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耳其著名作家帕穆克以其独到的艺术手法和广阔的民族文化视野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在东方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西方现代文化的多种冲突中,隐秘着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反思。他的作品《寂静的房子》通过对人们的精神状态的描述、以独特的时空结构来表现他对于土耳其这个国家的想象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大师小传】奥尔汉·帕穆克(1952~),土耳其作家。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年轻时曾立志成为一名画家,后全力投入自己喜爱的写作。帕穆克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并获得过众多国际著名文学奖,其中包括法国文艺奖、都柏林文学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  相似文献   

3.
奖项获奖者国籍年龄主要贡献文学奖奥尔罕·帕穆克土耳其54以他创作的著名作品《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雪》《、黑书》《、伊斯坦布尔:城市的记忆》《、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等享誉国际文坛。他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他是包揽法国文学奖、都柏林文学奖、意大利的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这三大欧洲文学奖项的当代文学大师。安德·鲁菲尔美生国47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发现对于防御病毒及寻找疾病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他们的研究成果有望让植物、动物和人…  相似文献   

4.
《我的名字叫红》获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它的作者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红》讲述的,是16世纪伊斯坦布尔的细密画艺术遇到来自欧洲法兰克人的绘画艺术冲击时的情形——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位于巴尔干半岛,处于黑海咽喉,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公元前称拜占庭,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此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奥罕·帕穆克的作品《雪》的扉页上醒目的题词:”音乐会中的一声枪响”,使我联想到《和平友谊进行曲》——郑律成作品音乐会。2008年是郑律成90诞辰之年,重读一篇老文章《请教郑律成》后又有了新的感触。  相似文献   

6.
奥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年出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  相似文献   

7.
《我的名字叫红》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而罕·帕慕克的代表作,本文运用传记研究方法,从作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背景,对世界的态度、创作意图,人生经历来见出小说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主题,作者向古老的伊斯兰文化致敬的创作动机以及艺术技巧上的东西合璧。  相似文献   

8.
地跨欧亚两大陆的土耳其是历史上"最自我撕裂的国家",东方与西方(或称传统与现代)是土耳其知识分子一再重复表现的重要主题。作家帕慕克在自己的作品中描述了土耳其从全盘西化到目前伊斯兰复兴的整个过程,认为未来土耳其的道路既不是全面西化,也不是回归过去,而是在尊重传统文化、吸收西方精华的基础上,创立一种使东方与西方可以结合在一起新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奥罕·帕慕克在2006年10月12日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获得137万美元的奖金,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土耳其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生活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中,他关注土耳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在民主自由问题上坚守自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在对待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上,帕慕克重视传统文化,但又不拘泥于一味的泥古,而是主张在坚守土耳其文化灵魂的基础上积极向西方学习。  相似文献   

11.
帕慕克一生的文学创作都与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有着紧密联系。首先,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的故乡,帕慕克几乎一生都生活在这里。其次,帕慕克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伊斯坦布尔为背景的,帕慕克的写作生动、详尽地再现了伊斯坦布尔的建筑、人群与忧伤文化。另外,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的书写也是其一生艺术创作的顶峰与精华部分——"文明冲突与交织的新象征",这是学界至今仍未解决的一个批评困惑。  相似文献   

12.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因其力作《我的名字叫红》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高超的叙事技巧、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民族性特质的完美结合令东西方世界的读者折服。在"与读者成为同谋"的第一人称叙事中,有三个话语叙事系统:一是死者与凶手的话语叙事系统;二是动物与无生命物质的话语叙事系统;三是恋人间的话语叙事系统。这三种话语叙事系统,组成了完美的复调交响曲,真实呈现了后现代社会语境下土耳其人对民族传统与现代化进程的存在之思。  相似文献   

13.
帕慕克的作品中,充满着忧伤的情绪,甚至已成为他自身创作的一种习惯。他的忧伤,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民族文化角度来说,他的忧伤来自于“失落的集体记忆”,来自于土耳其在西化过程中对民族集体记忆的屠杀;而从个人角度来讲,他的忧伤又来自于中心感的丧失,由奥斯曼帝国文化衰微而滋生的中心感的失落,又衍生了自我中心感的失落,这二者交缠盘错,探寻自我中心的失落使其更加缅怀帝国的兴盛,而对帝国兴盛不复存在的慨叹,又加深了自我失落的伤痕。因此,在审视自己的伤痕后,帕慕克将文学,特别是苏菲文学,视为一种探寻中心,走出失落的尝试途径。沿着上述脉络,就帕慕克数部作品中忧伤情绪的发展和走向,作了一个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起,穆斯林妇女的头巾成为土耳其的一个焦点话题,引发了众多游行、抗议活动与社会冲突。在《雪》中,帕慕克讨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头巾问题是凯末尔世俗主义与伊斯兰文化权力角逐的一个副产品,被遮蔽的是妇女的性别身份。其实,所谓的文化冲突是虚伪而荒谬的,每一个人与物都是一种延异性存在。在作品中,这种思考转化为苏纳伊与神蓝的武力交锋和渗透于每一个人物、建筑、城市以及雪景中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对于如何面对这一现状,帕慕克给出的救赎之路是忘怀政治、皈依爱情。  相似文献   

15.
线性时间观和圆形时间观是西方思想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时间观。为了抗拒时间的线性流逝和个体对生命一次性的恐惧,作家通过对时间宗教、哲学的思考来探寻个体存在和时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在《纯真博物馆》当中,帕慕克通过收藏物品建立博物馆这种方式,使得过去得以进入现在的空间,让过去的时间得以重生。这种通过"自觉地记忆"和"不自觉地记忆"两种方式重现的过去,不仅纪念了一段逝去的爱情,也是对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记忆,表现了作者超越线性时间观之上的圆形时间观。  相似文献   

16.
In 1924, John Dewey travelled to Turkey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Turkish educational system. According to many existing accounts, Dewey brought a sorely needed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to a nation emerging from centuries of despair. On the whole, these accounts dismiss the Ottoman legacy and overlook how Dewey’s historical thinking coloured his view of Turkish democracy. This article draws on these considerations to offer a critical re-reading of Dewey’s trip, arguing that the visit, rather than supporting the expansion of a bottom-up democratic perspective in the Turkish educational system, actually helped advance top-down Turkish nation-building. In so doing, it explore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democracy in Dewey’s thinking, reclaim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ttoman legacy, examines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radically remaking the Turkish public, and points to the need for studying places and times where schooling is used to expunge history in the name of exporting democracy.  相似文献   

17.
《我的名字叫红》是奥尔罕·帕慕克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在书中帕慕克运用多角度第一人称叙事、多叙事层、元小说和不可靠叙事等叙事策略把这部糅合了谋杀,爱情和文化思考的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体会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我的名字叫红》也为文学界树立了卓越的叙事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