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战略高度上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长期的历史任务,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人的培养和训练为对象的教育事业是一项运转周期很长的事业,目光短浅不行,短期行为不行,必须高瞻远瞩,从时间上必须着眼于未来,从空间上必须着眼于世界,而从教育行为的基点上必须把现在抓得很紧很紧,“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百年大计在于树人”,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美好未来,必须从现在的儿童少年抓起。  相似文献   

2.
3.
4.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归根到底是要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从这个伟大历史任务出发,深刻领会“三个面向”的重大意义,考虑如何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进行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细数当代中国刷在墙上且深入人心的教育标语",三个面向"必定位列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恢宏视野,不仅为教育管理决策者、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即便是对学习者,尤其是对恢复高考后的读书人而言,它也无异于催促奋进的黄钟大吕。在2013年国庆节前夕,时值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发表30周年,人们通过纪念活动来感怀伟人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首都千余名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理论工作者于9月16日在北京景山学校集会,隆重纪念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发表15周年,总结15年来在“三个面向”指引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进一步学习、领会“三个...  相似文献   

7.
8.
很多人或许还记得10年前,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在这场夏令营的较量中,日本孩子占了上风,中国孩子的表现则令国人汗颜,以致事后竟有日本人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当时,不少人写文章反驳。2000年,《夏》文的作者孙云晓又写了一篇题为《千年警世钟———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续篇》的文章,写的同样是孩子间的较量,只是地点由内蒙古草原移到了日本的黑姬山。作者是这样描述这次较量的:“假若重提内蒙古草原上的较量,不过是一场轻松的游戏,而黑姬山探险却是重量级的生死较量。当然,这较量决不…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人民欢庆我国第九届教师节的日子里,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十周年,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工作做出的精辟论断和纲领性指示。十年来,在邓小平同志题词和关于教育问题一系列论述的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随着时间的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从教育与我国四化建设的关系、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和教育自身的特点,以及与21世纪的关系,阐述了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在坚持“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在思想认识改革实践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1983·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面向”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发表15周年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理论的提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  相似文献   

13.
14.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现代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它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教育战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进行改革、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也是我国教育战线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体现。它立论高、意境深,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而且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在中国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也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贡献。坚持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仍然是今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思想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持续性的历史影响。然而,"三个面向"思想在大学性格的语境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是大学性格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大学既要面向现代化,也要珍视历史,守卫传统;既要面向世界,也要立足国家,服务民族;既要面向未来,也要回顾过去,寻求镜鉴。事实上,大学性格具有多重性与共生性,我们不仅要关注其正向性格,更要呵护其反向性格。  相似文献   

17.
<正> 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8.
25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5年来,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光辉论断,是我国跨世纪教育与改革的指导方针,也是当令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培养的什么人的问题,我们要“培养一批同现代化要求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的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来说,就是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培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这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