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被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于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者从儿童的视角,将冬阳、童年、骆驼队勾画成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全文语言平实质朴而又充满童真童趣,流溢着作者对童年和故土的深切怀念,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要引导学生在体验童真童趣中提高审美、加强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童年,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童年,一次次无忧无虑的嬉戏。童年,如星般的童趣,如水般的童心,如梦般的童话……作文,就是让学生尽情地回放童趣,放飞童心,使儿童的天性得到尊重,灵性得到释放,悟性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流程]一、搜索童趣前几天,我收到中央电视台《童心回放》栏目的邀请信,邀请我们去现场当嘉宾,大家已经回去打开“童窗”,搜集到与童趣有关的材料,为上节目做好准备。今天,让同学尽情回放童趣,放飞童心。搜索第一站:翻看儿时相册“相”里寻“趣”1.播放课件(充满童趣的学生小时候照片)2.你觉得哪一张最有趣?看,…  相似文献   

3.
《童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饶有兴味的精美散文,作者在文中生动具体地再现了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作者写的这些童年乐趣,都是由观察“藐小之物”而得到的“物外之趣”。何谓“物外之趣”呢?“物外之趣”是人们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并从中得到乐趣。换言之,也就是因物而生成意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童趣》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来布局构思。全文共写了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视蚊子如群鹤飞舞;第二件趣事是把丛草、虫蚊、土砾的“小天地”看成是森林、野兽、丘壑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4.
一、着眼合理,说教材的使用《童年趣事》是人教版大修订教科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本单元的两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童年的发现》以及选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都写出了童年的精彩,都充满了童真童趣,能勾起学生对自己类似经历的回忆。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还可以写写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六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写一件事的方法,要写一个童年故事并不难,但要写出“趣”却也不大容易。因而这一次的写作指导课,我拟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是继续进行记事作文训练,要…  相似文献   

5.
《桂花雨》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我”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境,表现了儿时生活的童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相似文献   

6.
“童年味道”就是“有童真、有童趣、有童梦”的味道。“童真”即儿童般真实:纯真无邪、天真浪漫、求真务实;“童趣”即儿童般情趣:充满情感,充满兴趣、充满浪漫;“童梦”即儿童般追求:爱幻想、有理想、有梦想。江湾教育集团聚焦“童年味道,半天学校”的办学愿景,紧紧抓住深化课改的机会,坚持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两条腿走路,积极推进课堂转型,打造童年味道的江湾课堂。  相似文献   

7.
<正>《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写的序言。作者用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幻般的语言来向我们讲述了小时在北京城南的点点滴滴,传达出了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那份童真、那份童趣、那份"呆"气:"看骆驼咀嚼""议论骆驼""想剪驼毛""问去处"这四件事,像一个个镜头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新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在了解故事概要的基础上"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  相似文献   

8.
《童年》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叙事散文。作者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作品有《竞选州长》、《镀金时代》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文章描述作者14岁时参加一次家庭晚会,在练习演出节目时所演绎的一幕十分有趣而可笑的往事,反映了作者童年快乐而有趣的生活,反映了主人公那种天真烂漫,做事认真,争强好胜,争取“一鸣惊人”的要强心理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童趣 ——读《洗衣服》 《洗衣服》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在游戏和肥皂泡沫里与可爱的蓬蓬相遇是一件快乐的事,童年像穿在竹尖上的糖葫芦,有甜甜的快乐,也有酸涩的小烦恼。  相似文献   

10.
何捷 《小学语文》2014,(7):80-83
【教材简述】 贾平凹先生的《风筝》(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是一部书写童年快乐的优秀作品。文中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从多种角度阐释属于儿童的快乐。文章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感情真挚,意境自然,自始至终都洋溢着童真童趣,给读者以快乐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什么把语文遮蔽了多位教师同教《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很值得思索。例1:从《童年》歌曲导入,主打问题聚在“趣”上:“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童趣呢?”学生读书。当读到“……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等句子时,不少学生禁不住笑了。文  相似文献   

