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立英 《时代教育》2010,(9):121-121,125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指出知识是由个人自己构建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同时确认影响学习过程有四个因素: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此理论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少启示,对英语教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个体获得知识不仅是个人建构的过程,也是内在的社会化过程,文化活动和语言活动等社会因素影响个体的学习。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有两种代表观点:皮亚杰的社会认知冲突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建构主义从课堂教学、同伴间相互作用以及言语角度分析知识建构过程;在当代课程改革的实际应用方面,包括合作学习与交互式教学、情境性教学、跨学科学习、教育评估和教育改革。这种教学观在理论、实践和方法论上影响了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课程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任务型语言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课程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来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从学习者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思维方式。van Lier的课程观从学习者的角度,将学习理论、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综合为3A课程观,即意识、自主与真实;Williams和Burden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个人自己构建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可归纳为六个方面,即自律、自我、自信、自主、自择和互动。这些理念正是任务型教学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中建构主义的发展尽管充满着争论与冲突,尤其是激进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之间更是如此,但这些争论与冲突可以统一在如下10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建构主义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解释性模式、辨别个体发展的内在机制,应关注资源和一致性理解之间的平衡、数学思维中确信的检验烙印、两种顺序模式之间的内在互动与平衡、个体的变量资源、选择的依赖因素、学习的递归性因素、基因认识论所谓的客观性、认知中的反思性认知等,并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与共享:抛弃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之间的绝对二分,并要求建构主义的心理学观点应认识到理论的认识论核心,也避免了对创造一个过度个体化或自我中心主义的理论所进行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师专业化存在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个基本模式。虽然客观主义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屡遭批判,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建构主义模式具有很强的创新功能但也并非灵丹妙药。一种更辩证与包容的态度是,以建构主义模式为优先选择,又不完全排斥客观主义模式。为此,必须遵循三个优先性原则:即乡村教师的优先性原则,个人知识优先性原则,个体与生存环境互动优先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心理学三大理论看教师角色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变化,而作为任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任务的实施者和组织者的教师角色也在相应地变化.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人文主义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对于教师角色作以论述.认为教师应了解、分析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和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了解高校教师在教学师生互动中的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对高校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框架,对高校教师教学中的情绪劳动进行深入事件访谈并进行事件分析。结果发现高校对教师的工作要求并不明确,更多要求来自教师自我的角色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表现积极情绪,还要表现消极情绪,并且情绪劳动策略随着教师的不同状态和师生互动场景而发生动态转换。影响情绪劳动策略改变的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等三类,师生互动在这三类影响因素和情绪劳动策略间起到调节作用。高校作为教师的组织资源系统,应该增强其组织支持作用,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设置合理的工作要求,同时重视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培养教师情绪能力化,教师自身也应化被动为主动,把情绪与教学相融合,进而有效促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是在近一二十年,其思想渊源自皮亚杰(Jean Piraset)、布鲁纳(Jerom e Bruner)、杜威(JohnD ew ey)等人。目前该理论流派众多,主要有四种基本的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温和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这四类建构主义彼此之间是相互交叉的,如个人建构主义往往持激进建构主义的主张,社会建构主义则往往持温和建构主义主张。这些流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共同的观点:第一,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第三,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在这种理论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互动理论关注情感对互动过程的影响,使情感研究摆脱了个体的束缚,为情感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阈。在教育领域中,情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教育学对情感的分析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缺乏在互动层面上的思考。借鉴社会互动中的情感理论来探讨校园互动中的教育问题和现象,将为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课程标准下,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被广大教师肯定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互动教学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因此该方法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四种途径,实现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一、创设情境,实现情景互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中情感动力与智力动力是同时发生关联和作用的,可见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入手,揭示了社会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指导意义,进而指出在真实情境下的意义建构、基于认知与情感并重的自主学习和在教师指导下的互动协作不仅是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其特点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2.
在象征互动论看来,我们可以从自我、人际互动以及社会三个层面上理解教师情绪劳动与其专业实践之间的关联:首先,将自我视为情绪的栖息之所,把情绪劳动看作教师运用情绪进行的自我表演;其次,在教师的人际互动及其所处的特定情境中寻找影响教师情绪劳动的社会因素;然后,在教师专业的情绪法则以及教师的应对策略中把握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其履行社会角色和个体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执著于某些非理性的信念是导致教师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澄清个人情感与职业声望、劳动特点、个人价值、人际关系、多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避免错误信念的反复自动暗示和自我重复是理性情绪疗法的重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研究》2017,(6):123-128
沿承韧性研究的脉络,教师韧性研究经历了由特质观到过程观的转换。特质观强调个人品质而忽视环境对教师克服困境、保持专业发展热情的影响;过程观提出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界定教师韧性,但对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作出了过于简单化的设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强调社会生态对于理解和分析人类行为的重要性,为研究教师韧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这不仅有助于拓宽教师韧性理论研究视野、揭示教师韧性的发展机制,而且为未来塑造使教师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专业发展的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了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情感抚慰和支持,需要研究和管理教学工作中的情感,教师劳动具有"情感特征"。教师的"情绪地理"包括社会文化距离、道德距离、专业距离、政治距离和物理距离等五个维度,受到个体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影响。教师重绘"情绪地图",学校完善"情绪课程",社会释放"环境压力",是形成积极的教师情绪,保证教学工作更加流畅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课堂环境中的语言学习和发展是与话语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者相互之间及其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正是通过话语实践产生的。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框架的外语课堂话语研究显示:外语课堂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话语模式主要包括IRE和IRF模式;影响外语课堂话语互动的因素既包括课堂内的教师和学生因素,也包括课堂外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三方面阐述了教师学习共同体中交互策略设计的理论依据,指出了网络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体制因素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个体交互策略:优化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环境、充分发挥共同体中教师个体的交互性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本区域名师工作室三名优秀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主要聚焦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发现他们在个人实践知识构建中具有实践性、反思性、交往性、缄默性和自主性五个特点,他们的个人实践知识受到教师性格特征、从业动机以及专业发展内驱力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新知识形态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重建策略,即通过个体自我觉醒、专家专业引领、学习共同体研修和行动反思研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罗丙国 《文教资料》2005,(18):41-43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基于此中模式下的教育学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逐渐流行。为了改变我现有教学模式的缺陷,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与内涵出发,对国内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赵嫚 《文教资料》2014,(28):28-30
文章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环境研究中研究关系和个人因素进行反思,发现研究者影响的独特性:研究者是环境的一部分,研究关系对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者个体因素随着研究的进行不断变化.并由此影响研究过程和结论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