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文本,要构建贯穿国民教育体系始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就要探讨儒家经典在课堂教学情境下如何符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群体的研读范式。经典研读范式的有效性,是实现经典教学的普遍有效、时间有效、系统有效、主体有效、导向有效,以及训练研读者的思维,引领研读者的价值取向,完善研读者的人格的前提条件。儒家经典课堂教学七步骤的实践,是有效的儒家经典研读课堂教学范式之一。在当下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关键期,教师通过范式构建和教学实践,可以完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素养提升,在文化传承发展上具有时代意义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所谓"经典",是指各民族古老的、具有深刻思想意蕴,并在各民族历史上长期发挥精神指导作用的文化典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堪称"文化经典"的原典首推《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此外还有《论语》、《孟子》(儒家经典),《老子》、《庄子》(道家经典),《墨子》(墨家经典)等。这些典籍因其思想的原创性、内容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对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制约作用。在显性文化层面上,民族文化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隐性文化层面上,民族文化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规模、方法、评价、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制约性。民族文化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制约机制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文化冲突,坚持改革、完善、创新,学习并借鉴国外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老子》和《庄子》、佛家的《金刚经》和《心经》、兵家的《孙子兵法》、医家的《黄帝内经》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当前,不少学校开展了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同时大量的打着经典文化作品的书籍开始摆在货  相似文献   

5.
儒家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模式.它强调仁厚之风的道德约束,重视有教无类的个人培育,体现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合作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既定信念目标的不懈追求.传统儒家的这种教育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形象,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因此,准确地解读儒家经典的内涵,深入研究中国自己的教育与文化,以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强化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儒学家民族思想主要包括"‘大一统’的国家认同意识"、"‘无间华夷’的民族平等意识"、"‘用夏变夷’的文化认同意识"这三部分内容。在接受儒家传统民族思想的同时,云南少数民族儒学家又能结合云南民族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儒家民族思想"两重性"、"华夏文化中心主义"等传统缺陷,使儒家民族思想更具有包容性和民族立场的坚定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通行的《中国文化概论》类教材以汉族经典文化为主体,忽视中国各区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介绍,不利于形成全面、科学、合理的疆域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理应将中国的历史进程、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形态文化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构建完整的中华民族文化认知地图。  相似文献   

8.
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注重道德教育,尤其儒家孝悌思想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文化中心提倡以《弟子规》等一系列先贤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从培养人的孝悌仁爱之心入手,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构建人人内心平和,与他人关系融洽,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庞朴先生有个说法,中国是个书香门第的国度。这就意味着,从古至今,中国出版的书籍世界上最多,堪称经典的自然也不少,光是儒家称为“经”的,就有十三种。要从浩瀚的典籍中选出十种经典来,用简洁通俗的文字介绍给学生和喜爱中国文化的读者,是很困难的。在汰选过程中,首先要克服观念的障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典经常是同儒家的经书划等号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五千多年来,华夏文化孕育了中华文明,而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语》中的"人本精神"是探究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从"礼"与"仁"来考察《论语》中人文思想的萌芽,进而分析其中蕴含的对人自身价值肯定的"人本精神",最后对《论语》给当代现实社会所带来的具有众多启示意义加以归纳和总结,从而反映出传统经典对新时代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杰出代表,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道德良心,其中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和文化育人基因文化育人基因,在着力诠释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行文化、君子文化、孝道文化、诚信文化等,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文章挖掘了《论语》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道德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让青年学生从传统经典文化中汲取营养,锻造时代新人,润物细无声般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经典诠释是儒家核心价值得以传承的基本形式。《大学》是儒家重要经典,历代诠释者通过对《大学》文本的诠释,表达对社会与时代问题的思索。中国古代的《大学》诠释,存在《礼记》之《大学》与《四书》之《大学》两种路径,代表着不同的学术品格和价值取向。文本承载思想,不同的诠释路径背后是诠释者对经典思想意义体认的不同,表达了自身的看法,丰富了经典的文化意蕴。只有不断赋予经典新义,经典才有生命力,传统才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中国经典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中的应用策略,首先从经典文化的现代传承、德育的进一步拓展以及经典文化与德育的融合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经典文化在晓得低年级德育中的应用优势,并从准确理解经典文化的内涵、利用经典文化构建教学情景以及加强经典文化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阐述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基于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多种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根据生物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让学生从诗词歌赋、古代科技成就和经典书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首先培养高素质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经典诵读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其根本是要首先培养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有了教师的表率风范,再加上全社会的努力配合,儒家经典诵读工作,自然卓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引言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学术与文化瑰宝,是承载民族精神的历史河床,是历代读书人的文化故乡。本文拟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审视、解读经典文化,立足当代教育文化价值观重建的高度发掘其时代精神与文化生命力,倡导营构高雅康健的学校教育人文生态环境。现代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育意义的失落和教育人文价值的危机,教育自身的“惟科学化”与教育研究的科学化非但不可能拯救教育的“意义危机”于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与工业主义的泥潭,反而会加速教育“意义”的解魅和精神的失落,因为在民族经典文化缺席的现代教育体制内,越是单凭科学理性来…  相似文献   

17.
张军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124-125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儒家伦理文化合理内核的有效汲取,对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这些合理内核,一是儒家在道德文化理念上追求圣人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境界,二是儒家在人伦关系上推崇相互协调的和睦交往,三是儒家在义利关系上主张"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儒家经典诵读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其根本是要首先培养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有了教师的表率风范,再加上全社会的努力配合,儒家经典诵读工作,自然卓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文化经典,通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实践检验、大众认同,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最具典范性、权威性、原创性、奠基性,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产生过广泛积极影响的文化典籍和优秀著作。文化经典指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走向,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  相似文献   

20.
儒家治理文化在整个儒家思想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人本精神和实践品格,至今具有重要的资鉴作用.整观儒家治理文化,不难发现儒家治理以善治德治为魂、治己以修身正心为本、治民以仁政民生为务、治君以内圣外王为要、治国以礼法刑政为方.儒家治理文化从个体与社会、精神与方略、核心与要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抓住了治理的目标、主体、内容、根本、方法等关键问题,实已兼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