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激发兴趣 拓开思路——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 ,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真切感受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可是小学生普遍感到下笔难 ,这是由于文思不畅 ,缺乏材料引起的。教师怎样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使他们有话可写 ?一、激发兴趣小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的爱好集邮 ,有的爱好打球 ,有的爱好饲养小动物 ,如果教师引导得法 ,这些都是作文的材料。有位小学生对养蚕很有兴趣 ,就在一个小盒子里养了几条蚕 ,在他写的作文《蚕》里 ,生动地描写了蚕脱皮的情况 :“我突然发现蚕头上的皮皱着 ,像皱纹似的 ,皱得越厉害了。蚕吃力地蠕动着 ,竭力把皮向尾部推。先是头脱…  相似文献   

2.
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具备天生的写作能力,还特别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和多观察生活,从而收集到写作的材料。学生有了写作的材料,教师还要激励他们大胆创作并修改,让他们在写作的体会中进步与成长。  相似文献   

3.
儿童时期,是诗一样的年龄,花开般的季节。放飞梦想,收获希望。在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农村小学生用他们的童心、稚爱,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七彩的世界。教师如果能培养他们丰厚的写作基础,加上有效的指导,学生就会喜欢作文,从而写出生动感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小学生害怕作文,有时他们面对一个作文题目,竟会呆坐在那里,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我们的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的呢?有的教师说:心里想的并不是都可以写在作文里,要写为了建设祖国而读书.有的教师说:作文就要拣正面的话写,还要夸大,要想象.还有的教师竟然说:实在写不出只要把少年报上的文章变一下写进作文里,这叫结合形势。在这样的指导下,小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正面道理一大套,没有真情实感,形成了新的八股.可见,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的了.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是一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好奇、爱动、好问是他们出自于正常心理状态的外在行为表现,即使在安静的作文课堂里也无法控制自己。有的语文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有的语文教师却在某种自觉和不自觉的教学行为中压抑了小学生正常心理的发挥,常常在发现他们有“边思考边绘画”、“边思考边自言自语”或“边思考边议论”等“越轨”行为时,就情不自禁地制止说:“好好想、别乱画。”“认真思考,不许出声。”等等。其实,这是教师不了解小学生写作行为心理特点的错误说教,于无意中阻碍了小学生活泼好学的求知欲,于死板中淡薄了孩子们对学习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作文指导课,教师常按固定模式进行教学,制约了小学生的写作热情,阻碍了作文质量的提高。因此,突破原有模式,让学生爱习作,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以“趣”引路,快乐练笔。小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对 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内容激趣。小学生好奇心强,新奇的材料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如给学生一个开头:“雨哗哗地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我心爱的小猫还没有回家,它到哪儿去了呢……”让学生续写,要求写出担心、着急的心情。小猫是孩子的宠爱之物,这内容一下…  相似文献   

7.
论获取作文材料能力的培养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校徐永森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的作文,是由“内容”与“形式”两部分组成的。学生作文素材从何而来?要从生活中获取。如何从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涉及到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偏重于小学生有了材料后...  相似文献   

8.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更是学生心灵的万花筒。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 ,他们的天性是爱作文的 ,教师要在习作指导中发现这种爱 ,发展这种爱。一、儿童是班级的主人 ,更是习作的主人班级生活、活动中 ,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 ,鼓励他们 ,他们才能感受到主人的尊严。同样习作对于孩子来说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 ,他们是十分感兴趣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中尽情去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去行使自己的使用权、发表权。班里有一位学生忘记带红领巾被大队部扣去班级一分。集体观念强的同学严厉地批评他 ,他随…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纲要》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遗憾的是,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却十分严重:编造事实;虚情假意;刻意拔高;套话连篇;照搬照抄等等,不一而足。它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影响到他们成长的其它方面。那么,虚假的症结何在呢?(一)目的偏向:为“功利”而服务,为“创作”而准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对此,教师中存在着两种较偏颇的认识,这是造成小学生虚假作文的根本原因。有的教师把作文教学的目的建筑在“功利”之上。他们在考前往往要猜文题,读范文,讲范文,甚至…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怕写作文,语文教师怕教作文,这是不争的普遍事实。小学生对写作文,不敢、不爱、不懂作为。实际上与语文教师的“无所作为”有极大关系。作为语文教师。你可曾问过自己:学生作文,教师做什么?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无论教师如何尽心尽力地教,学生面对每一次作文教学都会愁容满面。有的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生活,还为不会写一篇通顺的记叙文而发愁,每次作文课似乎都是学生的受难课,学生对作文有一种无形的抗拒和恐惧的心理。通过十几年的教学体验,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拔高了作文教学的难度,把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当成经典著作指导,从而使小学生不敢写作文。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作文教学恰恰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棘手的课题,而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更是令人头痛的课题.小学生知识面狭窄,写作基础差,作文课成了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以往,我们普遍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生从能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过渡到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就是作文训练的过程.小学生刚接触习作,感觉陌生,他们没有丰富的词汇,平时又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文时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几句话.他们有的无话可说,有的有话不知怎么说,不知怎么写.即使完成了一篇作文,文章也条理不清楚,内容表达不具体,或者是词不达意,牛头不对马嘴.这样的文章让教师在批改时无从下手,改得了开头,改不了结尾,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那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小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的心里装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变成孙悟空,还有的想有一对会飞翔的翅膀……学生今天要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幻想,让学生美好的愿望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实现,这是完全可以的。这种作文属于假设类想象作文。对小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将变得斑斓多彩,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地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多数小学生每逢看到作文题目就愁眉苦脸。无从下笔。他们把作文看作是一种负担,甚至把老师布置的作文误认为是老师故意出难题。因为他们认为作文是“无材料可写”又“无话可说”的难题。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进一步探讨与改革作文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确实碰到很大的难题。因为小学生作文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有的学生生活单调,缺乏生活的经历,有的学生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做到有话说、有东西写,进而要求说真话、诉真情,从而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与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  相似文献   

16.
符丹华 《海南教育》2008,(6):160-160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多数小学生每逢看到作文题目就愁眉苦脸。无从下笔。他们把作文看作是一种负担,甚至把老师布置的作文误认为是老师故意出难题。因为他们认为作文是“无材料可写”又“无话可说”的难题。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进一步探讨与改革作文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的作文应不应当规定字数 ?以我之见 ,不能简单地说“应当”或“不应当” ,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回答。小学生即使到了高年级 ,也还是处于练笔的初级阶段。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刚刚形成 ,有的还未形成。真正能写出象样的文章的学生 ,是不多的。有的小学生作文总觉得无话可写 ,有的写着写着话就没了。因而 ,在平时练笔时 ,适当地规定一下作文的字数 ,或对个别学生规定作文的字数 ,是有好处的。我们都知道 ,良好的作文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一个方面。对儿童 ,应当适度地给他们一点儿“限制” ,才能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也与培育果树苗…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怕写作文,语文教师怕教作文,这是不争的普遍事实.小学生对写作文,不敢、不爱、不懂作为,实际上与语文教师的"无所作为"有极大关系.作为语文教师,你可曾问过自己:学生作文,教师做什么?  相似文献   

19.
纵观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实际,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生的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周密安排,精心设计,为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充足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放飞思维、大胆想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精心设计富有开发思维的作文内容,借此激活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很有必要的。下面试举六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作文前的指导,应着重启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明确作文的要求,知道怎样立意,怎样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启发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变“要我作”为“我要作”。有经验的教师,有的在命题上尽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愿意写,喜欢写,有内容写。有的配合讲读课搞“一课一得”,使学生感到学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