实现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备课的关键。教学设计的提升,要以“讲深、讲透、讲活”为着力点。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好科研,挖透教材,找准目标和重难点,将道理“讲深”;要设计好课堂导入、教学逻辑、教学案例、教学评价等环节,将道理“讲透”;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空、教学话语等方面进行创新,将道理“讲活”。在守正创新中立德树人,做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并要求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科学把握这门课程的本质,是提高这门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前提。优化高校思政课“讲道理”本质,需要在教师队伍素养、课堂教学深透活、内容手段方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述,必须把握讲好思政课的三个明确要求:讲深、讲透、讲活。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讲深思政课道理的前提;阐明思政课的政治性、学理性和现实性是讲透思政课道理的关键;创新思政课话语体系、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是讲活思政课道理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也是思政课守正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理直气壮办好高校思政课,必须全面系统把握讲深、讲透、讲活道理的“势”“道”“术”,切实做到“审势”“明道”“优术”有机统一,既要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道理的历史大势与现实境遇,构筑新时代高校思政治课讲道理的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也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还要创新教学样式,争当思政“大先生”,善用“大思政课”,发挥协同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要“讲深、讲透、讲活”。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论自信、坚定教育信心,才能把“道”的“理“”讲深”;只有坚持“吃透”学生、夯实理论功底、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把“道”的“理“”讲透”;只有拥有广阔视野、建好网络平台、强化人格力量,才能把“道”的“理”“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心教”,学生才会“用心悟”,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说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工作方法,也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以“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提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说理要求。思政课如何说理并实现这一要求,可以从情、理、对象三重向度进行深入探讨。思政课说理要创设说理生效的条件即情境与时机,把握说理的客观力量即事实与逻辑,激活说理对象的主体要素即认知、情感、意志的融会贯通,从而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地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说理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时代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教材导向什么”的价值维度、“学生需要什么”的对象维度和“运用什么手段”的路径维度统筹起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要求,需要在时代热潮中思“危”直面隐忧挑战,在他者镜像中思“退”明确角色定位,在大格局构建中思“变”找寻应对之道;进而深入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金课”方法论,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关切的精准对接来讲“深”,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引导来讲“透”,注重满足学生真实需求的多维供给来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直面挑战,勇于探索,努力讲好一门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相似文献   

13.
西柏坡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凝聚着共产党人的智慧,是新时代思政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其内涵体现在两个敢于、两个一切、两个善于、两个务必的伟大革命精神中。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政课具有必要性,从目标结果来看,弘扬西柏坡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目标一致;从传承和发扬的途径看,思政课是传承发扬西柏坡精神的主渠道、主阵地;从思政课学科发展看,西柏坡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内容拓展、方法创新、效果提升的重要教育资源。拓宽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需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历史逻辑,通过用故事讲,把西柏坡精神讲深;遵从理论逻辑,通过用数字讲,把西柏坡精神讲透;坚持实践逻辑,通过用现实讲,把西柏坡精神讲活。通过把西柏坡精神讲深、讲透、讲活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讲深就是要讲到心里去,点燃求知心、激发同理心、增强自信心,做到润物无声;讲透就是把道理讲明白,遵循应学之理、理解知识之理、接受育人之理,做到领悟通透;讲活就是要使教育易于接受,富有感染力、极具冲击力、保障说服力,做到学理悟行。这要求真正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是思政课教学的难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益实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通俗化课堂讲授、学生个性化内化吸收、师生协同化隔堂讨论三部分组成,实现了“内容为王”和“学生中心”的有机统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也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学要以“八个相统一”为引领,善用社会大课堂,充分运用社会教学资源,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讲好高职“大思政课”。文章以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专题教学组织实施为例,对在思政课教学中聚焦“以史明道”的教学主题,运用社会教学资源,实施“通·情·达·理”的教学策略,展开综合教学评价,把高职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展开探讨,以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达到育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要讲清楚道理学理哲理才能准确把握和找准思政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讲道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学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支撑,要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讲哲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需要,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道理、讲学理、讲哲理相互作用、相互交融、互相渗透,有机统一于思政课教学,才能充分发挥三者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应,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故事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承载着深厚的思政教育意蕴。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最应该讲好中国故事的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政治认同感,必须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故事”就是要用生活故事、榜样故事、典型故事、发展故事激发兴趣、传达观点、渗透价值,通过“创设情境生动讲”“巧设问题启发讲”“直面冲突理性讲”“学用结合升华讲”四大路径“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政课的风采魅力和育人效力,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9.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植根学生内心,是思政课必须担负的重大使命,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用一体化思维优化教学设计、用生活的微视角讲好大道理、用真实性学习推动素养生成等教学策略,从而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有利于讲好党的二十大包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讲好中国故事,提炼故事背后的道理,是解决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重复、衔接力不强的有效手段,对落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好中国故事,厘清中国故事背后的发展思路和整体脉络,聚焦不同学段的“理”,兼顾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小学阶段要讲活情理,做到情理交融;中学阶段要讲透事理,做到事理互通;大学阶段要讲深学理,做到学理交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