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粤语中,"呢嗱"是一个颇有特色的置于句首的词项。可以独立成句,但同时又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本文从"呢嗱"的句法特征和用法说起,指出它是独立成句的叹词,理清它们使用过程中的相同和区别,这种专职指示用的叹词比较少见,也称指示词。这种现象对普通语言学应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这个词由来已久。春秋时所说的中国,有的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有的是指华夏族、汉族地区。古人认为四方为夷,四夷之中的国家为“中国”。如《诗经·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四夷之中的国家,以前指河南省一带。后来指华夏族、汉族所居的黄河南北和中  相似文献   

3.
4.
“选择问”是疑问句里面的一个小类,它是并列若干分句让对方选择作答。我们现在要谈的,是一种不允许选择的“选择问”:把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两项或多项,故意用选择问的  相似文献   

5.
王力先生曾提出,汉语“哥哥”一词可能是外来语。本文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作者认为,鲜卑族西迁与汉族相互融合的漫长历史奠定了鲜卑语“阿干”(兄)一词被汉语借用后演变成汉语中外来词的基础,就语音和构词形态而言,“阿干”也完全存在着演变为“哥哥”的可能性;西北地区之外广大汉族为什么会接受这一外来词,有其必然原因,也有其偶然原因  相似文献   

6.
7.
张中关 《考试周刊》2009,(38):37-38
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一带经济的不断发展,粤语的地位也随之而提高,粤语词语逐渐被全国人民所熟悉。本文试图概括现代汉语流行词里的粤语词汇,探讨粤语北上对现代汉语的意义和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闽南方言近指指示词"只"应源自章母之韵平声的"之"。"只"的基础语音形式为[tsi],在闽南各方言区音同或音近于"之";由语音演变规律来看,"只""之"声韵相符;由历时的语法功能来看,"只"有传承自"之"的痕迹;"只""之"声调有异由禁忌词避讳造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南宁粤语短差比式"X+A+过"的来源和演化,主要结论是:短差比式"X+A+过"来源于差比式"X+A+过+Y"中基准Y的删略,这种短差比式的出现极有可能是壮语南部方言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南宁粤语短差比式"X+A+过"的来源和演化,主要结论是:短差比式"X+A+过"来源于差比式"X+A+过+Y"中基准Y的删略,这种短差比式的出现极有可能是壮语南部方言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证普通话的说并非对应粤语的讲和话,而讲和话也非自由互换的动词。粤语的讲,基本属于言语表达义的言谈动词,所表达的事件是有过程而可重复的活动类事件;话表示告诉义,表达一次性的达成类事件。无论句法还是语义,这两个动词均不相同。本文的发现不囿于粤语语法,对说类动词的跨方言研究也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怀城粤语的“做”从基本动词虚化为短时体标记。怀城粤语的“做+数词+量词”结构,当数词是“一”时,“做+一+量词”结构的“一”省略,成为“做+量词、做+量词+名词”结构。后来“做”与“量词”的结合越发紧密,中间已经不能再插入“一”,形成了大量的“做+量词”结构,又进一步形成“做+动词”结构,“做”虚化成表示短时、尝试的体标记,即:做两碟(使成为两碟),做一碟(使成为一碟)→做碟(一碟,整碟)→做望(一望,望一下)。“做”已经表示“一”的意思,“做望”就是“一望”的意思。这里的“一”指的不是具体的一次动作,只是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人们对"亲"这一网络流行词的来源和词义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经过研究发现,原来"亲"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源于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亲旧",2005年由周笔畅以及其fans再创造、发扬光大;一个是源于汉语"亲爱的"的简写,由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发扬光大。目前流行的"亲"是个双流合一的产物,其词义也因源头不同而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14.
“吃(饭)”在粤语内部并存“食”、“吃”两种说法,两种说法的来源尚不清楚。本拟运用多点粤方言材料的对比,结合古汉语有关材料的分析,以厘清粤语这两种说法的来源,证明地道的粤方言口语词当是“吃”。  相似文献   

15.
时下,每逢联谊、宴会,常常出现点唱粤语歌曲的场面。往往一首粤语歌曲未终,听者就以雷鸣般的掌声喝采。笔者,语文教师的出身,大概患了"咬语"嚼字病的缘故吧,却没有欣赏粤语歌曲的雅兴,听后每每反胃。以愚之见,粤语是以广州话为代表的汉语中的一方之言,此方言与普通话距离甚大。方言者,乃全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也。全民族共同语较之方言则是一种高级形式,是整个国家通用的交际工具。社会的发展将促进共同语不断发展,随着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汉语各方言将趋向消失,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然而,如今粤方言却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6.
饭田真纪 《中国语文》2012,(5):458-468,480
本文首先指出粤语的结构助词"嘅"具有构成条件分句的功能,进而从共时的角度试图阐明其功能扩展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当名词化结构"X嘅"(X为谓词性成分)作为主语的泛指句"X嘅Y"推导出条件句之诠释的时候,其形式上也产生重新分析的现象,当中的名词化标记"嘅"进而随之被分析为连接条件分句X与主句Y的条件分句标记。产生这一重新分析的原因是在于泛指句与条件句之间语义上具有的相似性,即"X嘅Y"泛指句容易产生出条件句之诠释。  相似文献   

17.
“垕”是平阳话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通过对“垕”的句法、构式分析发现,“垕”主要有表处所的指示代词和表持续体的助词两种词性,有时还被看作是兼词(介词十指示代词)。代词、助词和兼词三种意义和功能之间存在着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代词“垕”是中古时代词“许”在南部吴语中的变化形式,助词“垕”来自代词“垕”或兼词“垕”。  相似文献   

18.
勾漏粤语与壮语的关系十分密切,勾漏粤语和壮语的詈词都极为丰富,该文从勾漏粤语与壮语詈词涉及的内容和特点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的异同,从而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勾漏粤语与壮语的关系,有利于汉壮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生活应该是富有诗情画意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生活充满憧憬.他们有着儿童特有的情感和想象。除了历代古诗对儿童的感染和教化作用外.语文教学还应当高度重视同样具有“充满丰富的想象和无比高雅的语言美”的现代儿童诗。苏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现代儿童诗教学.不但在小学阶段课本中增加了现代儿童诗的比例.而且基本都把选文安排在一册之首。在分析这些教材时,语文教师经常会自问:“为什么要教现代儿童诗?教它的什么?又该怎样教呢?”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还"(hái)于粤语广州话中之[諬尬耷]31音同义词,目前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其当考订为"重"字。然而,该考订过程出现曲解古籍、忽略词源等失误,结论自不可信。对方言"字"进行考订,在声音与字符之间,理当介入"词"之概念与环节。上述被考词主要语源成分当为壮侗底层语,与汉语文言词{尚}有所交叉,又不完全被包含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