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义勤 《东吴学术》2022,(1):5-14+2+161
陈彦的小说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基因,《喜剧》和《主角》汲取、化用戏曲、戏剧等民族传统艺术资源,实现了“现代”对“传统”的重新发现和创造。戏曲和戏剧在显形和隐性层面上共同塑造了陈彦小说的叙事美学肌质。戏曲性与戏剧性,抒情性、写意性与叙事性、动作性的差异,也形成了其多元的叙事美学风格。陈彦小说与中国传统喜剧和中国现代小说在文体、形式的渊源和区分,有着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动因,这一动因在根本上塑造了陈彦小说的精神结构和叙事美学。  相似文献   

2.
陈彦的长篇小说《喜剧》借由民族传统的回归,建立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经验书写范式。陈彦的中国经验书写是对文学中“经验”匮乏状态的反驳。小说以中国戏剧作为叙事装置,借助其中隐含的经验与知识,传达了中国的历史—美学经验和时代现实经验。小说通过多重对照关系的设置,表述传统/现代这一中国现代性的内在经验,显示出以传统经验为资源重建共同体想象的总体性文化诉求。《喜剧》在突出其历史性和叙事性品格时,又运用“相对化”策略,为当代小说的中国经验书写提供了新的质素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宣沫 《中国教师》2013,(24):29-30
戏剧文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戏剧文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中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接下来,笔者就戏剧文学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讨论戏剧文学的教学策略。一、戏剧文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重点1.必修课教学的重点(1)以文学性教学为主要目的戏剧文学不等同于戏剧,一般认为,戏剧是以表演为中心,融文学、音乐、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而戏剧文学是和诗歌、散文、小说并称的文学样式。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教学的重点要突出文学性,就中学而言,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基  相似文献   

4.
《装台》是戏剧家陈彦的第二部小说,从这部作品中,能够看到作者从戏剧艺术到小说艺术的继承与突破。比起小说《西京故事》,作品有更紧凑的戏剧冲突,以装台为叙述基础,以刁顺子作为矛盾冲突的核心,构筑冲突迭生的戏剧结构;同时,作者通过刁顺子"如戏"人生的演绎,真实呈现了装台人的生存现状,在叙写小人物卑微的存在现实的同时,注入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5.
论胡适的戏剧观与戏剧创作祖芳宏,谢昭新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胡适不仅首挑“文学革命”大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理论倡导文章,而且在诗歌、小说、戏剧各个体裁领域,都作了创作上的“实验”。就戏剧言,他不仅...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构想 戏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供教学使用的教材单指戏剧文学,即供戏剧演出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一样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戏剧文学的舞台性,决定了它主要依靠人物语言(台词,传统戏曲中包括角色的道白和唱词)来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并展开戏剧冲突,推动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语境下,新时代文学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在“重写文学史”观下,陈彦以戏剧家的身份进行小说创作实验并取得巨大成功,以独特的平民叙事视角观照当下,其作品写尽世道人心、人间道义,不失为陕西乃至中国新时代文学现实主义写作的重大收获,是陕西文学继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之后对“现实主义”的又一次继承、发展、创新。陈彦正努力探索,以更具普遍性、概括性的审美情感,以鲜明的时代新鲜感和悠远的历史沧桑感重新构建当代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8.
胡适文学思想的核心是进化论,认为文学进化有两条规律:一是文学的自然进化,二是文学的接触进化。文学接触进化论成为胡适考察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方法与价值准则,他提出:不同国家间存在不同的文学,国家间的文学没有互相接触、相互影响就会停止不前;国家间文学只有不断冲撞融合,才能够不断推动文学的进化、发展。胡适认为,中国文学的各式体裁中,戏剧最受束缚,进化成程最差。中国戏剧只有与外国戏剧不断接触、冲撞、融合,才能促进中国戏剧的文体演变,催生中国现代戏剧;其次,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相接触”,促进中国小说的文体演变,指明了新文学小说演进的路径;再次,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相接触”,推动中国诗歌的“诗体大解放”,完成诗歌体式的跳跃式演进,创造出白话新诗。  相似文献   

