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人们所讲的教学隐喻指"教学是什么",这是对教学隐喻狭义的理解.本文中的教学隐喻是指人们在表达"教学观念"时,所使用的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借喻、拟人、类比、象征等.这样,隐喻的思维方式就是类比联想,隐喻就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因此,以上所述的比喻、借喻、拟人、类比、象征等在本质上都具有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其不仅弥漫于日常语言中,还广泛地存在于宗教、哲学、科学和艺术等人类文化中.作为人类认知和文化建构的重要方式,隐喻与教学的关联是必然的.教学隐喻是教学思想和实践中通过其他事物认识、理解和表达教学相关问题的语言和认知现象.教学隐喻是情知的统一体,通过其达成的认知往往渗透着情感.教学隐喻的功能具有二重性,其在凸显事物的某些特征的同时,也在遮蔽其另一些特征.教学隐喻还具有不确定性,这也使其呈现了开放和多样的特征.从宏观上看,教学隐喻的生存环境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教学思想,二是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传统的隐喻理论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其主要功能只是对语言的修饰.Lakoff and Johnson(1980)提出了崭新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基本作用就是把一个事物一源域的某些特征影射到另一事物一目的域的认知过程.即:"使用一种事物的术语去谈论另一种事物",借此增加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范锴 《中学生物学》2012,28(5):10-11
隐喻是利用已有经验的事物来解释或了解另一新经验的事物.它不只是语言现象,且是认知现象,具有建构的性质.教科书引入隐喻有助于改善传统科学课文“艰难生硬”的印象和促进学生理解新概念.教师可利用隐喻辅助教学,这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是相一致的.但若隐喻中的经验是学生陌生的,不仅无助于概念理解,甚至产生迷思概念.  相似文献   

5.
教学隐喻是指用其他事物来认识、理解和表达教育和教学,它与新教师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隐喻暗含新教师的价值观,影响新教师的成长方向;教学隐喻是提升学科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教学隐喻是新教师认识新环境的认知方式;教学隐喻能促进新教师反思。新教师运用教学隐喻的方式是:撰写教学隐喻;解读教学隐喻;反思教学隐喻。  相似文献   

6.
刘珊珊 《文教资料》2012,(19):39-4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人类认知与理解世界的方式和工具。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其本质就是根据一种事物或经验来说明或解释另一种事物或经验。本文对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按照实体隐喻、空间隐喻,与人体其他器官的组合隐喻及与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隐喻等进行分类,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各类隐喻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汉语中关于心得隐喻的认知内涵。  相似文献   

7.
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是一种从"来源域"事物特征向"目标域"事物的映射过程。本文运用空间映射理论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探讨作者如何使用隐喻来建构语篇,以及读者如何根据语境和隐喻的本体和喻体特征判断"白象"的隐喻意义,进而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连接教和学的桥梁,隐喻能使人们用一种事物体验或理解另一事物。了解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方式,强调其应从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隐喻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语新闻中应用广泛.作为一种认知方法,隐喻是通过一个事物来理解另一个事物,有助于作者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也能使读者更容易领会作者的意图.从介绍国内外隐喻研究入手,以笔者收集的英语新闻中含有隐喻的句子为例,从认知角度来分析探讨英语新闻中隐喻的汉译,提出直译、意译和增译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隐喻。运用隐喻分析法对5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25篇教学实录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共有189个隐喻,平均每篇教学实录中有7.6个隐喻,平均每位教师的教学实录中存在37.8个隐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喻源域主要为自然事物和人类生活中事物,目标域主要为自然事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喻具有多重认知功能,包括描述、解释、评价和启发功能,其中描述和启发功能尤为明显。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关注和使用隐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隐喻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