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的故事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名声大噪。那么,你知道这个“@”还有不少的故事吗?“@”的起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座名叫普拉托的小城里,意大利学者在该市经济历史研究所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1536年一位佛罗伦萨商人的信件,信中提到他发往西班牙的三船货,其中凡是涉及到葡萄酒容积的地方,都用“@”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使用“@”这个符号的记载。专家对中世纪的容器、酒价及计量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当时在意大利,葡萄酒是按罐出售的。“酒罐子”在意大利语中是“anfora”,而“@…  相似文献   

2.
@:477岁了     
最早使用@是在中世纪的意大利。
  1536年5月4日,意大利佛罗伦萨商人弗朗西斯科·拉比在一封信中使用了@符号,信中提到他发往西班牙的货物,其中凡是涉及葡萄酒容积的地方,都是用@表示的。这就是最早出现的@符号。“酒罐子”在意大利语中是anfora,而@约合114加仑。直到今天,anfora在意大利中仍然是酒的计量单位。@本为西班牙的一种重量单位,读音为“阿罗瓦”。  相似文献   

3.
@:477岁了     
最早使用@是在中世纪的意大利。1536年5月4日,意大利佛罗伦萨商人弗朗西斯科·拉比在一封信中使用了@符号,信中提到他发往西班牙的货物,其中凡是涉及葡萄酒容积的地方,都是用@表示的。这就是最早出现的@符号。"酒罐子"在意大利语中是anfora,而@约合114加仑。直到今天,anfora在意大利中仍然是酒的计量单位。@本为西班牙的一种重量单位,读音为"阿罗瓦"。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     
@原是容积单位在因特网的发展上,美国工程师雷·汤林松被认为是将符号用于电子邮箱的创始人但@起源却可以追溯遥远的中世纪。在15年一位佛罗伦萨商人信件中,凡是涉及到葡酒容积的地方,都用@示,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用符号@的记载。专家们对中世纪的容器、酒价及当时的计量体系进了分析比较后认为,@是意大利语anfora,即“酒罐子”的替代符号,一@约合114加仑。直到今天,anfora在意大利仍是酒的计量单位。死鱼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鱼类的大多数在身体内有一种能调节身体比重的器官:鱼鳔(俗鱼泡)。鱼能通过调节鱼鳔内的气体容积,来控制自身的相对比重…  相似文献   

5.
漫活100     
目前人们广为使用的符号@(西班牙语读作“阿罗瓦”)起源干中世纪,当时拉丁语的抄写员开始用简单的一笔来代替前置词“AD”,这个前置词的含义是“在、到、向、在……附近”等。  相似文献   

6.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历史名人不胜枚举。但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但丁,不仅是其故乡佛罗伦萨的骄傲,也是全体意大利人的自豪。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都会慕名到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十字教堂,在但丁墓前凭吊这位伟大的诗人。日前,我去佛罗伦萨出差,再次前往圣十字教堂瞻仰但丁墓。在意大利进教堂一般免费,但圣十字教堂不同,如果前往教堂望弥撒不用门票,但若专门去参观则需购买门票。圣十字教堂不仅是一座传统意义上的教堂,由于这里安葬着许多意大利的历史名人,因此还是一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指出,“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其生活时代正值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起步,意大利各城邦市民、封建贵族、神圣罗马皇帝、罗马教  相似文献   

8.
汪啸波 《语文学习》2010,(3):F0003-F0003,80
亚平宁半岛像是一只镶满了珠玉的长靴,我的意大利之行自那不勒斯开始,从海浪轻轻荡漾的那不勒斯海港,到满是废墟与遗址,任何一块石头或许都是文物的罗马,又从沧桑颓败的斗兽场,来到了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佛罗伦萨这个中世纪的古城,大街小巷都散发着浓郁的文艺复兴的空气,绚丽的阳光在每一寸土地上流淌。  相似文献   

9.
东田 《留学生》2014,(16):42-43
要是没有去过锡耶纳——全意大利最优雅、最完美的中世纪城镇之一,你的意大利之旅将会留下很大的遗憾。锡耶纳是与佛罗伦萨齐名的托斯卡纳的古都。杉林与葡萄园围着的这座城镇保存着中世纪的风貌。绘画颜料中的SIENNA(锡耶纳)色(浓黄色)就是这个城镇的颜色。走在弯弯曲曲的街道或台阶上,仿佛身处中世纪一般。  相似文献   

10.
趣话“@”     
目前人们广为使用的符号“@”(西班牙语读作“阿罗瓦”)起源于中世纪,当时拉丁语的抄写员开始用简单的一笔来代替前置词“AD”,这个前置词的含义是“在、到、向、在  相似文献   

