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2004北京图书订货会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图书博览会法国法雅客书店意大利RCS传媒集团印度出版业法国出版业英国出版社美国出版业美国《出版商周刊》英国《书商》北京知道图书广场《远东经济评论》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第四届北京出版物发行研讨会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上海出版博物馆上海人民出版社百荣书店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四川出版集团内蒙古新闻出版局台湾金石堂新加坡PAGEONE书店席殊书屋(民营)…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文心)2008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于8月30日在天津大剧院国际会议厅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国际出版合作新趋势"。论坛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华读书报等协办。  相似文献   

3.
2008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于8月30日在天津大剧院国际会议厅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国际出版合作新趋势”。论坛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出版科学研充所、中华读书报等协办。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图书商报>报道,在与中关村图书大厦长达三年的价格折扣战后,第三极书局销售损失4600万元,为此书局拖欠了3年的物业租金,不得不选择撤出中关村.看完报道后,我第-佩服第三极书局股东、董事和高管们的勇气,敢与国有书店在图书零售业光明正大地竞争;第二惋惜北京又失去了这么好的一家可以给读者带来很高附加值的书店;第三愤怒出版业发展的缓慢和对民营书业的不公.  相似文献   

5.
蔡维藩 《今传媒》2009,(8):36-37
6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公布了第五届(2008年)全国行业报(部分)文字编校专项质检结果.6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以<行业报年度"体检"报告公布>为题,做了详细具体的报道.从报道中不难看出,"体检"是严格的,报告是全面的,结论是正确的,对督促新闻出版单位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编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觉得,在个别的表述上或许稍有疏漏,似应更加准确严谨.在此不揣浅陋和粗疏,提出来与质检专家们商榷,并就教于各界读者.  相似文献   

6.
月评     
总署新址落户出版城 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新闻出版总署新址落户北京宣武区国际传媒大道项目日前签字。与此同时,北京市宣武区已与江苏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重庆出版集团、河北出版集团、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等国内8家出版机构达成进驻总署所在的新闻出版城的意向,共同建设新闻出版城,打造中国新闻出版业的航母。  相似文献   

7.
2001年8月8日,<中华读书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故宫博物院诉中国商业出版社侵犯其著作权一案及其审判结果.  相似文献   

8.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1,(24):7
超市获准自营图书《北京商报》报道:近日,记者从超市方面了解到,经营图书已经"转正",不用再像之前一样被取缔或者被迫采取店中店形式了。这一变化的背景是新闻出版总署放开实体书店营业执照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当代图书馆》2008,(1):72-75
1月25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起组织,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等全国42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7年度十大图书”评选结果揭晓,《丧家狗:我读〈论语〉》等10本优秀图书当选。这是媒体为迎接鼠年新春给人们送上的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漓江出版社成立的第18个年头。18年来。漓江出版社坚持以多出好书为宗旨,逐步形成系列化、精品化、个性化的品牌图书,为社会各界看好,在强手如林的中国出版业中树立了不俗的形象。5月30日。漓江社在北京三联书店韬奋中心举行漓江版图书发布会并从即日起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优秀图书优惠展销。《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电视台、《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等多家重要媒体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1.
产业     
新闻出版总署公布36项行政许可事项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新闻出版1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的有关规定,公布了由36项行政许可的相关北师大社新教材将停止租型改为代引或分印据《中国图书商报》报道,北京师范大改为代印他们已与多个省份的原租型单位签在多个省市直接安排了分印。一些教育社也在考虑采全国媒体广告费上半年达1029亿元据《中国文化报》报道,据CTR市场研2004年上半年全国各媒体广告费1029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上半年35%。其中电视最高,总量达789亿元。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启动国内图书连锁经营网络据《中华读书报》报道,新华…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我国首部<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出台,<规则>的发布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其具体内容亮点很多,诸多环节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规范要求.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规则>制定的依据部分缺失、<规则>产生"垄断"嫌疑、图书折扣底线究竟是多少、国外的净价书协议又有哪些启示、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的发展与平衡,等等.这些都是论文所讨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空穴来风"的讨论 2000年上半年,<中国新闻出版报>曾就"空穴来风"这一成语的用法刊登了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第一篇文章认为,"空穴来风"近似"事出有因",<文汇报>上的一则标题<普京语惊四座并非空穴来风>中的"空穴来风"用错了.  相似文献   

