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合性试题的设问情境优化对于活化学生的思维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大多数命题者不重视试题的设问情境设计,命题时存在设问与材料情境缺乏逻辑内联、设问之间缺乏逻辑线索、思维引导缺乏递进层级性等逻辑问题。良好的设问情境应与材料情境有效融合,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2.
高效设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高中思政课堂设问的高效性,需要创设生活情境,关注设问生成性;着眼学生需要,提升设问思辨性;引导深度思考,注重设问开放性;留下思考时空,增强设问探究性;增加评价反馈,凸显设问活动。  相似文献   

3.
“逻辑与思维”模块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其在政治高考中的考查力度也在加大。其试题特征主要有三点,即在设问方式上注重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在设问结构上凸显综合性和应用性,在设问立意上聚焦核心素养、彰显育人价值。教师可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落实基本概念并构建知识体系,重视模块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创设真实情境,利用时政热点来考查核心素养,助力思政学科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面对高考新的发展方向和命题趋势,我们一方面要选择时事热点材料,创谈知识,创设新情境,培养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主观题所设情境的信息含量大,这类题型常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复习的时候要依据高考命题的理念和趋势展开,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补充新材料,关注社会时政热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掌握设问类型和不同设问类型的解题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时政热点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运用和评价有关理论和现实观点的能力。时政热点题一般由材料、设问和答题指导语构成,分值比重大、难度高,学生易失分,下面以热点材料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高考思想政治试题采取情境式、任务式命题方式。通过文字材料和图表设置情境,文字材料提供类型、属性、变化等时政素材,图表提供数据、变量、漫画等素材。选择题通过题干,明确试题要求,通过选项,提供四类可能,题干和选项构成任务,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做出理性判断。非选择题通过设问,明确试题要求,通过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7.
<正>意义类主观题是近年高考中的常规题,其鲜明特点是关注时政热点,将时政热点与所学理论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设问中一般都有"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等关键词。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做好意义类主观题要一定二审三对比。图示如下:①依据设问或材料,确定意义指向的核心内容(即设问指向)。②通过设问或材料,确定主体(即主体指向)。③确定回答问题的角度(即知识指向)。  相似文献   

8.
<正>高考政治主观试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考试中学生最怕、失分最多的依然是主观题,从教学与备考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主观题答题得分率,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主观题要得高分,需要对其四个构成要素进行深入挖掘,即对时政热点的透彻理解、对设问形式的深入剖析、对材料结构的科学划分和对答案内容的逻辑化组织。  相似文献   

9.
王德明 《考试》2014,(4):22-23
<正>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审题的关键在于设问。因此,在政治主观题审题过程中,我们阅读主观题的顺序是先看设问,后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使对试题情境的思考有一个主题。因此,要把握情境的主题需要对设问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明确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究竟需要从设问部分得到什么。通常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教材知识范围、情境材料范围以及设问模式,应该说这三个部分是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在设问部分的"三味真火"。  相似文献   

10.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要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明确主题,一以贯之;多角度选取史料,引导学生辩证理解;巧妙设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设问是教学的基本手段,成功的课堂必定有精彩的设问.本文就高中思想历史课情境式设问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力图找出基于情境背景的有效设问可供参考的类型和原则,其出发点是促进教师更有效地教,落脚点是推动学生更高效地学,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以下途径和方法:增强实验探索性;课堂教学中质疑设问,创设情境;启迪学生想象力,加强变式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3.
卷入式设问是基于学生自身的认知基础、发展需求和情感兴趣,通过优化问题呈现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卷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卷入式设问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两堂课的应用实例表明:卷入式设问是学生、知识、教师多维互动的桥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反思两节课可以看出:卷入式设问需要借助利于学生卷入学习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卷入学习的活动,从而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建构学科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故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和联系时政热点等方法巧妙导入新课,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我们需要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巧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意以下几点:体现时政性,基于学生的生活,化抽象为形象,问题在闲暇中解决。  相似文献   

16.
从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的设计来看,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情境,往往以新材料为切入点设置情境;设问,由层层递进的几个小设问组成;立意,即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素中,立意是隐在题目后面,通过设置的情境与巧妙的设问结合来体现的。其实质是出题专家把一个或几个考点(点)编成由背景材料包装下的一个个精巧的题(题),即从抽象到具体,完成一种演绎思维  相似文献   

17.
谢俊杰 《辽宁教育》2022,(17):84-88
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高考试题更加注重思维考查力度。其中逻辑思维由于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在面对复杂、创新、开放情境时表现出的思维判断、评价状况,而受到命题专家青睐,特别是在全国卷历史开放性试题中。该类题型从材料到设问,从答题要求到解题思路都全方位介入逻辑支架。然而现实中,学生答题逻辑漏洞百出,差强人意。因此笔者结合往年试题,从基础概念与知识结构、应用材料培养史证意识、择取生活素材规范思维、适度拓展逻辑学基本常识等方面搭建逻辑支架,优化学生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8.
时政情境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普遍形式,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对时政情境教学坚持"四步走"的策略:选择材料给学生"抛砖引玉"、设计问题对学生"欲擒故纵"、激烈讨论使学生"迷途知返"、总结陈词让知识建构"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9.
<正>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栏目的问题设置具有可改编性,这为教师依据具体情境改编设问提供了非常宽松的条件。笔者整理发现,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栏目的设问绝大多数为开放性设问,仅有的闭合性设问往往后面也紧跟开放性设问。这样的设问形式能让学生充分表达,更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发问与学生进行对话。然而,在具体运用中发现,教材许多设问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即使它们都服务于一节课的主题,但设问往往是针对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且问题情境设置也不连贯。如果教师不予改编地加以运用,可能会导致课堂节奏散乱,学生难以深入领悟教材重难点。因此,可以采用恰当方式对教材栏目进行改编。  相似文献   

20.
开放性试题作为新高考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题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思政学科开放性试题的主要特征是结论开放,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据把握试题立意,以情境和设问为限建构试题解答的学科模型。把握立意、设问、情境材料与答案逻辑一致性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