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05,(8A):25-26
任何教育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种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要用新的知识和经验去指导教育工作。这种新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学校教师以及领导的学习倾向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前,头脑中已存在一种与新知识类似的旧有知识,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养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用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解决新的问题。由于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定势思维在教学上不仅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思维定势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克服这种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3.
试析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杨 《天中学刊》2004,19(3):107-109
建构主义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下的“知识”具有动态性、主体主动建构性和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等特征。这种知识观要求我们在教育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呈现结构良好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和多种学习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中的一大热点.无论通识教育理论的争议,还是实践中的变革,都具有明显的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特色.这种知识中心的通识教育思维模式具有如下缺陷:忽略了学习内容和现实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经验的联系;欠缺对知识内部统一性和沟通性的思考;逐渐远离通识教育的目标.导致这种知识本位通识教育思维模式的认识论根源在于我们将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对立起来.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重新组织教育经验的逻辑:从生活世界出发而不是从固定的学科知识出发.在借鉴PBL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玉琴 《新疆教育》2012,(19):36-36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头脑中已存在一种与新知识类似的旧有知识,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养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用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解决新的问题。由于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定势思维在教学上不仅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思维定势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克服这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有必要研究并加以克服解决。  相似文献   

6.
授人以渔     
张恒奎 《成才之路》2011,(8):89-I0018
良好的初始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关键,学会学习在学校教育中表现为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职能不仅是传授且在于创造新知识、新的思维方式,教会学生正确思维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1引言新课程观告诉我们: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不仅是文本文件,而是体验课程.它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体现这种新的教育观念,达到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中国教育主要是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把已经拟定好的知识和技能编成教材,教师再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学生跟着教师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内容.这种教育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其个性发展,以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及独立思维.现代教育需要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保留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剔除其糟粕.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从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就被称作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有很大好处的.而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里面也特别指出要运用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思维方式是逻辑结构与信息功能的内在统一,是主体把握客体和认识世界的稳定反映机制。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任务,中国广大女性应努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让自身的思维方式科学化,使情感思维和理智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等互补结合,形成协同效应。通过优化实验方式、加强知识学习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科学的女性思维方式就能够不断地创建出来。  相似文献   

11.
刘真梅 《考试周刊》2012,(15):94-95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浪潮向前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创新思维能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拓新的领域.并在新的领域里不断地追求更佳、更新的独创思维.更利于他们的知识增长。这种思维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这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和学会探求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理论准备,不仅要求积累一定数量的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形成在工作中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现状,暂时还不能保证高水平的教育理论思维,许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仅仅习惯于经验思维,这种思维通常借助于事实、事例和范例。理论思维不同于经验思维,它能够在观察对象中“发现”各种深刻的联系和关系。正是这种理论眼光,能够保证在具体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决策。教育理论可以成为教育理论思维的基本工具。教育理论能够使人准确迅速地认识各种实际教育现象,在掌握这些现象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揭示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探究经验的获得为本位的生成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从而对教师的角色扮演提出新的要求。研究性学习进入历史教学的实践后,给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相应的所必须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为以后知识的掌握创造了新的内部条件。在系统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发展智能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系统。思维有其特殊性,它不只同直接感知打交道,还要同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系统打交道,更多的是与语言文字表述的概念和规律打交道。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已有旧知识的概念、规律、思维方式将影响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其阻碍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中叫知识的负迁移现象,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容易  相似文献   

15.
一、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素材等要素,提出新的方案,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高瞻远瞩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就是要利用数学的环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教育,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机会。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的成果。本文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它对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经常碰到学  相似文献   

18.
张美荣 《考试周刊》2023,(26):158-161
在“以生为本”这一新的教育思想下,“学生经验”受到了许多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并不像是一张白纸,知识并不是直接灌输到他们的脑子里,他们学习新的知识,一定是建立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因而,经验对于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以学生学习方式为基础,以新课改为背景,注重对学生经验的运用,已经被老师们普遍提倡并付诸实践,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时代要求学生具有极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这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教给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养成基本的信息技术思维。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最新的教育理论。创客式教育是当前新兴的教育理论,利用这种教育方式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本文主要探究在创客式教育视角下,如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相似文献   

20.
<正>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数学课本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