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善勇 《大学生》2015,(8):74-75
从临阵退缩到进入状态这个马来西亚的学生是我带的第一个博士生。第一次见到他时,给我的感觉是他特别怕我,是真怕的那种,这让我觉得挺好笑。我不由得想起,我第一次在香港见到我的博士导师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战战兢兢的,生怕走错一步路。在澳洲读博士,第一年结束通常要做一个confirmation report,相当于国内高  相似文献   

2.
我的表哥住在恶作剧时空,放暑假时,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到了那里我才知道,生活在恶作剧时空,竟然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即使在自己家里也一样,就拿我刚到那里第一天的遭遇来说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前我在学校任教时,有一年学年开始,年级组长通知我,有一个重读生安排在我班就读。开学的第一天我找这个学生谈话,表示欢迎到我们班里来。但他走到教室门口却不肯进去。我进去告诉班里同学:“我们班要来一个重读生。”我知道他就在教室外面,他听我在说他时就悄悄地到窗户下面听,我有意放低声音说:“××同学,由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习不努力,没有跟上,现在到我们班重读。不过他很聪明,相信他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接着,我又跟班里同学提了要求:“我们不能歧视他,要热情地关心帮助他,谁也不准叫他  相似文献   

4.
<正>新接手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我还没有来得及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时候,虽然我是准备了好多说辞,想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但是第一次进教室,他就让我领略到了他的"厉害"。在我侃侃而谈高三毕业班的愿景时,说到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后哪些高校有哪些专业可以供大家选择,且这些专业就业形势很好时,大家都在认真听,他却  相似文献   

5.
杨聪 《班主任》2011,(9):68-69
强强刚从村小转学到我班。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作文。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强强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马上把他叫过来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强强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  相似文献   

6.
【原文】芬兰的第一场雪于筱筑到芬兰的第一年,我托人找到一家旅馆打工。我第一眼看到蒂姆的时候就很不喜欢他:胖胖的一个老头,眼镜架到鼻子上。他看过我的工作申请表之后冷冷地说,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在这里试用一个星期。江苏  相似文献   

7.
1998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第一次访华第一站就选择了西安.对于这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选择,他是这样解释的:"我觉得,了解一个国家要从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开始."其实,早在克林顿之前,许多国外政要在访问中国时,西安都是必到的一站.  相似文献   

8.
樱花飘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 读大学那会儿,我有一个铁到忘了性别的哥们儿叫旭,旭说他从初中时,爱上了一个同班女生,他的第一束玫瑰是送给她的,第一句告白是对她说的,第一次失眠是因为她,第一份相思还是为了她。  相似文献   

9.
我在许多国家都惊讶地发现,我踩到别人的脚,对方倒是先向我道歉。后来,我请教当地人,解释是,我如果踩到一个人的脚,那表明他挡了我的路。挡住别人的路,当然应该道歉。听到这样的解释,我大吃一惊:天下还有这样奇怪的逻辑?时间长了,这才知道,小老外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有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要小老外接受:你不能麻烦别人。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教育原则,只不过顺序倒了一下——别人不能麻烦你。至于你要不要麻烦别人,那要看需要而定。“我在中国能活到今天,简直是一个奇迹。”一个老外向我叙述他在中国的“历险记”。“我到中国第一天进饭…  相似文献   

10.
吴扬 《大学生》2022,(3):94-96
到现在,我在英国待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我在中国待的时间.我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书时,专业是international business(国际商务),学校有出国交流的机会,我就出国了.到英国的第一站是伦敦.我在伦敦大概待了三年,随后认识了我的先生,然后就跟着他来到了伊普斯维奇(Ipswich).  相似文献   

