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清晓  杨忠 《科研管理》2006,27(2):102-108,56
根据企业的知识基础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跨国公司可以被看作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运营知识的内外部网络的统一体。有效地在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进行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其竞争优势的必要前提之一。跨国公司各内部网络结点所积累的国别性专有知识产生于其所在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下,因此,跨边界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必然受到一系列与此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一个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网络关系正式化程度将组织内人际网络区分为正式人际网络与非正式人际网络。依据互惠与网络的耦合将组织内互惠规范区分为成员—成员互惠规范(NMMR)与成员—组织互惠规范(NMOR)。依据知识转移组织化程度将组织内知识转移区分为成员知识转移与成员知识组织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匹配了各类人际网络、各类互惠规范与各类知识转移活动之间的理论作用关系:在非正式人际网络中,成员的网络特征通过促进NMMR 而推动成员间知识转移;在正式人际网络中,互惠性组织控制通过促进NMOR而推动成员知识组织化。此外,本文提出了促进人际网络中知识转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组织内知识共享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问题,在分析组织内知识共享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网络特征基础上,基于W-S模型,构建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复杂网络模型,为更好地了解组织内知识共享问题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指出可以采取措施调整网络的交流路径长度以及交流集中度,来影响网络的结构以及效应,促使组织内知识共享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网络得以不断向最优状态演化.  相似文献   

4.
牛桂卿 《现代情报》2012,32(6):83-86
分析隐性知识的内涵与层次,通过对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组织空间环境的分析,找出阻碍知识转移与共享的障碍因素,应用组织内的五度空间组织环境克服知识共享障碍,并构建出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组织机制管理体系,为图书馆的隐性知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曾萍  邓腾智  曾雄波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96-1708
 以广东珠三角地区122家IT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IT基础、知识共享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内的知识共享,包括组织内非正式知识共享与正式的知识共享,均可以显著地促进技术创新,而组织内非正式知识共享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则对管理创新有积极影响;IT基础对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以及组织内非正式知识共享有促进作用,但IT基础对于组织内正式的知识共享却没有显著影响;组织内知识共享,包括组织内非正式与正式的知识共享,在IT基础与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包括组织间非正式与正式的知识共享,则在IT基础促进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博弈论的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通过分析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机制的局限,指出从博弈论的视角来设计激励对策的必要性.然后建立了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共享的博弈模型,并基于模型的分析提出具体的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部分文化产业集群内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对知识共享、网络外部性和产业集聚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与产业集聚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与产业集聚都有较大程度的相关;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与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也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的知识共享通过加强网络外部性而间接地影响文化产业集群的集聚.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对于其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特性2个角度入手,分析跨国公司内部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节点的转移动机和吸收能力这4个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构建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和基于多主体的仿真模型;借助Net Logo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并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上述4个因素对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知识转移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得出结论并提针对正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中国跨国公司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组织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霞  于飞 《科学学研究》2013,31(8):1242-1251
 本文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以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探析了组织机制对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式运作结构、沟通机制、控制机制(层级命令、子公司自主权)对逆向知识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知识管理机制对逆向知识转移的作用与预期相反且不显著。本文突破了以往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研究中只关注知识特性的局限,侧重于知识转移的组织设计和组织机制,丰富了跨国公司知识转移领域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出发,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知识冲突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作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演进机制。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属于良性知识冲突,适度的良性冲突对提升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属于恶性知识冲突,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消极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对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文献计量学目前的状态 文献计量学存在着定义多、模型多、争论多的问题,总的说来,对文献计量学是什么,研究什么,还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其自我效能感对于网络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影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网络学习效能感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Wiki-IC是信息共享空间(IC)的Wiki化,是在虚拟层面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文章以Wiki为应用平台,在分析Wiki知识构建特征的基础上,研究Wiki-IC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知识服务内容等方面,最后对Wiki-IC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和谐的界面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生产有效性理论和界面管理理论,对界面有效性进行了界定,指出界面有效性的本质是界面和谐。以此为基础,运用和谐理论的和谐分析矩阵建立了界面有效性的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李捷 《中国软科学》2004,(10):135-139
本文试图通过建立需要的相关数学模型,对需要满足、需要关心和外部环境制约等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对于组织成员的需要进行认识和引导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