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官制,有职事官、散官、勋官、爵号等区别。授于有功者勋官,叫策勋,即将其官号记之于策。这种制度滥觞于南北朝,所授之官,名位虽高,但无实职,故最初只叫散官;自唐始别称为勋官。据《新唐书》卷十六《百官一》载,勋级共分十二转,每一转都各有其勋官官名及品级。一转为武骑尉(视从七品),二转为云骑尉(视正七品),三转为飞骑尉(视从六品),四转为骁骑尉(视正六品),五转为骑都尉(视从五品),六转为上  相似文献   

2.
杨建忠 《学语文》2010,(6):47-47
“策勋十二转”是《木兰诗》中的一句,现行的语文课本的注解是:“记功很多次。转,次的意思。”又说“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语文教学参考书和《古诗文选讲》之类的书本译注也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3.
现行初一语文第二册的《木兰诗》一课中,写木兰还朝,功勋卓著,用了这样一句“策勋十二转”,课下注释为:“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经查询有关资料,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欠妥,与本文不符。 “十二转”是北朝以来勋官的一个级别。勋官,是为表彰军功而设置的有虚衔而无实职的官职,这一点在《旧唐书·职官志》中已有明确记载:“勋官者,出于周齐交战之际。”公元575年,后周首先设置上拄国、上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等“勋官”十一级,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木兰诗》一课对“策勋十二转”一句作了如下注释:“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木兰诗》一课属传统教材,笔者查阅了解放以来的各种版本,这句话的注解都是一致的。其实,编者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有误的。 《木兰诗》反映的是北朝时的社会生活。查《魏书》、《南齐书》、《北史》、《周书》等史籍中有关军制史可知,西魏北周创建府兵制,籍民为兵,彻底改革了北魏以来由鲜卑部落兵为主的世兵制。武装力量分中军,州郡兵,乡兵,镇戍兵;其中中军是野战军,镇戍军是边防军,乡兵、州郡兵既是地方军又是战略预备部队。平时为农,战时携带马匹、兵器、军粮,开赴前线,或负责本  相似文献   

5.
策勋是我国封建社会帝王对臣下记功嘉奖的制度,是封建吏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策勋制度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欲至,合爵,策勋焉,礼也。”(《左传·桓公二  相似文献   

6.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是,成年以后,韩愈四处漂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逝去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作者没有赞颂死者的功德业绩,而是以真挚而深沉的情感与死者当面痛哭倾诉,有时甚至泣血带泪,委曲哀怨,感人肺腑,  相似文献   

7.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是,成年以后,韩愈四处漂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逝去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作者没有赞颂死者的功德业绩,而是以真挚而深沉的情感与死者当面痛哭倾诉,有时甚至泣血带泪,委曲哀怨,感人肺腑,令人回肠荡气。《古文观止》的选编者,在评价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说道:“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  相似文献   

8.
徐静 《辅导员》2014,(13):46-47
《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记叙了刘老师“谈残疾、写板书、放风筝”三件事,塑造了一位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追求的残疾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9.
徐静 《辅导员》2014,(Z1):46-47
正《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记叙了刘老师谈残疾、写板书、放风筝三件事,塑造了一位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追求的残疾教师形象。《理想的风筝》第五自然段: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①转,便②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③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  相似文献   

10.
再析冕服十二章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西周的冕服,其上的十二章纹饰,大多学从礼乐化的比德观论述颇多。本从史料中追寻其渊源发展过程,提出比德观之外的图腾崇拜遗制观。  相似文献   

11.
《木兰诗》里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等句中,“十二”这一数字表示多数,是一个约数,但非确指。那么,“十二”表多数见于何处呢? 《左传·哀公七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为什么古人把  相似文献   

12.
“转书”     
你会转书吗?你可能还没见过这项活动吧?这可是由我们这些没事找乐子玩的一群人发明出来的娱乐方式。在我们六年级几个班里很是流行哟。  相似文献   

13.
英雄“转”     
学校,乃各路英雄学习比拼技艺之处,笔,乃学习比拼必用之物。笔之作用,大大的!可写作,可绘画,可咬,可转,为闯荡江湖必备武器。某日,某君将其笔置于指间,轻轻一拨,一按,顿时此笔在其指间上下翻飞,周围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目瞪口呆。于是,“转笔”一词从此诞生,“转”之风狼烟四起,为各派所用。不久,大街小巷(仅限校园周围)操场教室,无处不有英雄“转”迹。有的,从小指转至食指,称“龙腾虎跃”;有的,乃双手各执一笔,同时开转,称“龙飞凤舞”,更有“三羊开泰”“四喜临门”,武功至极者,可使8支笔共置指间,同台献艺,井然有序,杂而不乱,转至旁人头…  相似文献   

14.
1.教育系统的开放性。远程教育”j传统的封闭式学校教育不同,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它的开放性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对象开放;(2)教育内容开放;(3)教育方式开放;(4)教育资源开放;(5)教育环境开放;(6)教育交流开放。 2.教育对象的社会性。 3.远程层次的丰富性。远程层次的丰富性是由它的教育系统的开放和教育对象的社会性决定的。我国目前共有三个层次学历教育(中专、大专、本科)和五个层次的非学历教育(职教。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单科结业、专业证书考试等)。 4.教育手段的媒体性。在远程教育活动中,媒体是教…  相似文献   

15.
這封來信所反映的問題十分嚴重。據我們瞭解:靈川二中還以林振文為語文科重點教師,在該校推廣‘新教學法’,工作中同樣存在著很多錯誤。希望該校領導同志認真檢查林振文的工作,並將檢查結果告訴我們。  相似文献   

16.
“金人十二”语出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句中“金人”一词,应怎样解释,语文界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意见:①铜人说。过去的选本和教材多持此说。现行中学语文课本虽未对“金人”作出解释,《教师用书》中的译文也未翻译,但认同传统解释之意则不言而喻。②铁人说。某些选本如天津古籍书店1981年出版的《文白对照古文观止》一书,  相似文献   

17.
杨顺仪 《学语文》2011,(3):61-6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选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其中有一句“琳崖转石万壑雷”,搜索网上的朗诵带子,不少朗读者读的多是“冰崖zhuan(转)石万壑雷”,就是一听学生。他们也是这样想当然地读作“zhuan石”。我们认为此句该读为“琳崖zhuan(转)石万壑雷”。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选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其中有一句砯崖转石万壑雷,搜索网上的朗诵带子,不少朗读者读的多是砯崖zhuǎn(转)石万壑雷,就  相似文献   

19.
20.
《庄子》云 :“庖人虽不治庖 ,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意思是 ,即使庖人不做饭 ,尸祝也不应该离开自己的职守 ,去代替厨师工作。后人常以“越俎代庖”比喻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去干别人经管的事情 ,颇有贬抑之意。我以为 ,越俎代庖未必不好。是褒是贬 ,是扬是抑 ,当看清对象 ,辨明是非 ,区别对待 ,断不可不分清红皂白。首先 ,当看被代者是否有治“庖”之心 ,理“庖”之德 ,掌“庖”之能。疱有勤惰之分 ,廉贪之别 ,庸能之异。倘是勤庖、廉庖、能庖 ,取而代之 ,未免有居心叵测之嫌。若是懒庖、贪庖、庸庖 ,代之何妨 ?试想 ,那懒庖也许有治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