14.
良师益友惠我良多 说起来,我跟穗芳兄有好几个"同".上文已经提到,我们同在新闻出版署直属的出版社做编辑工作,同应<新闻出版报>之聘做"评报"工作,还同为<新闻出版报>、<新闻之友>、<语文建设>、<中国出版>、<出版科学>等报刊撰稿.  相似文献   

15.
据<北京娱乐信报>消息,今年北京纸老虎图书庙会打出"图书10元1斤"旗号,一时间人流如潮.据图书庙会主办方透露,此次庙会共有113家出版社的50万斤图书进场,截至2月10日,共售出20万斤图书.在现场有读者认为,图书论斤销售真正的受益者是读书人,但也有读者表示,用卖菜的方法卖书,是对文化和读书人的亵渎.老实说,我的感觉更接近后者.联系到前一时期,还是娱乐信报报道:城乡贸易中心论斤卖书,5元1斤.真是有点悲哀了!  相似文献   

16.
6月20日,<中华读书报>发表了拙文<谈新版〈柳如是别传〉的校订质量>之后,8月1日<中华读书报>即发表了"三联书店编辑部"对我的答复,我当然仔细拜读,特别注意文章所说的"陈文中的讹误与可商榷之处".如果拙文批评错了,当然欢迎反批评.然而我很失望.不仅这一部分仅占八分之一,而且仍有"讹误与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7.
图书走进报纸、与报纸亲密接触,在中国已经有了不短的历史.早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有<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申报>的"自由谈"、<文汇报>的"笔会"、<京报>的"副刊",以及左翼文化人办的<读书周刊>、<书与人>等,或开辟书评专栏、专版,或是纯粹评介图书的专业报刊.那时还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评家,如活跃于当时文坛的青年作家李健吾、常风等,就是以写书评名世的.  相似文献   

18.
<朝日新闻>在北京奥运期间对奥运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并开设了由本报编辑委员和专栏作家撰写的栏目"看看北京","看看北京"栏目中的"北京"的含义并不单单指中国首都,也用来指称"北京政府"和"中国",该栏目在奥运期间一共有13篇报道(时间为2008年8月11日-25日,其中17日和24日没有),几乎每天一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中国的奥运和奥运的中国,这一系列报道为日本读者塑造了一个既充满活力又问题百出的"北京形象",这种描述本身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文本,本文以<朝日新闻>"看看北京"栏目为例,借用叙述学中的叙述语态理论对该文本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日本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延琳)2004年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众多媒体盘点着2004年度的读书与出版,不仅业内媒体像<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国书报刊博览>,各大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和生活类媒体像<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法制晚报>等也加入了这场联欢,一方面借出版彰显着自家的立场和态度,一方面表达着对图书出版的诉求和渴盼.其中心和焦点是围绕着对图书出版的终端--国民阅读的关注.综观、比较和审视这种种盘点,出版人足可以收获丰盈.  相似文献   

20.
亦雯 《北京档案》2004,(6):13-15
今年4月份,北京市平谷区档案局在新建的大楼中开辟了专门的展厅,将反映平谷区经济发展和文化底蕴的展览办了起来.尤其是收藏家李润波的"世纪阅报馆",一经媒体披露,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华读书报>等报纸,以及人民网、千龙新闻网、中国新闻网等多家网络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日前,记者有幸来到"世纪阅报馆",见到了一百五十年前的旧报纸、老杂志,看着那些泛黄的、破旧的报纸、杂志,读着其中的内容,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流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