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彦玲 《视听》2021,(1):67-68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视频化程度的提高,短视频创作成为一种流行风潮.微纪录片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艺术形式,短小凝练,融合了短视频创作的特点,以小见大地再现真实生活.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微纪录片也要坚持推陈出新,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本文结合短视频与微纪录片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探究短视频时代微纪录片的创作如何找到更...  相似文献   

2.
徐楠 《采.写.编》2022,(1):151-152
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兴起,各种媒介在网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呈献给观众不同的感受。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微纪录片这种视频的影响力越来越低,而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微纪录片这种时间长、节奏慢的视频内容观众并不认可,这就给微纪录片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微纪录片的发展需要与时代的步伐紧密结合,才能在未来的生存发展中有一席之地。文章从微纪录片在新时代互联网视频发展入手,分析与互联网互动和主题内容的单一给微纪录片带来的生存挑战,探讨微纪录片在未来发展中的措施和规划,并对以上内容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二更、抖音等以短视频为核心的媒体平台取得了迅速发展,对传统纪录片的传播发展空间进行了抢占。面对短视频的冲击,纪录片需要寻求适合的出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受到的冲击展开了分析,提出了生产微纪录片的转型发展方向,并对纪录片类型形式创新、移动媒体新助力的提供等转型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从而描绘纪录片发展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4.
微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移动终端的基因。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网红经济的出现,纷纷涌现的各种短视频平台,逐渐改变着受众的信息收取途径和阅读习惯。那些反映现实生活、加上艺术化剪辑和包装的短视频已经有了纪录片的雏形,微纪录片的产生也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作为身处媒体融合大潮中的主流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如何运用微纪录片这种既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又顺应当下传播新形态的视频产品,已经成为专业电视人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2014年12月,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时,微纪录片《城殇》在电视与网络同步推出。这套30集的微纪录片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推出,在央视等多家主流电视台播出,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同时,该片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突破千万。笔者力图通过本文分析《城殇》在播出时机、叙事手法、形态设定等方面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赵丽维  李明扬 《传媒》2021,(1):34-36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微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原创短视频内容平台二更的系列微纪录片,坚持以社会主流价值为导向,关注小人物、透视大社会,通过制作有温度的内容,传播深入人心的普适价值观,赢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二更通过整合全网传播矩阵,用公益微纪录片撬动主流媒体资源,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由此探索出微纪录片持续发展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微纪录片是短视频中"最重型"的子类,被视为"精英叙事与大众叙事的中间产品"——体量上,比纪录片短小轻巧,比普通短视频信息量更大;主题上,在"全民皆媒"的环境下,呈现了更加多元、真实的平民化视角,并以大众化创作吸引了更多受众的注意力。很多媒体在转型中选择微纪录片作为承载深度报道的一种新形式,高度重视并有意识地培养这类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早餐中国》是由福建海峡电视台和腾讯视频于2019年推出的一档美食纪录片,自4月22日上线播出四周后,在腾讯视频端播放量就突破1亿,持续占据腾讯视频纪录片每日热播榜第一的位置。一部每集只有5分钟的美食纪录片突然引爆网络,该现象的背后与其抓住时代热点、独特创新的纪录片讲述方式不无关系。本论文试图从节目创作层面的选题、叙事、制播三个维度来剖析《早餐中国》作品本身,为新时代下纪录片及短视频的创作者提供一点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的时代,出现了全民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等。微纪录片作为新媒体和互联网结合的一种新形态,传播能力较强,受到受众的喜爱。随着受众需求增加、评判能力提高,微纪录片要实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内修外练,实现跨界融合。本文将分析全媒体视域下微纪录片的现状和特点,从选题角度、叙事创新、传播规律等方面着手,探讨微纪录片在借鉴传统纪录片优势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大型系列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于2015年下半年在电视和网络上同步播出,反响甚好。本文从此微纪录片入手,全面分析了在新媒体语境下新的纪录片产物——微纪录片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1.
赵星辰 《东南传播》2022,(1):124-126
党史题材纪录片不仅是承载党百年奋斗史的影像资料,更是进行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承担着激发奋进力量、引导思想舆论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的增加,微纪录片这种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聚焦于近年来热播的党史题材微纪录片的代表作,分别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  相似文献   

