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体育既能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又具备大量思政育人元素。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融合思政教育表现出多主体、全过程、多维度的主要特点,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和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要通过提高体育教师育人意识、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和构建体育课程思政网络化平台等方式推进高校体育思政融合。  相似文献   

2.
师德教育是师范教育的重点,课程思政建设是师德教育的重要抓手。师德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挖掘师范专业学科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师德师风教育渗透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四有”好老师。师范生师德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提升师德教育的价值高度,提高师德教育的育人温度,增强教育实践的行动力度。高校需通过以下措施,推进师范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的逐步完善:完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加强课程思政制度保障;深化学科教学改革,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环节;拓宽育人渠道,探索实践育人途径;建立师德培育实践共同体,发扬教师榜样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下的“蒙台梭利教学法”翻转课堂以尊重儿童为主线,围绕教育情怀、道德修养、师德陶冶等思政元素展开课程模式改革,将思政元素渗透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紧紧围绕“蒙台梭利思想内涵与教具操作”这两大领域的教学内容,挖掘其思政元素,确定思政目标,重构课程内容,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实施翻转课堂,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实现思想认知、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贯穿在教学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4.
对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是协同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键手段,也是提升育人成效、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渠道。为改善传统课程思政元素采集方法存在的挖掘层次较浅、思政覆盖面窄等不足,对通信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策略展开研究。以“光纤通信”课程为例,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对不同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元素展开深入挖掘,采用故事讲述法和问题引导法对思政要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进行探究,对思政元素的专业意义和教育意义展开分析对比。有效拓宽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效果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不清晰、思政元素难以有机融入等困境,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对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过梳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知识体系,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主线,给出部分章节思政教学实践案例,实现思政融入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遵守职业规范、严谨细致、安全用电的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效载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学生受众群体大、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思政元素易于挖掘等优势。本研究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从育人元素挖掘、知识结合方式、课堂展现方式、考核融入方式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在该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近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多维挖掘思政育人元素,让职业教育课堂“思政飘香”。聚焦时代鲜活故事,挖掘入人心的思政育人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建设载体和实践路径。以“确立育人理念、完善育人体系、挖掘育人内容、发挥好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同作用”为科学把握课程思政的现实着力点,明确“教书”与“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挖掘与专业知识互通互融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构课程思政的体系。将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学校育人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切实担当起学校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根 《教育探索》2021,(4):69-72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价值观,与思政课程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对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全局性战略地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以及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需要在发挥思...  相似文献   

10.
在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中要认识课程育人的必要性,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素材,把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11.
精准思政是精准思维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是高校深化“三全育人”成效,深入挖掘分析学生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育人方式。高校实施精准思政,要对精准思政的育人力量基础和信息技术支撑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持续优化高校精准思政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确保了课程目标和思政教育同步育人,有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结合西藏T大学“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课程思政授课问卷调研结果的问题分析,从而对“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铸牢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背景下,充分挖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核心课程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的思政资源,在施教过程中融入六个思政元素,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工匠精神等优秀品质。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案,将专业技术教育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相结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全方位培育人才的功效。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和科学策略的实施能够更好地实现教书和育人共同进步的课程思政目标,为类似应用型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课程观,课程思政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相协同的基本原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面对目前课程思政在建设中存在的理念不够深入、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充分、协作育人效果不够明显、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现实挑战,高校可采取开发课程体系、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育人共同体、健全科学保障机制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史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实现“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和必要路径。当前中国法律史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专业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政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不足等问题,与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探索推进中国法律史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应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等,多维路径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根据课程思政理念在不同时间节点的研究深度及其在高校的实践广度,其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基于学科德育经验的课程思政理念探索阶段(2005-2013)、课程思政从理论构想走向试点推进阶段(2014-2019)、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全面推广阶段(2020-)三个阶段,遵循着从“专员育人”到“全员育人”、从“阶段育人”到“全过程育人”、从“单向育人”到“全方位育人”的演化逻辑,最终指向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当前,要继续推动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向纵深发展,一要发挥政策作用,助力育人实践;二要完善体制机制,做好育人保障;三要明确主体责任,提升育人能力;四要挖掘思政资源,筑牢育人阵地。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作为环境类和生物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蕴含着大量体现生态文明理念、职业理想、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发挥生态学课程思政优势,必将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推进,夯实立德树人效果.探究生态学思政育人的价值意蕴、思政元素挖掘、“三堂联动”育人机制、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结合地方特色生态学思政资源,引导学生学思与践悟生态文明思想,能够达到价值引领、情感认同和能力提升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大思政”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动态和新形态,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优势和突出特征,也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遵循。高校在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的基础上,遵循其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挖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思政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刚性表达和柔性说理相结合等方面,厘清“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构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形成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通过完善课程教学目标、挖掘提炼思政元素、融合多样化教学活动、建构过程性多主体多维度评价等路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激活学习兴趣,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统一的协同效应,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