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希特勒反犹的原因十分复杂,就其思想根源而言,是其反动的种族优劣论,认为只有日耳曼人才是人类唯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是糟粕,必须消灭。在政治上,希特勒反对民主自由、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将马克思主义打上“犹太学说”标记,也是其反犹原因之一。犹太人在经济上会经商,不少人生活比较富裕,希特勒认为是犹太人剥削了德国人,实行“经济雅利安化”,也必须夺取犹太人财富。反对犹太人也是其向外发动战争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对外交往中,历来重视文化的作用,从早期扩张中传教士的海外传教活动,到二战后政府积极制定和推行的旨在确定美国战后世界领导地位的对外文化战略,都表现出力图借助其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影响并控制世界的强烈欲望。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借助于强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对外输出民主,强行推销美国的人权观念成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英美血缘文化情结这一潜在文化意识形态因素内涵共同的种族血缘关系、相似的价值信仰以及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种族优越论三个方面。其中,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种族优越论是其擦心内容,该理论作为影响英美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作为两国外交政策的号角为英荧之间的姻亲联盟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4.
5.
分析福尔摩斯故事中的渉印叙事,发现故事叙述背后隐含着划分我、他的帝国视角和自视为优等民族的帝国意识。印度被视为他者和劫掠对象,并被认为会腐蚀所谓高贵的英国性,但是帝国话语构建英印二元对立的时候却也无形中解构了自身。  相似文献   

6.
7.
种族歧视是美国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正是一部反映这个问题的小说。作品不仅揭露了种族歧视的各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个由种族歧视到种族融合的过程。这两方面 ,都赋予了小说非同寻常的意义 ,奠定了作者在美国文学史上“文学之父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索格飞 《考试周刊》2009,(39):229-230
美国社会的少数群体来源众多,其种族和民族关系异常复杂多变。为追溯其多变性背后隐藏的各种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历史上少数群体内部,以及他们与主流群体之间摩擦冲突的探索,着重指出了多变性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与历史等客观因素,同时强调在考虑主流群体与少数群体关系过程中应区分对待自发移民与强迫移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损人的话或忌讳语在涉及到民族时就成了大事,这是爱国人士不可忽视的话语。在学习英语语言时,我们意识到语言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社会和人们接受和认可一定的表达法,语言才运用得体。本文着重探讨与种族有关的英语表达法,让和谐的语言增进全世界人民的团结。  相似文献   

10.
朱逸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1):88-95
在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种族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助长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与分裂.政治转型后的南非依托学校相关核心课程,通过向所有课程和校园生活全面渗透等方式,推行以宪法为依据,以民主、责任、尊重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塑造青少年学生既具有共同性又容纳种族差异性的公民身份.在价值观教育的引领下,今日南非总体趋向种族平等团结的愿景,但仍然存在着对这一进程构成挑战的现实问题,如教育内容与方式的不完善、教育资源在不同学校分配的不平衡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师教学活动的不规范等.  相似文献   

11.
损人的话或忌读语在涉及到民族时就成了大事,这是爱国人士不可忽视的话语。在学习英语语言时,我们意识到语言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休。社会和人们接受和认可一定的表达法,语言才运用得体。本着重探讨与种族有关的英语表达法,让和谐的语言增进全世界人民的团结。  相似文献   

12.
13.
热带病是近代英帝国向热带地区扩张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之一。19世纪,由于西非地区白人殖民者的极高疾病死亡率,该地也被英国人冠以“白人坟墓”的称谓。起初,英国医学界奉行一种“适应病”理论来应对上述问题。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英国医学界逐渐认为白人在体质上无法适应“不健康”的西非热带环境,而西非黑人则对热带环境具有某种“种族免疫力”,他们不易患上那些对白人而言十分致命的热带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医学认识从殖民观念和殖民策略等层面影响了英帝国在西非的扩张,促使英国殖民者由以白人为主导的直接殖民模式,逐步转向依靠“土著代理人”的间接殖民模式,并塑造了最终形成的英属西非殖民地的种族结构和权力关系。此外,这种医学认识也将西非黑人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视为其生理和精神“缺陷”的副产品。这同样是一种对黑人身心特质的歧视性构建,是一种为英帝国扩张树立“合法性”的“权力叙事”。  相似文献   

14.
华裔美国文学发展至今,一直都将对民族身份的追问作为自己的书写内容之一。本文试从两位不同时期的作家汤亭亭和任璧莲着手,结合两部文本《中国佬》和《典型的美国人》进行对照阅读,旨在探讨在后殖民视角下两代作家在创作意旨、表现内容等方面对民族身份的认识是从一种种族对话到种族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婷婷 《中学生电脑》2005,(7):119-119
人族,这个加点最有争议的种族,从一开始的全敏到全血,再到后来的敏法、血法,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个最郁闷、最无辜的种族,对法术熟练的依赖性天生就是三个种族里最强的。笔者想象不到一个混3冰3睡3的男人怎样练到100级,所以有钱的人可以练全血全法,穷点的可以选择血法敏法。作坊系统和门派任务的出现,动摇了这种加点方法。122级的血攻人带强混武器,4.8万的血,1.5万的攻可以轻松游走。  相似文献   

16.
17.
《生育制度》是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著作。此书体现了费孝通先生关于婚姻家庭的本质、抚育方式、基本结构及社会继替等思想,对于今天维持家庭婚姻和谐、社会稳定和整个种族的延续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路晓辉 《英语自学》2009,(11):34-37
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1914—1994)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非洲裔美国小说家之一,跟与其同时代的著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在当代文坛上可谓一时瑜亮。但是与赖特关注黑人种族问题不同的是,艾里森并没有将眼光仅仅局限在种族问题上,  相似文献   

20.
汤亭亭,美国华裔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是美国华裔文学繁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植根于中国文化,又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女勇士》是汤亭亭的代表作,曾获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非小说奖。这部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分为五个部分,讲述了"我"成长的经历以及发生在"我"周围的人身上的故事。《女勇士》是一本书写华裔女性生活的作品,她们的双重意识主要体现在性别与种族两个方面,作品中对性别与种族的解构几乎随处可见。本文将从解构的角度分析《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双重意识,从而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