9.
萨特在一生中,不仅写出了很多哲学著作,而且还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的文学创作有其独特的风格;把哲学观点作为文学的出发点,把存在主义思想带进了小说、戏剧,使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因此,其小说、戏剧在青年中流传甚广,影响也很大,不少青年主要是通过阅读萨特的文学作品认识萨特和了解他的存在主义思想的。  相似文献   

10.
一、借剧的形式写的诗痖弦不仅是中国现代诗坛上最具戏剧性的诗人 ,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戏剧诗人。闻一多先生曾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道 :“在一个小说戏剧的时代 ,诗得尽量采取小说戏剧的态度 ,利用小说戏剧的技巧 ,才能获得广大的读众。这样做法并不是不可能的。”他的话在痖弦身上得到了应证。并且 ,痖弦的诗绝非“不像诗 ,而像小说戏剧”或“多像点小说戏剧 ,少像点诗” ,[1] 而是以一种惊人的凝缩和如歌的音乐特质把“小说戏剧”浓缩、熔化为真正的抒情诗。余光中在《左手的缪斯》中认为痖弦回应的是T·S·艾略特 ,他道 :“症弦…  相似文献   

11.
从小说的叙事性到戏剧的小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叙事性是小说的主要性质。小说的叙事性使其成为正宗的叙事文学或说是叙事文学的主体。戏剧有无小说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戏剧有无叙事性的问题。戏剧客观上有许多叙事性。小说的叙事性与戏剧的叙事性在时间、空间、叙述、效果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点。二者的契合,就产生了戏剧的小说性。中国戏剧的小说性,是在它长期发展过程中溶化、综合叙事艺术而生成的。如将一些经典戏剧改编成小说是一定不乏读者的。戏剧的小说性这种现象,不是戏剧对本体的背叛与变质,而是对周边艺术的浸润与互动。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具有很高的戏剧艺术素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方面的艺术感受和审美经验融入到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鲁迅小说与戏剧不仅在精神层面有着某种深刻的粘连,而且在艺术层面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和众多精妙的契合.文章从鲁迅小说人物与戏剧、鲁迅小说语言与戏剧中的装扮色彩、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性特征.从戏剧这一非小说艺术视角来透视鲁迅小说,不仅可以获知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艺术般的审美效果和新的美学特质,也可以使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蕴得到新的开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盛,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的地位。南戏的创作也比较兴盛,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果说元代戏剧创作繁荣而小说还显得较为薄弱,从元末明开始,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小说和戏剧就都有  相似文献   

14.
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集中体现为其戏剧冲突。因此,中学的戏剧教学也应和小说、诗歌、散文等区别开来,然而如今的中学戏剧教学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5.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因此,戏剧文学鉴赏和诗歌、散文、小说一样,是中学文选鉴赏中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并列的文学品种。全文介绍了一种文学样式,使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愉快学习诗歌。  相似文献   

17.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有着不同于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语言构成,对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正是由于剧本语言的种种特殊要求,决定了剧本语言的特殊形式和特点.戏剧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两种:人物语言和情景说明.其中,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的主体,戏剧中的剧情及人物思想都是靠人物的语言及行动来体现的,动作性、个性化和丰富的表现性是戏剧语言的最主要特征.本文就从戏剧语言入手,分析戏剧文学不同于小说、诗歌等文体的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文学.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深深地刻上了种族、阶级、性别和身份的烙印。同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一样,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作品所阐释的身份认同与边缘写作观照了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与后学批评所关注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最高形式的语言艺术,读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文学趣味的高低.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等其它种类文学,体会小说、戏剧等其他种类文学的佳妙之处,因此,加强读诗与文学趣味的培养,进而提升个人修养与生活品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唐代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小说是传奇。传奇是一种传录奇闻的文体,实际上是已具规模的小说。唐代传奇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内容精彩,故事动人,文辞华丽,有些作品确实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唐代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写过传奇,部分高水平的传奇还成为了后代著名小说戏剧的蓝本。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传奇的风韵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