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学生一把“金钥匙”石嘴山市二中汪荣荣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让他们手中握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  相似文献   

2.
教学,有“教”有“学”,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意教给学生如何“学”的方法,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学生学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重要的是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其思维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他们摸索前进,在“做”中获得提高。一、观察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师教给学生求得这些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摆脱教师的搀扶,自己走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新课改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构建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从教十六载,也是困惑的十六载。虽然已从书本上知道“教学相长”的道理,但如今重新理解“教学”二字,我竟有了更深切的认识:教师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既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道理;并因“教”而生“困”,因“困”而问“学”。这也是我从教以来切实的经历和对教学的体悟。  相似文献   

5.
教是为了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与学的契合点是学法指导.简单地说,学法指导就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对于课堂教学,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和掌握的过程,而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转变观念,由重“教”到重“学”,即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寓于学生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力主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现代教学思想已进一步提示:“教师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习。我们要把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古往今来,善于学习的人,不要求教师奉献“黄金”,而是教给他们“点金术”。因此,我们历史教师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拿着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一、巧设疑是掌握“钥匙”的前提1.疑要设在”文眼上”。所谓“文眼”,就是章节重点的关键点,在这个关键点上设疑,解决重点就会势如破竹…  相似文献   

8.
语文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李康珍 《考试周刊》2013,(47):123-124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师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这样在老师不教时,学生仍然知道怎样学,很自觉很有效地学习,这应该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  相似文献   

10.
刘旺 《考试周刊》2010,(55):49-49
由“教”到“不需要教”,中间的过程长短不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缩短这一进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实施高效课堂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数学高效课堂要求教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要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就要做到以下三方面: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课中优化教学环节,课后反思促进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但是如何理解其深刻含义,见仁见智,各有己见。究竟怎样才能把这一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呢?吕淑湘先生的“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了”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于是我们在自然教学中,不但做到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而且深研好的教法与好的学法相结合,达到完善教学的目的。从学情出发,利用以“导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对学生的“教”是为了今后的“用不着教”。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教的学生,今后他们能运用我们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的能力,自己能够去学习新的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应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放手,放手,再放手。 一、放手让学生掌握学法 吕淑湘先生有句话:“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我们教师就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14.
目前,语文教学中妨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多而杂;二是深而空;三是满堂灌.概括起来,一句话:(女保)姆式的教授法.这种方法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双方活动,就其二者的关系来说,“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主要不是看他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在教知识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法指导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国外有些学者曾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研究教的同时应注重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进行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通过教学过程,教给学习方法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一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洋思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蕴涵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即教师的职责不在教给学生知识,而在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洋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它是由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的动态过程组成的。实现两个动态过程的平衡 ,使教的动态过程与学的动态过程同步展开、同步发展 ,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因为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 ,更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任务 ,不仅是接受科学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潜能 ;教师的任务 ,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如何激发学习的情感、掌握学习的方法、开拓思维的方式等。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吕淑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会学生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教学倾向,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几乎是各科教师所公认的。然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祖国五千多年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泳.却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好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认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理解就是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早已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就是建立知识体系,揭示思维过程,达到知识与思维同步发展的目标,最终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埃得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授人以渔”,即教给学生打鱼的方法。在学习上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会听、学会看、学会说、学会用。怎样才能教会学生会学,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