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健身运动是促进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以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健身运动的认知、爱好以及参与程度,分析社会因素和心理中介与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旨在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龄性别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运动是促进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以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健身运动的认知、爱好以及参与程度,分析社会因素和心理中介与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旨在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其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因此,青少年学生现在和以后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决定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情况。而在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参与动机的因素中,良好的社区体育环境无疑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因素。而研究发现,在当前情况下,社区体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作用却极其有限。为此,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运动员体育参与动机与心理压力(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青少年运动员体育参与动机和心理压力两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青少年优秀运动员体育参与动机的研究,可帮助解答围绕青少年运动员是否坚持体育参与或退出训练等一些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玄虎军  权哲 《精武》2012,(24):71-72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延边已婚女性关于体育活动的运动参与动机对进行调查。从年龄、教育水平、结婚年限、平均收入、运动参与年限、参与频度、参与强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影响延边已婚女性体育活动参与动机的主要因素,了解参与活动现状,为延边已婚女性参与体育健身运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健身应用程序等的普及应用,大众在媒介化时代参与健身运动,显然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或自证健康等,而且包含着塑造“人设”等动机。整体来看,媒介化时代健身运动参与,在国家政府号召、个体健身意愿增强、互联网等技术嵌入及规模化使用下得以实现。媒介化时代健身运动参与的动机,经历了从健康追寻到塑造“人设”的转变。性别凝视下的身体美、青年亚文化的健身观、消费社会的资本助推,构成了媒介化时代健身运动参与者塑造“人设”动机的认同基点。在媒介化时代健身运动参与者塑造“人设”的背后,包含着个体确证自我、强化自我认同、找寻归属、争取社会认同的逻辑。  相似文献   

7.
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的运动参与行为。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动机问卷的整理总结出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动机,了解他们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通过对参训初始动机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排球教练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促进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大学生健身运动的参与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MS运动动机量表和问卷调查表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进行测评,并比较和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年级、专业及地域来源的大学生在运动动机及影响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运动动机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影响较大;不同类型大学生在运动动机方面存在差异;各种主客观因素也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参与运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新《大学生体育标准》中的要求,了解到现在的大学生都需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可以看出学校的各项规定都在积极响应我国倡导的全面健身运动,同时也代表了国家对学生身体情况的重视.虽然我国已经进入到全民健身时代,对各大高校的体育课程也做出了一定的改革,使大学生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全面健身运动中,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健身意识,也还没有行动起来,这样对全面健身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副作用.为此本文以西安高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他们的锻炼情况,找出影响他们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全面健身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657名从业人员进行了12大项53个问题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对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目的、认识、动机、形式等方面,旨在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