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塑造,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应该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感化力量。当前德育工作者的健康人格应该从理想信念、心理素质、创新意识、文化学养几个方面去努力形成。  相似文献   

2.
增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可大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注重自我修养、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二是高校党政领导应对德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德育工作者提高综合素质.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究其原因,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修养跟不上时代和形势的需要,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切实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形成强劲的人格力量,是改变当前高校德育现状的主要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树立新型德育工作者角色整合的新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必须成为研究型的德育工作者。与传统的角色相比较,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要完成几个艰苦的转变,即:变师道尊严型为亲和友善型,变“教书匠”型为“工程师”型,变德识传递型为德识诱导型,变思政专科型为知识渊博型,变安于现状型为主动改进型。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生命线。德育工作要有成效,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人格的力量。德育工作的人格塑造主要靠后天的学习、修养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树立新型德育工作者角色整合的新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必须成为研究型的德育工作者.与传统的角色相比较,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要完成几个艰苦的转变,即:变师道尊严型为亲和友善型,变“教书匠“型为“工程师“型,变德识传递型为德识诱导型,变思政专科型为知识渊博型,变安于现状型为主动改进型.  相似文献   

7.
人格塑造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德育课应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人格的塑造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试从人格的不同角度,阐述其在高校德育中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德育工作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努力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必须成为研究型的德育工作者。与传统的角色相比较,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要完成“变师道尊严型为亲和友善型,变‘教书匠’为‘工程师’,变德识传递型为德识诱导型,变思政专科型为知识渊博型,变安于现状型为主动改进型”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人格是一个人品质、意志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理想和追求的外部表现,是一个人的灵魂的折射。何为人格魅力?人格是人的角色特征,而魅力是一种能吸引人的力量。也就是说,人的角色特征特别能吸引人,就是“人格魅力”。作为人的文化心态和社会行为的集合,人格魅力凝聚着个人自身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现象等条件因素。  相似文献   

10.
学生工作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人格培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辅导员与在校学生一样,业务素质的发展受其自身人格发展的影响。辅导员只有在其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自身人格体系的再塑造,才能真正发挥教育者的人格示范作用,才能有利于个人的职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校知识女性既承载着历史陋习的重负,同时又面临着多元时代所带来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只有改变传统观念,突破习惯势力的束缚,在纷繁的世界中不断反思自我,完善的道德自律意识,才能在成就事业的同时成就自我。  相似文献   

12.
论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提出要继续强调将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德育工作的改革应树立开放意识,建立一支有力的德育教师队伍:并对多途径地实施德育工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应当从教育创新的高度,研究新问题,开辟新思路。当前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三大挑战:道德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大趋势将深刻地改变高校道德教育的旨趣,“新经济”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必将极大地拓展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将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民族特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挑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主体性德育是一种与传统被动式德育相对应的新的德育理论,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德育理论。它强调学生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保证,以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动因,以特定的活动为中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性环保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道德已成为21世纪公民必备的道德素质,环境道德教育也成为世界各国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我国新时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当前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薄弱的现状,高等院校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实施途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更新德育观念,以有利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词适德育内容,以有利于教育对象主体的接受;创新德育方法,以有利于教育和受教育主体性的发展;优化德育过程,以有利于师生双方主体的积极参与;转换德育机制,以有利于主体性德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创新人才是21世纪知识经济竞争的关键。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当前,高校德育建设在理念和内涵上面临新的挑战,应对挑战的措施是:构建切实可行的德育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建设全员育人队伍。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生德育创新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创新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主线,通过建立科学健康、宽松和谐的德育管理,主辅结合、双向互动的德育途径,依据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培养显示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9.
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德育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新时期高校德育应在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指导下,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条创新之路。高校德育的创新必须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学生和德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把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的到来 ,将引起德育思想、观念、手段、方法等的深刻变革。本文分析了在网络时代到来之际高校德育可能面临的几个问题 ,并结合我国网络发展的现状论述了适应网络社会高校德育价值取向的重新确立 ,着重讨论了个性化、开放化、科学化三大德育价值取向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