12.
张兴动  陈宇翔 《传媒》2018,(5):82-84
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为纪录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而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纪录片创作方式的变革,"微纪录片"这一新的样态应运而生.同时,创作方式的变化也对高校微纪录片的创作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微纪录片"这一新的纪录片类型为研究主体,从微纪录片的创作特点以及高校微纪录片的创作优势与引导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庄雯雯  杨颖 《东南传播》2021,(4):123-125
同网络媒体的平台优势相比,电视媒体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方面.在台网融合的趋势之下,电视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挥内容生产所长,寻求网络平台合作.本文以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合作的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为例,探讨电视媒体如何在坚持"内容为王"理念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出发,汲取短视频的微叙事模式、探店"Vlog"和网络综艺等网络化制作与传播经验,借鉴平台宣传策略和分季播出模式对纪录片进行内容运营,以最大程度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4.
吴雨蓉 《传媒》2015,(12):64-66
2014年开始,PGC成为网络微纪录片生产的主导模式,由此网络微纪录片的发展从“全民纪录时代”进入到“后全民纪录时代”.节目来源的改变给网络微纪录片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本文将在描述“后全民纪录时代”现状的基础上从题材选择、创作语法、专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几个方面对PGC网络微纪录片的特征与价值进行阐释,以期为网络微纪录片的发展留下实时性注解.  相似文献   

15.
莫青 《今传媒》2016,(10):107-108
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播出,让笔者看到该纪录片的策划者们不仅仅是在拍摄制作一个纪录片而已,从策划选材到拍摄制作,再到播出宣传,最后形成品牌节目,他们做的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和文化遗产传承的一项事业,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则是这项文化事业最好的载体。本文主要探讨一个微纪录片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所能带来的商业价值有多大。  相似文献   

16.
微纪录片是"微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主要运用非虚构的创作手法,将碎片化的素材用数字技术制作成风格简约、主题明确、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短小纪录片。系列微纪录片《城殇》在内容创作和艺术表达方面,呈现出与普通纪录片所不同的特色。在新媒体时代,其创作与传播对历史记忆的建构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今后的微纪录片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线网络、视频平台和智能终端等新媒介迅速应用普及推开了大众媒体新时代大门,带来受众获取渠道和媒体传播语境的变化,记录、再现现实和历史的表现方法发生改变,这都需要大量简短精炼的视听影像来填补满足市场需求。微纪录片因此应运而生并得以蓬勃发展。究其根由,从历史与时代双重视角审视,微纪录片因其沿承内地纪录影像创作意识、满足民众个体话语表达场域需求,并成为主流媒体投合新时代传播环境、新兴媒体增强影响力的最佳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静波 《出版广角》2016,(17):70-72
伴随着网络传播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纪录片也得到迅速发展。一方面,纪录片市场变得多元化,一系列新的纪录片类型相继出现,纪录片出版、影视和周边的衍生产业也大大拓宽了纪录片的产业链;另一方面,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也让纪录片发展呈现了新的传播态势,同时,视频网站也为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产业发展策略,并介绍了一系列成功的纪录片案例。  相似文献   

19.
刘烨 《新闻世界》2013,(7):273-274
【摘要】传媒进入“微时代”,微纪录片顺应时代,悄然走进大众视野。本文以央视2012年推出的大型微纪录片《故宫100》为例,剖析微纪录片细碎化的新特征:适应新媒体传播、化整为零易接受及表现手法活泼。微纪录片叙事策略则有从微观视角切入、大众文化的叙事理念以及叙事结构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20.
吕鑫 《采.写.编》2022,(6):170-17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行业受到较大冲击,观众市场被短视频以及网络视频软件冲击,为了重回市场,增加竞争力,更多电视台开始转型,开始策划拍摄纪录片记录生活和祖国美好河山,重新吸引观众的兴趣。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不但需要硬件支撑,还需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不但需要策划总监设定创作场景,还需摄影师技巧高超,本文将从电视纪录片创作技巧和摄影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介绍,为提高电视纪录片质量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