12.
成长之歌     
此文疑是从原先的习作《忆童年》变格而来的——显示了作者思维的变通性。《易经·系辞》云:“化而裁之谓之变,行而推之谓之通。”原习作构建了“童年”的“象”,现用“拥有与寻找”二者关系“裁”之,“推”出“珍惜‘拥有’,永远‘寻找’”的主旨。但是,这篇从习作《忆童年》变格而来的《成长之歌》还要再升格:为着紧扣“拥有与寻找”的话题,应删去前两部分,强化后面两部分,标题改为“寻找童年”。  相似文献   

13.
浙江 温州:___童心。《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下同)2010年9期《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故事》,童年故事涉及童心。如何借故事展现童心,此文给出了范例和方法;2011年1期《“想象力倒数第一”or“世界第一”》,谈及教育与“想象力”——与“童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初度:指初生之时。《楚辞·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来也称人的生日为:“初度”。例如:《元史·顺帝纪八》:“朕初度之日,群臣勿贺。”襁褓:泛指背负或包裹小儿所用的东西。后来特指未满周岁的小儿。总角:泛指儿童时代。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例如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例如《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因为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师道》2013,(7):68-69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是她回忆自己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缩影。这篇课文以骆驼队为暗线,回忆了与骆驼队相关联的四件事(学咀嚼、剪驼毛、议驼铃、问去向),从中体味童年林海音的天真、幼稚和可爱。她在40岁时回望留存在心灵深处的一隅.可见她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正如林海音所说“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相似文献   

16.
永葆“童心”的诗意[案例一]听过一堂题为《放飞童年》的作文课,在作文前,教师和学生有一段“走过的历程”,其中包括精读三篇文章《天窗》《芦叶船》《快乐的足球赛》,略读了一组作品,例如《窗边的小豆豆》(节选)《美国少年的一天》等五篇作品。[反思]笔者以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大有深意,别具匠心。其一,让“童心”复归。一个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对童年,往往是不识其味。7岁的孩子说70岁老人的话,在我们小学生的作文中屡见不鲜。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童心呢?著名的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先生说“:对于小学儿童而言,文学的语言教育尤为重要。文学语言具有缪斯文化的性质,因此它与小学阶段儿童拥有的文化是相连接的。”曹文轩的《草房子》,让学生读到了童年的苦难和忧伤;林海英的《城南旧事》,让学生读到了童年的美丽和善良;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让学生读到了成长的烦恼;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让学生读到了童年的幽默和幸福……阅读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影子,阅读让学生有了童年的滋味,阅读让学生有了童年的心情,阅读会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学生的心中童真、童趣一旦复归,情感会变得更加丰富,精神会变得更加丰满,笔下的文字就会变得更加充满孩子气,富有孩子味!...  相似文献   

17.
田甜  王苹 《现代语文》2009,(6):139-140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组成。《奥德赛》叙述伊塔卡岛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亚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有勇有谋、坚韧不拔、有情有义而又拙稚可爱、充满童趣的男人形象。品读《奥德赛》,就犹如品味古希腊民族的童年时代,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配合素质教育和小学课程改革,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2003年,本刊围绕小学现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英语、自然、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设置了如下栏目。综合类栏目1.《小星星》图片配文字,展示优秀小学生形象。2.《外婆桥》“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的歌谣里流溢出浓浓的亲情和童趣,童年的天空被外婆慈爱的笑脸映照得五彩斑斓。哦,外婆,你让我们难忘童年。本栏目忆童年的学习、生活、成长、趣事、教训、顿悟、人格或人性的闪光  相似文献   

19.
浙江温州:——童心。《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下同)2010年9期《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故事》,童年故事涉及童心,如何借故事展现童心,此文给出了范例和方法;2011年1期《“想象力倒数第一”or“世界第一”》,谈及教育与“想象力”——与“童心”密切相关;我们的教育某种程度上正在扼杀“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童年是绚烂的旭日霞光,童年是缤纷的雨后彩虹,童年是灿烂的夜空星辰,童年是温馨的三月春风。童年是奶茶一杯,甘甜;童年是鲜花一束,芬芳;童年是清泉一泓,澄澈。本期“古诗词串读”,觅取眷夏秋冬四季“童趣”绝句,唤回你的童心,去享受一派纯真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