11.
“我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于1839年12月27日,从这一天起,我开始记录他的各种表情。”这是一位学者做父亲时的札记。他就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达尔文工作很忙,但他并不因此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他对孩子们的成长作了详细的记录,包括第一颗牙什么时候长出等等。他同孩子“站在完全平等的地位”,孩子们都认为他“是一个最令人喜欢的游伴”。他经常抽时间给他们讲在贝格尔舰上航行的见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沉浮     
1在日本的第一年,我曾搭便车旅行,到过西海岸的很多渔村。2在一个小村子里,有幸遇见了一个很特别的人。他60多岁,腿瘸得很厉害。他告诉我自己年轻时曾热衷于空手道,但是25岁那年,在父亲的渔船上干活时不慎受伤,从此成了瘸子。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向读者详细权威地介绍留学马来西亚的情况,我们专门采访了马来西亚驻华使馆一等秘书陈文宙先生。他一看就是个标准的东南亚人,而且是一个幽默的马来西亚人,当我采访结束感谢他接受采访时,他笑着说要写好一点哟。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陈先生说他祖籍福建。他是在马来西亚长大的第三代人。怪不得,他流利的中国话应该比许多中国的南方人还要好得多。问:去年到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数字统计吗?答:去年发放签证的数目是11000  相似文献   

14.
一个班里,总有比较特殊的孩子。在我们班,刘家岐算一个。家歧小朋友在班里是“老大”,因为他囊括了好几个“第一”:年龄第一,学龄第一(因为上了两年大班),个头第一,当然“调皮捣蛋”也是第一。总之,除了学习不是第一,其他各项都是第一。记得刚开学的那一天,园长打来电话让我到二楼楼梯口接一个新孩子,我当时觉得好笑,干吗到楼梯口接孩子啊?到了才明白,能把他“弄”到二楼楼梯口,已经是不容易。家岐紧紧地抱住楼梯口的栏杆,坚决不往上走。我“一哄二骗三引诱”,最终还是让园里的男教师帮忙硬把他“扛”到了三楼。跟家歧的第一次交锋,我败得很…  相似文献   

15.
晓菲 《留学生》2014,(5):35-37
正将西方发展经济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位学者,撰写的《发展经济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此学科的专著,首次提出"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鼻祖"的谭崇台。从武汉大学到哈佛大学"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1947年底,谭崇台满怀报国激情,谢绝师友们的挽留,毅然自美国启程回国。在途中,他陷入了回忆之中。  相似文献   

16.
读完《邓小平时代》这本书,我是蛮感慨的。首先,我觉得邓小平的一生是很不幸的一生。之所以说不幸,大家可以看到他的三起三落、"文革"时家庭变故、在江西下放干活等,尤其是他下放到江西时,年纪已经很大了,却干起年轻时出国留学时的活,我想他当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这样来看,我觉得他的人生挺不幸的。但反过来说,他的一生又是挺幸运的。中国处在这样一个从弱到强、从封闭到开放的一个时代,恰巧他参与了。他不但参与了,而且是主导改革进  相似文献   

17.
与雄鹰为伍     
万新 《高中生》2008,(19):38-38
一个人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由与他关系最亲密的朋友决定。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我也十分怀疑。但是,后来的一次经历使我体会到了这个论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高考落榜后,我给父母留下一封遗书,服下了一整瓶的安眠药。幸亏家人发现及时,立即把我送入医院抢救。在我康复出院的第一天,父亲带我到村前的河畔。他缓缓地说:很多年前,有一个小男孩出生在这里,每到发洪水时,他就会手持一根带铁挠钩的长竹竿守  相似文献   

19.
刘祺宝 《留学生》2012,(1):24-25
1955年夏天,我从北京大学被派往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之后便被分配到中国驻民主德国大使馆工作。时任大使馆文化参赞的温朋久(温家宝总理的叔祖父)曾向我们讲起他在20世纪30年代留学德国的情况。正是从他口中,我第一次听到了中国有欧美同学会这样一个留学人员组织。到20世纪90年代,我从国外的工作岗位上回到北京,看到的欧美同学会更是显示出勃勃生机,于是我也欣然加入了这个同学会组织。  相似文献   

20.
X年X月X日 晴 今天我和他在花园里玩,我抱着他,凑巧女儿的老师路过,我把他放在小地毯上玩,就跟老师聊了起来。当聊到女儿的进步时,我就会高兴得大笑起来,他也跟着我笑,我真是开心,因为他而开心。与此同时,我却全然不知有一个更大的惊喜在后面等着我,正当我和老师聊得起劲时,他居然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我逗他到我身边,他却怎么也跨不出第一步,也许他看见我的希望,终于向前移了一小步,我知道,这需要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