11.
近日,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维罗纳的酒类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太空酒”的产品,意大利的酿酒商们称这种酒有一种外太空的味道。其实,这只是一种酿酒商们用经过卫星进行监控种出的葡萄酿制的葡萄酒而已。  相似文献   

12.
现在拥有电子信箱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用户识别符+@+主机域名组成一个电子信箱地址,时下还可以拥有以姓氏、爱好、职业等为名的电子信箱地址。不过,你可曾注意过信箱地址分格符@(英文全称“commercialat”,简称“at”)?  若说起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在商业上使用能追溯到中古时期末的意大利,当时的佛罗伦萨商人将其作为一种计量单位。一种说法是,@代表一个“双耳细颈的瓶子”(一种标准容量的赤土陶器),常用来运输谷物和液体。但比较公认的说法,@则是指拉丁字母“ad”的缩写,当时在地中海地带常被用来表示某物的单价。孰是孰非,现…  相似文献   

13.
@474岁了     
发送电子邮件的人都知道@这个符号,它读作at(艾特),在电子邮箱的表示形式中,@的含义是"某用户"在"某服务器"。@的读法在各国不尽相同,如德国、荷兰和南非人把@叫做"猴子的尾巴",俄罗斯人称之为"小狗",芬兰人称其为"咪咪",法国和意大利人喊它做"小蜗牛"……很多人都以为,@是随着电子邮件的应用而产生的新发明。其实,@出现距今已有474年了。不过,它最先的应用并非在电子邮件上,而是表示重量单位和容积单位。最早使用@是在中世纪的意大利。  相似文献   

14.
一次,勃拉姆斯在法兰克福逗留时,酷爱艺术的银行家拉登堡邀请他去吃晚餐。勃拉姆斯接受了邀请。主人得意洋洋地把勃拉姆斯迎进客厅,只见餐桌上已摆上了许多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亲爱的勃拉姆斯先生,”主人说“,你的光临使我感到万分荣幸!我特地从酒窖里拿出了最好的名酒请你品尝。这是葡萄酒中的勃拉姆斯!”勃拉姆斯的目光从斟满了酒的酒杯转向银行家。然后,他端起酒杯,带着行家的表情品尝了一下“。不错!”他点了点头接着说“,不过,如果这是你的酒中的勃拉姆斯,那么,你最好还是把酒中的贝多芬拿上来。”酒中的勃拉姆斯@韦尔乔 @王玉北…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科书认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笔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据《世界全史·世界古代与中世纪经济史》记载,“14至15世纪,在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以及法国的里昂、巴黎,德意志的科伦,  相似文献   

16.
略论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对于封建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但在15—16世纪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米兰、热那亚、威尼斯等重要城市共和国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却遭到夭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封建势力的扼杀.本文将佛罗伦萨作为典型来进行探讨.误谬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当你们在发电子邮件的时候,常常会用到“@”这个特殊符号来区分用户姓名和地址,那么你们知道关于“@”的故事吗?“@”在西班牙语中读作“阿罗瓦”(arroub),起源于中世纪,关于它的出现,学者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当时的拉丁语抄写员为了节省抄写时间和昂贵的羊皮纸,发明了  相似文献   

18.
趣话“@”     
日前人们广为使用的符号@(西班牙语读作“阿罗瓦”)起源于中世纪,当时拉丁语的抄写员开始用简单的一笔来代替前置词“AD”,这个前置词的含义是“在、到、向、在……附近”等。当时的抄写员发明了许多连音词,以节省工作时间和造价昂贵的羊皮纸。也有学者认为,“阿罗瓦”一词最早  相似文献   

19.
卡拉OK风靡世界。意大利许多城市相继掀起了卡拉OK热,然而,名城佛罗伦萨却禁止卡拉OK在此驻足。佛罗伦萨是意大利的文化名城,五百年前就领导了风靡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个城市的政府官员以佛罗伦萨的文艺为荣,认为卡拉OK是下里巴人的文化。“喜欢唱歌的话,可以到教堂里唱个够嘛!市政府的官员们找出一条已被人遗忘的法规。这条法规是:酒店要提供音乐表演的话,可聘用专业乐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冻酒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冻类酒饮有三类:一是指冰镇酒,体现的是酒的一种冷饮方式;二是指天寒时节酿造而成的酒;三是指在天寒时节酿造并经过冷冻处理的酒,体现的是一种酿酒工艺。“冻酒”得名之由属于第三类。冻酒是古代吐鲁番地区“冻葡萄酒”这种优质葡萄酒的简称和特称。同时,本文对冰镇酒和冻酒的产生时间、传播途径和发展以及“冻酒”一名的消亡原因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